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冬天来临的缘故吧,习惯于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打开音响,捧一本书,泡一杯绿茶,静静地让自己沉浸在故事中。我不喜欢冬天,不仅仅因为这个季节是凋零的季节,让人不由地会失落,会伤感。还因为,这刺骨的寒风,让我的十指懒得在键盘上飞舞,而习惯于每个夜晚,用厚厚的毛毯,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在温暖中,任思绪随意飞扬。
这几天又重温一遍《纳兰词》,感觉依旧是那么好,每一阙词,看似平淡,可是又让读者哑然,眼前挥之不去的是一个个动人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我太喜欢这阙词了,简直有点爱不释手。读着,读着,忽然间,让我想起了《北京尖叫》,想起了那里的女人,想起了那个让我无数次流泪的故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这首《雁丘词》里,我尤其喜欢这句。自古,又有谁能逃脱这个“情”字呢?无论是《神雕侠侣》里的杨大侠,还是《北京尖叫》里的那个风流倜傥、洒脱不羁的丰子,都在被“情”所困扰着,同样因为“情”字,让无数个女人,纠缠着,痛苦着,挣扎着,寻找着,等待着,最后化作无数双眼睛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浮现。
我不得不佩服聪明的作者,用一个大大“情”网,网住了故事里的女人,也网住了故事外的女人,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待在网里,永远不要出来。《北京尖叫》也许就着这么一个,让人走不出情网的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好美的句子,我有时在想,如果丰子没有那次倒霉的大病,如果没有遇到月,如果他们没有相爱,那么,也许就不会有竹林木屋里那双幽怨的眼睛,就不会有飞机上那双含泪的失望的眼睛,也不会有老屋里那双等待的眼睛,更不会有墙角处默默流泪的眼睛,是的,也许就会像作者所说的,开始过“正常人的生活”,也许就不会有《北京尖叫》的故事,可惜,这些都是假设,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到最初。
有人说,丰子身上有李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又有贾宝玉的多情,可是我从丰子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无奈,就像作者说的“厌倦了隆隆车轨的轰鸣声,也厌倦从一片原始山林向另一片空朦湖泊的劳顿奔波”“那些年,一个人在他乡流浪,没学会什么真本事,唯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忍耐,但不知道是不是无奈。”这些大段大段发自内心的独白,让我流泪,我相信,每一个有过类似漂泊经历的人读后都会流泪。在他与月邂逅后,他以为他从此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可是,看到月在被世俗流言击倒后,遁入空门,永不回头时,丰子的心碎了,“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经管,他的身边依然有燕子、玉秀、菲儿、丹,可是,一个人,一生的挚爱也许只有一回。好弟兄--东子,走了,“一个人走了,拖着那高大微驼的身躯走了。就像他来到这个城市时,一无所有。”这一次,丰子觉得自己心里的那道防线彻底崩溃,没有心了,再也听不到自己的心跳,他在那个肮脏的空间里转来转去,他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他留恋,因此,他要去找心,找回曾经失去的心,哪怕会是一生的等待,于是,走进了竹林里的那个小屋,每个夜晚都站在小木屋的窗前等雨倾听钟声,永远,永远……
说到《北京尖叫》里的女人,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一下浮现出了这么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个“痴”字,就把《北京尖叫》里所有的女人都概括了,这是《北京尖叫》里每一个女人发自内心的渴望,渴望丰子能停下他流浪的脚步,渴望能给她们一个真正的家。于是就有了:月每天晚上都梦见自己身上穿着白色的婚纱,不停地跑;燕子流着泪,亲手为丰子穿上白色的西装;玉秀傻傻地说:哥,我不嫁人,这辈子就守着你,伺候你。
