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就为了这事?”
步淼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么晚了赫连崇急急忙忙赶来,竟是因为一份奏折步淼批改出了错漏!
这么小的事,值得他亲自赶过来吗?
“陛下,政事无大小,你可知批改错了一处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赫连崇并不赞同步淼对待政事这般敷衍的态度,他教出来的徒弟,可不能就只是这种水准!
“看来本王不在的这几日,陛下对学业有所疏忽,不如就把策论抄十遍,如何?”
什么?又是抄十遍策论?那可不是人干事!
这个家伙,居然一回来就罚抄,可太不是人了!
“不不不,朕觉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摄政王已然帮朕老出错处,朕这就改……”一听说要抄十遍策论,步淼立即就怂了。当初抄策论的那段时光还历历在目,他可不想手再次废了。
赫连崇仿佛知道会是这般结果,也没有松口,而是盯着她,悠悠开口说道:“陛下,本王可不是在同你商量。”
那步步靠近的脚步,让步淼不由的后退数步,直到抵在墙角无路可退的时候,这才不得不妥协,“好,我抄,我抄还不行吗?”
仅仅是因为一个字写错了,而导致被罚抄十遍策论,这还让她以后怎么活啊?
原本以为师徒样的相处模式已经结束了,没想到竟是她的一厢情愿。那是不是说明以后,他还是会经常出现在宫中教导她呢?
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后,步淼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可以留下他的方法。
呸呸呸,步淼啊步淼,你怎么又想到这方面去了?你不是答应过沈墨烟么,现在岂不是要出尔反尔?步淼不停的在心中否定自己,否定了之后又很后悔,如此往返数十次,这个策论可是一个字都没落下。
如今的赫连崇可不跟以前一样住在她的偏殿,既然他已经回到了摄政王府,应该就没有目光来监督他了吧?
“唉……”步淼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趴在桌子上,心情十分沉重。
怎么就混到了这种地步呢?什么都做不好……
一边处理政务,一边要抄十遍策论,步淼简直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分成两个人来用。
好在这次比之前松了许多,不再是一个晚上抄十遍,而是给了她多一个晚上的调整。
最后一个字落笔后,步淼觉得整个人轻松不少,好像是跑了一段马拉松,终于冲到了终点一般。
但也仅仅只是休息了一会儿,又开始拿起了案牍旁边的奏折观看起来。
都是一些民生小事,还有就是对同事的弹劾,每天来来去去都是这些事反复发生,其实步淼早就腻了,突然看到一份奏折,上面写的是昌北国使团将在三日后抵达大厦京城,需要派人去迎接。
昌北国?
对于这个国家,步淼好像有那么一点印象,但仅仅只是有印象而已,了解的并不多。
似乎在书中描写过,昌北国日渐繁荣之相,恐多年之后成为大夏威胁。
印象中,好像并没有什么昌北国使臣前来拜访过的桥段,难道这一切又是新加的?
果然,第二日在朝堂之上,谁去迎接使团,便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本王去。”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想要推举谁去时,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直达殿内,显然是用了一丝内功,否则怎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这个人当然就是摄政王赫连崇,除了他,谁也没有这个胆子姗姗来迟之外,还敢用这般语气在殿内放肆。
赫连崇在众人的目光中一步一步走向百官前面,他的身份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人敢对他有任何怨言。
毕竟之前与他有所怨言的郭靖霆郭将军,如今已经被关在地牢中,现在都不曾放出来。
偌大的议政殿,大家都停下刚才议论之事,只是为了目接赫连崇进来。
再次看到赫连崇,步淼已经跟以往的心态不太一样了。
尽管还是内心有所波动,但脸上已经看不出来,她能够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妥。”
走出来反对的人正是李尚书,也就是李黎觉的父亲。
他站出来反对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把理由一一说出,“我大夏国与昌北国曾在三年前,有过一场边疆大战,若微臣不曾记错,当时的主帅便是摄政王,可否?”
“不错。”赫连崇并未否认,这一战他大胜昌北国,后来得到昌北三年的进贡,边疆也就太平了这三年。
这一切看来赫连崇可是有功之臣,却不适合去作为迎接使臣的领导人。
“据微臣所知,此番进京使臣当中,有一人唤作艾琪云,不知摄政王可还记得此人?”李尚书条条框框的说的十分有理,一条一条指出来,让赫连崇只得顺着他的话回答。
“艾琪云,那是当年与本王大战时,昌北国的挂将主帅,那又如何?”不过就是他的手下败将而已,手下败将多了去了,难道要怕他不成?
“摄政王当然无需惧怕他,只是微臣怕……怕他见到摄政王对当年之事愤愤不平,从而做出什么不轨之举,日后影响两国邦交,岂不是得不偿失?”
李尚书说的话不无道理,好不容易得到的三年安宁,可不能因为这样就破坏了。
步淼虽然没有经历过打仗,但是也知道打仗的残酷,一旦打起仗来,受苦受难的只有平民百姓而已。
“李尚书所言有理,这样此番接待使臣的任务,便交由李尚书了。”
既然李尚书想得这么周到,那么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步淼的话,可谓是一锤定音了,没有什么其他能够改变她的决定。
赫连崇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步淼看出他对于此番决定的不满,但她这样做是为了大家好,不是吗?
“陛下。”
下朝之后,步淼简直是脚步加快,逃也似的离开。
她可不想在下朝后看到赫连崇,他一定会追问自己为何在朝堂之上不听他所言,非要一意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