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之后,雯夏讲故事的工作倒是继续了下来。人总不能一天到晚只工作不娱乐,长时间工作,心情不好,工作效率也不会高。
雯夏不是剥削人民血肉的地主,她不会逼着那些人一刻不停地抄录,反倒是立下规定,每过一个时辰,便让他们放松放松,休息一炷香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作为监工的雯夏便会将她记着的那些故事整理整理,分段讲出。
这样一来,不仅已经收拢来的人没有一个撂挑子不干的,反倒是又招引来不少附近的人,趁着忙完了农活,便都凑来,只等着雯夏那没过一个时辰就继续一段儿的小故事。
雯夏对于那些字迹清楚漂亮,速度又快的,就会在约定的工钱之外另包红包。
这样的确是收拢人心的好手段,但是却造成了另外一桩雯夏没有料到的后果。
在王弼的书稿已经全部抄写结束后,来听故事的人非但不见少,反倒是更多了,不仅有住在附近的人们,连一些洛阳城中那些有闲的人也来她这里。而那些抄书的书生,也不肯就这般离去,有些厚脸皮的,便缠着雯夏,要继续抄写。
正在雯夏不知道怎么打发他们的时候,山涛却找到雯夏,说他有一位朋友,有份书稿正想要找人抄录,便来请雯夏帮忙。
既然是山涛来求,而且又用不着雯夏出什么力气,现成的人,雯夏便应了下来。可没想到这完了一桩又是一桩,来来回回,反倒是排起队来,及至雯夏感觉到势头不对,她这儿已经快成了一家准出版社。
人有事情忙的时候,就会忘记自己的悲伤,如果没有这些事情,雯夏也许就会一日日沉溺在她给自己挖掘的坟墓里走不出来。可是当这些事情一件件做起来的时候,接受过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大学里学习过管理学的雯夏,终于找到了自己能一展所长,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来的人多了,雯夏的小作坊也越来越正规起来。负责抄写的人,负责装订的,切割纸张的。雯夏深知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流水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雯夏有发现买来的纸张质量并不统一,有时好有时坏,有时厚有时薄,于是便找了一家产品质量稳定的,让那一家单单给自己造纸。
因屋后有一眼泉,修屋子的时候,将泉水引出来,修了水道,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于是雯夏便取名取水阁。
雯夏也知道品牌的效力,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在那些书册的封面留下取水阁的独特标记。取水阁的名字写在书的封面封底上,渐渐的,这个名字就更加有名了些。士人才子,皆以取水阁所出书籍为上品。
与此同时,雯夏也在小心翼翼地为王弼的书找寻最合适的阅读者,她选中了人,便会派人将那书送去一份。不过她自己露面的次数却少了,对外也只自称取水阁主,从不道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很多人都只知此名,却不知此人,前来要求抄录文章之人,大都以为取水阁主是个深居简出的男子。
世人盛传,取水阁阁主只与山涛阮籍嵇康等人亲近些,有些人便想要通过这条渠道,看看那传说中的人究竟是如何模样,可惜无一成功。神秘反倒是更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对于这位从不露面的阁主,围绕着他的猜测不知有多少。
有人怀疑他就是山涛阮籍或是嵇康等人其中之一,也有人认为他是来头不小的人物,不便露面。
而取水阁阁主亲自赠与的书册,虽然得之着寥寥,却是精辟之极的论断。因为得到这书册的人,都是当世才子,一时间人人都以得到这份书册为荣,若得一份,就好似证明了自己的身份一般。
雯夏深知东西少了才是珍宝的道理,若是满世界不管男女老幼地把这书送出去,反倒是让人觉得得来的容易,又如何肯好好保管?所以虽然她手中装订成册的书是不少了,送出去的时候却是加倍谨慎,有时候就算有人求到了门口来,若是人品学识不佳者,她也不见的会送于其一份。
从原版这里得不到,有那想看的人,便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求得那些有书的人,自己抄录一份来细细研读。
当然,这也全归功于王弼的文章写得好,评做得好,雯夏只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
书册上自有王弼的名字,得了书册读后大加赞赏佩服的人,便会猜测这取水阁阁主和王弼是什么关系,再加上王弼已死的消息洛阳城中并无多少人知晓,便有人推测,那取水阁的阁主,便是王弼。
王弼从前也不喜热闹,后来才被何晏举荐为众人所知,所以若说阁主是王弼,相信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只当他不愿旁人知道是自己将自己的著作送人,所以才避不见人。
各种各样的传言雯夏都听说过,见怪不怪,也便一笑置之。反正时间长了,这些流言自然也会被人忘记,重要的是她的目的达到了,这样就很好。
生活中如果没有烦心的事情,就再美好不过了。可是人世间终究是难找一种完美无暇的生活的,就像雯夏现在这样,如果没有嵇康,她就会少很多烦心事了。
若即若离的关系,隐约暧昧却从不挑明的话语,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又心烦不已。
雯夏承认,听听嵇康的琴的确是一种享受,而且要让傲气如嵇康之人弹琴,除非他心甘情愿,不然就算皇帝也难勉强他。可是雯夏得到了这么一个让人羡慕之极的机会,却是烦恼多于享受。
耳朵虽然被带倒了仙乐之境,心却失去了平静。(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