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最豪富的人!
薛家要是能从两淮盐政中分得一杯羹,身家可以坐地升腾,有望在短时间内,超越父祖!
面对这样的好处,薛蟠要说不心动,绝对是假话!
但是略一思衬,薛蟠便拒绝了林如海的好意,“革除两淮盐政弊端,是姑丈的大事,事关重大,想要尽善尽美,唯有小心谨慎,小侄就不在其中,让姑丈为难了!”
此言一出,林如海对薛蟠的认识,登时又上了一个台阶!
两淮盐政涉及到的银钱,足有数百万两白银,薛家哪怕只能从中分极小一部分,所得也是成千上万!
面对这样的巨利诱惑,能够保持头脑清晰,已经超出常人了,薛蟠更上一层,言辞间全是在为林如海考虑,就更难得了。
林如海不禁生出“生子当如薛文龙”之感。
可叹自己命运不济,膝下无子,林氏家族中也没有这样的少年俊才,能够支撑家业。
就是一门两公的岳家贾府,据林如海所知,传到第四代,也没有什么出彩人物。
要说薛蟠拜见之初,林如海对他还只是谨持故交亲戚情分,在与他一番长谈之后,已经生出爱才之心了。
当即问道,“贤侄,你此番进京,除了探亲访友,送妹待选,自己可有打算?”
薛蟠也不是蠢人,也听出了林如海的言下之意,当即苦笑道,“姑丈容禀,小侄虚度十几年,一事无成,又生性疏懒,不喜读书,自知走不了科举之途,这次进京,是有请舅舅、姨丈代为筹谋,入部谋得一官半职的打算。
“小侄年纪还小,倒也没有一步登天之望,只要能跻身仕途,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有朝一日官阶能赶上先祖,也就心满意足了!”
薛家先祖的紫薇舍人,只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虽然算是天子近臣,但是和尊为国公的贾府、贵为列侯的史家、林家,乃至为伯爵的王家,权势都相差甚远。
现下薛家身为皇商,虽然家室豪富,但是能保住这份富贵,靠的也是贾府、王府这样姻亲的帮扶。
薛蟠深知,靠人不如靠己,况且以贾府、王府的未来运势,也是靠不住的。
所以,这次随母送妹进京,薛蟠当然不会再像《红楼梦》里写的那样,继续胡闹乱混,而是要努力做出一番事业。
而在封建帝国体制下,商人想要成事,真可谓是千难万难,哪怕是做到红顶商人胡雪岩那样的程度,命运也是掌握在真正的权贵手中。
就像现下的扬州八大盐商,哪一个都是富可敌国,身家不下千万,但是像林如海这样的高官想要炮制他们,却有不止一个办法。
想要在这样的时代做出一番事业,唯一的办法,就是进入仕途,自己成为权贵!
薛家的家世底蕴,虽然差了一些,但是比那些乡绅小民,还是高太多了。
即便如薛蟠自己所言,吃不了科举的苦,无法走这条金光大道,但也有别的办法,弯路超车,直入仕途。
如此一来,仕途可能会低一些,未来能够达到的成就,可能也会低一些,但是对薛蟠而言,已经足够了!
薛蟠现在也没想着出将入相,称公称侯,只是想要有自保之力,顺便帮“金陵十二钗”们扭转一下既定命运。
目标定得低一些,人生过得就会轻松许多。
林如海听了,点头说道,“如此也好。”
他虽然有心帮衬薛蟠一二,但是身为外臣,对京城鞭长莫及;而且,就如薛蟠所言,京中有身为京营节度使的王子腾,以及工部员外郎的贾政,可谓是文武兼济,把薛蟠运作到官场,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至于今后如何,现在谈,为时尚早。
不觉间,薛蟠和林如海已经在书房谈了一个多时辰。
老总管在外边说道,“老爷,酒席已经备好。”
薛蟠来拜见林如海,选择的时间是在午后未时末(下午两点多),特意错过了他上午办公的时间,原本也没想着能被林如海留多久,只是来礼节性的拜见一下,混个面熟。
没想到一席话谈了这么久,已经到申末酉初(下午五点左右)时分了。
老总管是久跟林如海之人,对他的脾性颇为了解,见他和薛蟠能聊这么畅快,便知道他兴致颇高,便自作主张地摆上了宴席。
林如海起身笑道,“与贤侄一席话,是我就任以来,最畅快的一次谈话,来来来,贤侄和我一起,边吃边聊,不醉不归。”
薛蟠拱手笑道,“小侄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林如海笑着,拉着薛蟠的手,把他带到书房旁的花厅,在酒桌旁坐下,不再谈论政事,而是以故交逸闻左酒。
一席酒直喝到入暮时分,林如海难得有酒兴,多喝了几杯,拉着薛蟠不让走,要留他秉烛夜谈。
薛蟠一再推脱,言道,“小侄母亲和妹妹还在船上等待,不好让她们久等。”
林如海这才罢了。
薛蟠回到城外船上,薛母和薛宝钗果然仍在等他,见他一身酒气,薛母不禁出言责怪。
薛蟠笑着说道,“林家姑丈强要留酒,孩儿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薛母奇怪地问道,“我知道你姨妈的这位妹婿,家里是累世列侯,自己又是两榜进士出身,曾高中探花,现在是以三品兰台寺大夫出任两淮巡盐御史,位高权重,和你有什么好聊了,还留你饮酒?”
