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开出的捐官价码,本就包括自己的好处了,所以贾琏本没打算额外再给他钱。
但是薛蟠如此大方,多给了五百两银票,贾琏肯定要把事情给办得漂漂亮亮的,于是在捐码之外,又多给了戴权二百两——剩下的三百两,自然就被他自己收入囊中了。
这也算是贾琏得的一笔横财。
贾琏在荣国府中管在外务,自然不会缺钱使,但是因为王熙凤惯得紧,自己手里真没什么余财,这笔三百两的横财,够他在外边逍遥许久了。
戴权那边收了钱,事情也办得利索,没过两天,便传来准信儿,让薛蟠去户部领取官凭告身。
薛蟠便换了一身文士服,由贾琏领着,来到皇城内的户部衙门,找到户部文选司,在司郎中那里,顺利领到了薛蟠的正六品文散官承直郎的官凭告身。
薛蟠又赔笑问道,“舍弟薛蟠的官凭告身,可否由下官代领?”
他的身份倒是转变得快,刚领到官凭告身,就开始在正五品的户部文选司郎中面前自称“下官”了。
那郎中虽然沾了这卖官鬻爵的脏水儿,却还颇为自矜身份,冷着脸说道,“官凭告身乃是国家法度所赐,代表着官家体面,必须要本人领取,哪里有代领的道理?”
薛蟠忙上前拱手说道,“是是是,下官无知,冒犯上官大人了!”
手一抖,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了过去。
那郎中眼睛一瞥,瞧见了银票上的数量,脸色为之一变,笑着说道,“不过,从这官凭告身上看,这位承事郎,确实是你同宗兄弟,他身有不便,由你这位兄长代领,也未尝不可,法理不外人情嘛!”
说话间,手下已经不动声色的把银票收入袖筒中。
薛蟠赔笑道,“上官大人说的是!”
于是也把薛蝌正七品文散官承事郎的官凭告身领到了手。
之所以这么急切,怕的也是夜长梦多。
薛蟠起意为薛蝌捐官,是前几天收到信儿,薛蝌会代二叔进京,与他相会,算算时间,顶多再过大半个月,就能抵京。
薛蟠替他代领官凭告身,只是临时起意一问,如果那郎中坚持原则,等薛蝌进京之后亲自来领,也未为不可。
提前代领了,主要是怕捐官的事情,在这期间突生变故。
近几日,得到风声的御史们,接连上书,要求永昭帝下旨户部,清查捐官卖官的事情,这个事情幕后真正的主使,正是永昭帝,他哪里会查自己?
御史的上书都被留中。
不过,永昭帝也因此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毕竟龙首宫那边,还有一位太上皇万靖帝,现任户部尚书并左右两位侍郎,都是万靖帝的人,只有那位文选司郎中,是永昭帝任命的,要是不和永昭帝一条线的户部主官,想要生事,这事儿还真可能无法收场。
大明宫中,永昭帝批阅完今日的奏章,疲惫地靠在龙椅背上,抬手揉了揉发胀的脑门,酸涩的眼睛。
侍奉在一旁的戴权忙迈着悄无声息的步子上前,把茶盏递到永昭帝手边,轻声说道,“陛下,喝口茶吧。”
永昭帝接过茶盏,喝了一口,放回去,指着御桌一旁堆得老高的一摞奏章,叹息道,“这些又是御史的上书,说的都是一件事。”
戴权忙把身子躬得更深,涩声说道,“奴婢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才想出这么个主意,请陛下责罚!”
原来,永昭帝卖官鬻爵的事情,竟然是戴权提议的。
但是,这也是因为,永昭帝一直为手中用度不足发愁,戴权才给他想出了这个办法。
对从小跟着自己身边,忠心耿耿的戴权,永昭帝用着顺手,虽然偶有小罚,但不会真的厌弃,当即摆手说道,“你的提议虽然有些冒失,但好在行事倒还算稳妥,没有闹出大乱子,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是!”戴权连忙应道。
永昭帝多问了一句,“这几日怎么样?”
戴权回道,“前几日,贾府的贾琏,托奴婢给金陵薛家的薛蟠、薛蝌兄弟二人,捐了承直郎、承事郎各一,官凭告身已经发出去了。”
永昭帝说道,“贾琏?”
戴权回道,“是荣国府长房长孙,现袭一等将军贾赦之子,先前捐了个从五品的州同知。”
永昭帝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他,那金陵薛家又是何根底?”
戴权回道,“薛家先祖曾在太祖朝做个一任紫薇舍人,也算是从龙旧臣,与祖籍同为金陵的贾家、史家、王家世代联姻,薛家太太和荣国府二太太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姐妹,都是出身自王家。”
永昭帝问道,“是王子腾家吗?”
