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常馆的小院内,一群庶吉士正围坐在古槐下,就登州云氏桉互相辩难。
庶吉士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讨论得热火朝天,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驻足倾听的卫辰。
直到盛长枫与人辩得口渴,起身找水喝时,才发现了卫辰的存在。
“小先……,教习大人!”
“教习大人来了!”
盛长枫这一声喊,终于将所有正沉浸在辩论之中的庶吉士们惊醒了过来,古槐下的庶吉士们赶紧站起身来,排成队列,恭恭敬敬地向卫辰行礼。
“不必多礼。”
卫辰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肃静,而后朗声道:“朝廷有意于来年加开恩科,此事尔等可曾有所耳闻?”
见众人纷纷点头,卫辰继续说道:“既如此,尔等也应当清楚,加开恩科,上一科的庶吉士都会提前散馆,本官今日前来,便是告知尔等,可以着手准备馆试了。”
卫辰话音落下,底下的庶吉士们神情各异,有的惊讶诧异,有的胸有成竹,有的忧虑忐忑,有的自信沉着,但总的来说,还是期待与兴奋的神情居多。
庶吉士虽然号称“储相之选”,身份尊贵,但实际上连翰林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预备翰林。
进入翰林院之后,庶吉士们还要在庶常馆中学习三年,三年后参加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留任翰林院,正式成为翰林。
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龙图阁”,自大周开国以来,龙图阁大学士多从翰林中选拔,而且基本上都是庶吉士出身。
历届庶吉士中,走出了不知道多少位龙图阁大学士,乃至一朝首辅。
因此,庶吉士又号称“储相之选”,一名官员如果能够有三年庶吉士的经历,就可以在自己的为官履历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初选拔庶吉士时,新科进士们为了这几十个名额,也是差点抢破了头,能够被选为庶吉士的进士,都对自己庶吉士的身份自豪无比。
但不管怎么说,庶吉士毕竟只是预备翰林,类似于实习生的角色,三年苦熬在翰林院当学生,期间还只能领到正式工一半的工资,这种日子还是相当难熬的。
因此,庶吉士们也都盼望着自己能够早日散馆授官。
当听到卫辰说可以开始着手准备散馆考试时,他们个个都是不由自主地兴奋雀跃起来。
即便散馆考试成绩不佳,不能留任翰林院成为正式翰林,那又如何?
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庶吉士的出身,而且还能分配到六部或者科道为官,起步就是主事一级,前程一样差不到哪儿去。
不论如何,对于这些庶吉士们而言,只要散馆考试一过,便踏上了升官的快车道,从此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用憋在这小小的庶常馆中苦熬时光了。
卫辰宣布完散馆考试之事,便摆摆手,让庶吉士们继续方才的讨论,并且卫辰自己也加入其中,不仅耐心倾听庶吉士们的观点,还与其他庶吉士们一样,表达了自己对于云氏桉的看法。
卫辰在庶常馆待的时间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教导这些庶吉士们一直都是尽职尽责,没有半点马虎。
卫辰教导庶吉士,一贯主张经世致用,平日里的课堂上,他就会组织类似今天这样的讲会或者辩论,内容涵盖实际政务中涉及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卫辰还经常带着庶吉士们去开封府衙以及六部衙门等各处机构观摩,向那些积年老吏请教处理政务的心得。
卫辰甚至还会搭上自己的关系,给庶吉士们争取上手实操的机会,为他们积攒经验。
在卫辰这样不遗余力地培养下,这一批庶吉士成长得非常快,不仅眼界更为宽广,也更加趋于务实,全然没有某些翰林身上眼高手低、浮华自矜的臭毛病。
就说这方才众庶吉士讨论的登州云氏桉吧,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庶吉士们第一次讨论此桉了。
早在登州知州许峰与刑部打第一轮笔墨官司时,王若愚和殷渠等人就已经注意到了这桩桉子,并将它拿到日常的讲会上,与其余庶吉士们讨论。
这种事情,放在翰林院其它地方压根是不可想象的。
翰林一向自诩清贵,才不会有闲心去关注这种亲民官干的脏活累活,那对他们来说就是自降身价。
但庶常馆这里不同。
在卫辰的影响下,这一批的庶吉士对于各种实际政务有着极大的兴趣,不论是行政、民政、司法,抑或是军事,他们通通来者不拒。
在讨论云氏桉的过程中,庶吉士们观点迥异,有人认为许峰判的对,有人认为刑部判的对。
但没有一个人会说,这是有司的职责,不是我们这些庶吉士该议论的事。
这就已经足以证明,卫辰在庶常馆的辛勤耕耘没有白费。
这场讲会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方散,望着众庶吉士们都是有所收获的样子,卫辰不由欣慰地点了点头。
这些庶吉士虽然现在还连翰林都算不上,对卫辰提供不了什么帮助,但等到散馆考试之后,他们就会各自走上工作岗位,再磨练几年,他们都有可能是卫辰在朝中的坚定拥趸。
卫辰不由有些感慨,自己担任这这庶吉士教习,所得的好处,只怕不会比担任会试主考来得少。
二者一样都是播撒种子,不过一个走的是质,一个走的是量罢了。
如今卫辰已做了一任庶吉士教习,若能再任一届会试主考,便当真称得上是根基已成。
“等到若干年之后,今天播撒下的种子长成一颗颗参天大树,我才不必仰仗任何人的鼻息,真正有了在这朝堂上搅弄风云的底气与实力!”
卫辰在袖中轻轻握拳,心中激荡澎湃,面上却是平静无比,语气澹澹地给庶吉士们布置了今日的馆课。
三日后,在庶吉士教习卫辰的主持下,庶吉士散馆考试结束。
王守愚、殷渠、顾养谦三人授翰林编修(正七品);盛长枫、姜猩、韩仑等九人授翰林检讨(从七品);
林如楚、刘伯生等八人为御史:陆子寿、徐钺等八人分别为六部主事;张璟、白云南等六人为地方州县长官。
除了王守愚等十二人留任翰林院为翰林外,其余庶吉士则基本去了都察院任御史或者是六部任主事,只有最差的才分配到地方州县上为官。
至此,天佑九年科庶吉士散馆完毕,而卫辰播撒下的这批种子,也开始扎根到朝廷各部,乃至天下四方,茁壮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