薛蟠嘻嘻笑道,“我听说林家姑丈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说不定是看上了您儿子我的人品,想要招我为婿呢!”
薛母啐道,“人家是什么家世,怎么会看上你?不要在这里做春秋大梦了!”
薛蟠挺胸说道,“孩儿现在虽然声名不显,但年纪尚轻,未来可期!林家姑丈能中探花,做高官,见识自然渊博,看好的是您儿子我的将来!”
薛母叹息道,“你这话只好在我们面前说一说,可不敢在外边胡乱说,咱家祖上虽也是清贵的官宦人家,现在却只是在户部挂名,比不得那些豪门贵族的。”
薛蟠说道,“母亲休要涨他人志气,灭我的威风,您就等着我给您挣诰命吧!”
薛母笑着说道,“好好好!我就等着你给我挣诰命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薛蟠又进城来到两淮盐运使衙门,跟林如海正式辞行。
本来是想昨天就作了辞行,今天一早就扬帆北行,没想到林如海酒兴甚高,多喝了几杯,有点醉了,才让薛蟠多跑了一趟。
林如海说道,“贤侄既然要走,老夫也不多留你了,希望你此行一路顺风,进京之后如果便宜,给我捎个信儿来;到时候有什么用到老夫的地方,一定不要避讳,老夫在官场多年,还是有一些老交情的。”
薛蟠躬身说道,“小侄先行谢过姑丈了!我听说表妹现在寄居在京中贾府,姑丈有什么话,或者什物,需要小侄代为传递的没有?”
林如海经他提醒,才笑着说道,“本来不欲劳烦贤侄的,既然你提起了,那就帮我带去一封书信吧,至于其他什物,相比家岳不会缺了小女的,就不用了......小女自小娇生惯养,性子有些孤僻,不知道在京中过得如何,贤侄抵京之后,如果便宜,希望能帮着看顾一二,老夫拜托了。”
“姑丈说哪里话!”薛蟠连忙扶住林如海双臂,“姑丈如此看重小侄,表妹就和我亲妹妹一样,小侄身为外男,虽有不便,但是我家妹妹,和表妹却年纪相彷,性格又温和,进京之后,正好与表妹为伴,我这里有妹妹,就有表妹的,姑丈还请放心!”
林如海听他这样说,心中更是感动。
他现在膝下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也是他在世上唯一的牵挂,谁对他女儿好,他必定会加倍给予回报。
抬手在薛蟠的臂膀上拍了拍,没再多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薛蟠等林如海写好家信,小心藏于袖中,再次向林如海躬身告辞。
林如海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后院角门,看着他远去,才微微句偻着身子,返身而回。
薛蟠回到城外船上,那里已经准备齐整,他一上船,船家便解开缰绳,启程北上。
一路之上,薛家乘船依然走走停停,从扬州到京城两千多里路,按照正常行程,一个多月便能到,薛家却足足用了五个多月。
四月下旬从金陵启程,直到中秋节过后,将近九月,乘船才抵达京城外的通州码头。
一路之上,薛母、薛宝钗这样久居深闺的女子,得以饱览大好河山;薛蟠一路见闻,也涨了许多见识,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薛蟠在这一路上,闲暇时间,跟着仆从护院,学了一些打熬身体的法门,结合自己前世学的健身知识,勤于练习,几个月下来,成功把一身肥膘减了大半,身高也蹿长了两寸有余,从原本的一米六出头,长到了将近一米七。
虽然和身长八尺的关羽、武松没法比,但也算是五尺壮汉,在这个时代,算得上高个了。
而且,薛蟠现在从十五岁,还在长身体的时候,身高还有增长的空间。
瘦身长个,令薛蟠形象与之前相比,焕然一新,从猥琐的小胖子,摇身一变,有了些翩翩佳公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