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定都长安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长安有山河之固,足以应对叛乱。

长安地处偏西,位于内地和边疆的交界处,而洛阳居天下之中,四通八达,在交通便利上洛阳占有优势。

长安城是防御力强大。长安有天险,一夫当关那种。只要关了天闸,对手就进不去。在天堑设置伏兵,敌军千万都会万无一失。长安被八条河围绕,又有秦岭大山做依靠,地处关中八百里平原,地势非常好。又有五关之险,东有崤关,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不仅易守难攻,而且进可攻,退可守。

长安居关中之地,东有崤函天险,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易守难攻,一旦东方出现变乱,便可以坐镇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并且,西汉、隋唐都在北方和西北方面临匈奴、突厥那样强大的草原民族的威胁,长安靠近边疆,是链接内地与西域的纽带,时经营西域、反击草原民族的重要基地。秦汉时期,观众就修建了郑国渠、白渠、六辅渠等水利设施,使该地沃野千里,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供养大批脱离生产的军队和官吏。

长安位于渭河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且长安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南部的秦岭山脉更是长安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古称“四塞之地”。可是长安本身并不闭塞,由关中东出函谷可联中原、南越秦岭可抵巴蜀、北上高原可进阴山,汉代、唐代的主要范围都可以在它的掌控之中。

再加上渭水流经的关中平原本身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大粮仓且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而且长安又可以转运成都平原的粮食,所以长安的物资供应无可比拟。

更不用说苏州杭州了,在前朝和现在,都无险可守之地。在无险可守之地建都,太不安全了。并且,苏州杭州和周边地区不出战马。古代中原王朝,如果不能以皇家和帝国主力部队,守住主要的国家马场,为国家和军队憋出足够多的战马储备,那国家的骑兵部队数量就不会多。

没有足够战马的中原农耕王朝,是很难抗衡来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

不用林霖麟解释,赫连诸遥马上就能明白长安相较于先前的两个地点好出多少倍。

赫连诸遥看着呆头呆脑活像个二愣子的林霖麟,不禁感觉自己好像以前都有些低估他。

由林霖麟开了先头,诸多大臣也想到了其他许多的城池,诸如洛阳,金陵一类的,还各有各的道理。

金陵地处关中,北守长江天险自保无忧,南通苏杭稻米,粮草肥沃,兵粮充沛。

洛阳所在的伊洛谷地较为狭小,山东的经济中心并非在此,洛阳一带的农业生产并不十分发达。但洛阳居天下之中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它最大的优势。隋唐时,当时主要粮食产区是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和江淮一带,京都的粮食严重依赖两地的转运。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永济渠和通济渠分别以洛阳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东南延伸。

洛阳成为大运河的中枢和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隋代在洛阳建设有含嘉仓和洛口仓这两大粮仓,粮食到唐朝贞观年间都未用完。如果把粮食从洛阳再运往长安,不仅要多走一千多里路程,而且在三门峡一带,常常出现船只倾覆的事故。解决这个困难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迁都洛阳。

长安的优势与地形,洛阳的优势与交通。

有的官员开始寻找定都长安的缺陷,以几个管理经济的文官反对的最大声。

长安是一个很需要全国各地提供粮食的都城,假若作为暄昭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而且又是古代的超级大都市,粮食肯定不能自足。

而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依靠全国各地的粮食,聚集和大量的运送到国家的首都才可能解决。

这点上,前朝历史上建都在北方的国家首都(除秦汉时期)几乎都是依靠全国各地运送粮食的方式,来解决首都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的。而唐朝,在国家中央政府还很强大,还没有被各地藩镇势力所不当回事的时期。

向首都的粮食运送上,是没有问题的。而后来,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衰弱了,各地的藩镇和地方势力,都不拿中央政府当回事,都不向长安送粮食了。

这时候,长安的粮食问题,才成为致命的问题了。也因此,当国家处在正常运做,中央政府不存在被地方势力不当会事的时候。长安通过全国各地运送来的大量粮食支撑,绝对是多少问题的(持续的大灾之年另说)。

