青青今天着急赶回来,主要是想跟娘他们讨论一下种蔬菜提供镇上青青的小店的事情的。
腌菜的事情解决了,她拉着娘几个一起到了屋子里:“娘,我们家的地,现在都是爹爹在种吗?”
“嗯,都是他在种。这地跟我们也没有关系了啊。”
“那爹爹种地的水平怎样?”
“这你还不要说,你爹种地绝对是一把好手,村子里没就没有比得上他的。每年我们家出的产量,都是全村最高的。再差的地,到了他手上,没几年都能给你整出个高产量来。不然你爷爷家哪里有那么多的地啊?都是自己开荒得的。村里是允许开荒的,也不要钱。开荒成功了这地就是你的,开不成功村里也不不会怪你。这十年你爹爹起码帮你爷爷家开出来五六亩荒地。”王氏说到这里,有点恍惚,毕竟夫妻这么多年,男人在她心目中还是有点好感的。
杜青青一下子看出了王氏的心事,也不戳破:“娘,你知道我在镇上是开了家店的,那里每天需要很多食材。还有,镇上的鸿运楼的菜也是我这边提供的。”
王氏有点想不通:“女儿,你还提供鸿运楼?你哪来那么多菜?”
“之前是人家提供的,他的材料比市场上的质量好,价格也比市场上的便宜,所以女儿能赚钱。不过,最近我们生意要扩张,可能不够,我在想,还是自己家里种菜提供给镇上吧。”
“当然啊!”王氏用力一拍大腿:“你要是早点跟我说,我早就让你到家里拿了。我们村子里本身那么多种菜的,你还要掏钱向人家买?傻不傻啊你!这种菜的事情,包在你娘身上了!说吧,都要什么菜?”
“娘,不光要菜,还要鸡鸭鱼肉。”
“我会养鸡养鸭,我养的可好了,是不是啊哥哥?”王兰芳兴奋的看着王利平。
王利平静静的点头。
王兰芳......你这是表示赞同?谁知道了?大家都没看你呢好吗?你点头给我看有毛用?算了,知道你八棍子打不出个屁来。
“表妹,养鸡养鸭的事情,你就大胆交给我吧。我可以一口气养二三十个,根本没问题。以前在村子里,我每天赶着鸡鸭去外面吃食,鸭子赶到小河边,鸡就赶到小山坡上。我养的鸡鸭啊,肉都很结实的,可好吃了呢。”王兰芳沉浸在自己的光辉事迹里无法自拔,眼睛发亮,满面红光。
杜青青这下又多了个定心丸。
“娘,我想把家里附近的地都买下来,还有边上那条小河。我们可以在河里养鱼。”
“养鱼我哥哥会。”一刻都闲不住的王兰芳又开始叽叽喳喳了:“我哥哥以前在家里鱼缸里养过好多鱼,都卖给村来的人了。换了不少钱呢。那时候家里的钱都被爹爹拿走了,娘又生病了.......”
“兰芳!”王利平一下子打断了王兰芳的唠叨。他不喜欢把家里的事情抖落给别人知道。总觉得这样会让别人看低自己。
“好,我回头把小河买下来,利平表哥负责养育。”杜青青真的没想到,自己带回来几个宝贝。
“娘,我们如果要种菜的话,最好也是请人种在自己家的地上。”青青咬着唇思考:“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连在一起的地,暂时可以先让别人种,我们买他们的菜。”
她是怕万一人家种好了,不卖给他们了,或者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那就糟糕了。这个产业链是不能断的。
“表哥,你现在方便吗?跟我一起去里正家问问。”杜青青想快速定下来。
“好。”王利平一贯的惜字如金。
杜青青带着表哥往里正家走,一边到处看着,有没有合适的土地。
两人走了一会就到了。里正婆娘好像永远是在等着杜青青的,看到她就从院子里迎出来了,大嗓门非常的兴高采烈:“哟?青青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是不是找你们里正有啥事啊?我去把他叫过来,你先进屋坐坐,喝碗水。”自从上次拿了杜青青的首饰,她带回去到娘家狠狠浪了一圈,羡慕死家里上下左右亲戚邻居朋友八十几号人了,可把她有面子的,拽的不得了。巴不得在村来也浪浪,被男人给拦住了,说怕别人说三道四。硬生生忍住的。
她还记得杜青青上次说过,事情成了有重谢的。日盼夜盼的,天天在院子里等着,就怕青青过来家里没人。
“婶子,那麻烦您了。我是过来找里正有点事情。顺便也送您点小意思。”杜青青说着,递过去一个首饰盒。
里正婆娘激动的就想当面打开,又怕丢面子,激动的手足无措,在院子里拿着首饰盒来回走了好几趟,最后终于想起来要找自家男人,讪笑着拍拍身子走了。
里正很快迈着大步回家了。他现在最喜欢见到的人就是杜青青了,那就是钱啊!
青青看到里正过来,送过去一包茶叶和一包糖果(没办法,表哥盯着,太大个的礼物,兜兜里拿出来不合理。)
“里正大人,这些东西送给您,谢谢您上次的公平公正。”杜青青很会做人,有些事当事人明白就行,表面上的话肯定要选好听的讲。
里正听了很舒服,这丫头不错。刚刚在路上他跟婆娘急匆匆打开杜青青送的首饰盒看过了,天呐,太好看了!一条金项链,配一对金耳环!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式,那做工,也是他们一辈子没有见过的。更何况两人都是打从娘肚子里出来,就从来没有碰过金首饰,把两人激动的一路就差狂奔过来了。
里正婆娘欢天喜地的去厨房倒了两碗红糖水:“青青啊,你就是太见外了。里正是为村子里的村民办事,这是本分,哪里用得着你们表示感谢。”
青青接过红糖水,很给面子的捧场:“大婶,我们之前一直在村子里,也不知道,以为所有的里正都是这么办事的。自从到了镇上,我眼界打开了,听到了很多事情,才知道像我们里正大伯这样的,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心里眼里脑子都是村民,一心只为村里办事。看看你们住的穿的,还不如村子里其他人呢,这在其他村子里是根本不可能的。我真的很敬佩里正大伯,也很庆幸自己生活在杜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