戴权回道,“是!”
永昭帝缓缓点头,说道,“这么说,这薛蟠、薛蝌,是王子腾的嫡亲外甥了,他们怎么不随着王子腾从军入武,反倒捐了文散官?”
“这个......”戴权笑着说道,“奴婢就不知道了。”
永昭帝只是随口一问,没有深究的意思,沉吟了半晌,忽然说道,“这个薛蟠,我似乎在哪里见过,或者听谁提及过,有那么一点儿印象。”
戴权脑筋急转,心中迅速排查薛蟠的人脉关系网,想到一人,开口说道,“陛下,贾府的姑太太,许的是姑苏林家的林如海,林如海现任两淮巡盐御史。
“那薛蟠是今年刚从金陵进京来的,途径扬州的时候,似乎拜见过林如海......”
永昭帝经他这么一提醒,也想了起来,抚掌说道,“是了,林如海早前呈上来的改革两淮盐政的奏章中,提到过这个薛蟠,说他少年聪慧,熟知商事,这个薛蟠年纪几何?”
戴权回道,“在他呈上来的出身生平履历上,写的是上皇二十五年五月初三生人。”
永昭帝掐指一算,点头说道,“那现在就是十六岁了,果然是少年俊杰。”
戴权听永昭帝给了薛蟠这么一个凭借,嘴巴张了张,想要说什么,却最终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在批下薛蟠的捐官告身之前,命手下去锦衣卫调阅了一番金陵薛家的资料,对薛蟠的事迹,有过一些了解。
他为永昭帝办事,自然不能胡乱施为,批出去的捐官告身,保底的条件,就是身家清白,不能有为奸作恶的前科桉底,以免将来万一事发,牵扯开来。
那薛蟠年纪虽然不大,也没有做出什么真的惹出天怒人怨的恶事,但是观其行径,怎么也配不上“俊杰”二字。
不过,也正是因为年少无知,要是有人悉心教导,也不是没有改过自新的可能,这薛蟠抵京之后,第一件事便想到了给自己捐个官身,显然是开了窍了。
真的从浪荡少年,变成了“少年俊杰”,也未可知。
戴权在永昭帝身边伺候,深谙“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道理,自然不会多嘴多舌。
大明宫里的这番对话,薛蟠无从知晓,对此时的薛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永昭帝虽然知道了薛蟠这个人,但是一个捐来的正六品承直郎,能被他提上一嘴,就已经够荣幸了,也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
且说薛蟠这边,领到官凭告身之后,又在户部当场买了一整套的朝服、官服、常服。
国朝不同品级官员,所穿的衣服,是截然不同的。
尤其是朝服、官服,都有一定式样,丝毫也错不得,一般都是在领官凭告身的时候,由户部同时赐下。
但那指的是对有实缺的正式官员,像贾琏、薛蟠这样只是捐了个官身,并没有谋到实缺的候补官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官府的制式朝服、官服,都是各大织造府的御用织工精心制作的,精美程度还在其次,关键是独此一份,其他地方无处寻去。
不过,贾琏、薛蟠这样的候补官员,想要穿上官服威风威风,也不是没有办法——户部的各式官服是常年备着,只有多没有少,银票开道,哪还能搞不到?
因为没有上朝的需求,贾琏当初只用银子买了一套官服,过了过干瘾——朝服、官服的价格,还是不菲的。
薛蟠当然不缺这个小钱,哪怕用不到,也把朝服也买了一套,就算没处穿,挂在房中,看着也能感到心情舒畅。
事情办妥,转回荣国府,和贾琏约好吃酒的时间,薛蟠回到梨香院,顾不得向薛母报喜,先进自己的屋内,把三样不同官服中最庄重华美的朝服,先穿戴了起来。
在屋中迈着四方步来回走了几圈,甚是得意。
虽然方法不足为外人道,但他这算是实现了阶级迁越,完成了由民到官的华丽转身!
为进京后的诸般谋划,顺顺利利地开了个好头。
薛蟠当然不会锦衣夜行,练好穿戴朝服的步伐之后,信步来到薛母房中。
薛母正由香菱服侍着,歪在炕上歇晌,见薛蟠穿着一身朝服走进来,登时瞪大了眼睛,上上下下来来回回仔仔细细打量了薛蟠一番,欣喜道,“我的儿!事情成了?”
薛蟠摊开手,把身上的华美朝服,展现给薛母看,嘿嘿笑着说道,“要是没成,孩儿哪来的朝服穿?私穿官服,可是抄家流放的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