气候也成最主要的原因,汉代以前,华北地区较温暖湿润,山东还能养桑树呢,关中因为有郑国渠的关系,水利比较好,可称沃野千里。但后来慢慢变冷变干了,到唐代的时候,关中就明显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了,很多食物依赖于从江南供给,李唐皇室设东都洛阳,经常去“就食”。说白了就是去洛阳那里办公吃饭,缩短点粮食运输路径。

唐亡,关中凋敝,已经没法再做首都了。

另外长安成为首都以后必回聚集大量百姓。受地形限制,耕作力度大大减少,只能通过各地运粮。长安内部的粮价势必攀升,甚至造成天价,这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通货膨胀,是个恶性发展。

车驰将军也以军事上的角度,反对定都长安。

长安临近关外边塞,若是临年战乱,长安势必会成为主战场。粮食无法大量补给,那么兵马无法跟上,只会给暄昭朝的边防造成一个漏洞,会将整个暄昭朝防线给暴露出来。后患无穷啊。

每个官员各执一词,又变成了菜市场。不过赫连诸遥没有阻止,他饶有兴致的看着林霖麟的提议被百般嫌弃,赫连诸遥想要看看林霖麟该如何反驳。

林霖麟面不改色,他只是愣愣的看着赫连诸遥一句话不说。

赫连诸遥这才反应过来,这个二愣子没人叫他名字他还就不开口了。赫连诸遥哭笑不得的说:“林霖麟爱卿,众位爱卿对你的迁都长安很有意见,你该如何应对?”

“水运,亦或者是漕运。”

林霖麟点头又是立马出口,仿佛这些答案早就在肚子里酝酿了很久很久似的。

古代最方便的运粮方式就是水运,也就是首都靠漕运。

关中粮食不足不要紧。船过不了三门可是要命的。唐高宗没有管不住藩镇,武瞾也没有,往上推隋文帝也没有不当回事,一样要去三千里外的洛阳就食去。没有通畅的漕运,相对封闭,这是长安的死穴。

可林霖麟却说应对长安的粮食不足,方法就是漕运。这真的是脑子坏了吗?

文武百官全部愣住了,赫连诸遥也知道林霖麟自有他的解释,所以也没有开口静待他的下文。

果然,林霖麟开始解释起他的答案。

在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700多公里。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由此东都洛阳,就成了国家的南粮北运的集中地和全国最大的粮食储备基地。

东都洛阳的重要性,也开始在这一时期,越发体现其重要性。但隋唐时期的运河运粮到洛阳,再由洛阳运去长安的运粮方式,在洛阳-长安这段上,运粮代价还是太大了。

汉朝和唐朝为了缓解南粮北运(也可以说是南粮西运)的不便和徒中消耗过大的缺点,大力的开发的宁夏的水利建设。汉唐二代宁夏引黄灌区有薄骨律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等。将宁夏,建立成了中国西部的另一个粮食产地。

唐代之所以能对西方中亚地区用兵,西夏李元昊之所以能仅仅凭着小小的西夏土地对峙强大的宋、辽、金和蒙古,都是因为宁夏地区的水利灌溉发达粮食产量充足。

以暄昭朝坐拥西夏全部领土的优势,只需要开凿一段不长的运河,将前朝和暄昭朝的河渠连同。凭借渭河水源充足,只需要通过大型船舶运送粮食,长安的粮食绝对可以得到充足补充。

林霖麟以自己擅长的水上知识答得文武百官哑口无言。

啪啪啪……

赫连诸遥鼓起掌来,赞扬的看着愣头愣脑的林霖麟:“说得好,林霖麟爱卿舌战群儒,当得提督一职。好,既然众爱卿没有异议的话,那就迁都长安!!”

“皇上英明!!!”

赫连诸遥眯起眼,别有意味的看着慢慢退回武官队列的水师提督林霖麟,这个二愣子确实也是个人才。看来要好好提拔他,说不定将来可以和那唐南一战。

如果好好培养,就把他接替周将军大将军一职吧。

赫连诸遥如此盘算着。(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相关推荐:序列降临:从打卡九叔开始混在美洲当暴君大乾御灵官来地球,都文明点!邪君缠上身:爱妃,到我怀中来穿越之傲娇王爷爱萌妃九天狂帝斗天狂帝龙武狂帝倾世狂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