最初读这个故事,我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丰子这么吸引女人,可是当我读到“天堂人间”时,我明白了,真的,在那一望无际绿如地毯般的草原上,在那灿如金星、纤若红簪的花丛中,当我看到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让灵魂和肉体融合在一起,太让我惊讶了,艺术在这里升华,问世间,有谁能如此疯狂?这样的爱,怎么不值得用一生去等待呢?于是,我在想,如果我是月,能这么疯狂的爱一次,那么这一生也就无悔了。爱归爱,可是在世俗流言面前,月还是妥协了,她毕竟是一个灵魂的工程师,她的身份,她的职业,她的家庭都注定了这份爱没有结果,所以,月选择了青灯孤影,用自己的下半生去赎罪。“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从燕子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当年卓文君的壮烈,当司马相如有二心的时候,卓文君知道丈夫的心已经不再属于她了,于是写下了:“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燕子也许就是这么一个敢爱敢恨的女人。女人总是很多疑的,而多疑让女人第六感觉变得很灵敏,可是,燕子聪明就聪明在,她明明猜到丰子去找月了,可是又不点破,只是说:“你的身上怎么有股檀香的味道。”平淡的话语里隐含着浓浓的醋意,女人就是女人,小心眼总是难免的。东子的婚礼上,丰子无声地离开,燕子知道,身边的这个男人其实并不属于她,即使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与其这样痛苦一辈子,不如选择离开。所以,那天晚上,燕子疯狂的举动,我看到燕子的心在流泪,在淌血,她亲手为丰子穿上了白色西装,并留下了他的孩子,算是圆了她一个梦吧。也罢,也罢,有道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燕子走了,在飞机升天的那一刻,丰子才真正明白,他是多么的爱燕子。不过,感谢作者,最后让燕子终究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我想,很多读故事的人,可能都没有注意到那个经常在墙角默默流泪的丹吧,说实话,作者在对她的描述上太吝啬了,可是即使是少的几乎可怜的几个出场上,却把这个女孩子的内心,描写的淋漓尽致,她一直在暗恋着丰子,可是丰子却从来没有对身边这个女孩多过一丝的关注。如果让我在《北京尖叫》这几个女人里选择丰的妻子,我首先会想到--丹。她心细,每一次丰子出去外拍,她都会把所有的设备都装好,不需要丰子再操心。她感性,五年了,她一直把对丰子的爱深深埋在心底,没有人知道,即使在情人节,她亲手送给丰子一束玫瑰花,可是却说是燕子姐送的。她能干,即使丰子这个主拍不在现场,她也能把片子拍的非常好,让人挑不出来刺。她善良,在丰遇到挫折的时候,她总是默默无语,在一旁陪着丰子落泪。她有情有义,当丰子要把公司送给她时,她却对丰子说:“我只是临时帮你接管,公司还是你的,我等你回来。”她痴情,五年,一个女孩能有几个最宝贵的五年,可是她一直在默默的等,等丰子来注意她。我原以为她会抱怨的,可是她却说:“五年了,我没有遗憾,没有后悔,我是幸福的,我比她们幸福,至少每天都能见到那个我爱的人……”看到这里,我无语了,请问,世上如此好的女孩到那里找呢?“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想苏东坡的这首《卜算子》用到她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关于菲儿,我却不想多说,丰子说:我要跟菲儿结婚。我笑了,我说,你不会的,即使真的有一天要结婚,你也会逃婚的,因为菲儿跟你不是一路人。对于菲儿,在丰子的心里一直是一个迷一样的女孩,她有些过分的出色与优秀,让丰子有种好奇心,很想知道她究竟是谁。丰子觉得他爱上了这个女孩,其实并没有,他只是像所有的男人一样,想把这个谜底解开,直到有一天,他知道菲儿是燕子的妹妹,而菲儿接近他只是为了帮姐姐报仇时,丰子有些失落,这无形中又一次揭开了他原本已经愈合的伤口,也加速了他决定去寻找心的念头,所以,我说菲儿的出场是丰子决定走进竹林木屋的催化剂。
说说东子吧,有人说,东子这个人太老奸巨猾,总喜欢占丰子的便宜,而丰子也每次都傻乎乎地心甘情愿为东子掏腰包。可是,我却从中看到的是一种浓浓的友情,深深的兄弟情。经历过北漂的人都知道,在异乡,友情或许比亲情更为重要,在你身无分文,而又无法跟家里人诉苦的时候,身边这些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会毫不吝啬地将手里的馒头掰一半给你,这就是友情。也就是这样的友情,让丰子一直在无私地帮助东子,而不苛求回报。对于东子的婚姻似乎有点戏剧化,夏冰以怀孕要挟东子结婚,后来却带着东子的存款跟前夫跑了,再加上生意上被朋友出卖,他忽然明白这个世界原来到处都充满的谎言,还有什么可以让自己相信呢。最后东子走了,就好像刚来到这里一样,一无所有地走了,那个原本高大、风流倜傥的男人变的有些佝偻,拖着他疲惫的身躯,渐渐消失在站台上。
我把玉秀放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玉秀是贯穿整个故事的一个人物,《北京尖叫》的故事是因为她的到来而开始的,一直到故事结尾,丰子把玉秀安顿好了,才放心地离开,就像丰子说的,在他的心里一直把玉秀当做妹妹,一个失散了十几年的妹妹,所以作者很巧妙地将母亲的叮嘱遗留给了玉秀,无形中就注定了,玉秀就是这个家里的成员之一。从玉秀的身上我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一句看似平淡的问候“哥,你吃了没有。”让我想起了母亲。无论自己身处何方,只有亲人会对自己永远有这份牵挂。
我又回到了那片滴雨的竹林,聆听雨声,不远处,普陀寺的钟声敲响了,那首《山尼寺》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我知道,我再也走不出这片竹林了,缘于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