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望远镜,十字教的圣城耶路撒冷更加清晰的映照进忽必烈眼里。与忽必烈攻打过的那些名城相比,耶路撒冷并没有更雄伟壮丽,看上去低矮破旧许多。让这座城市出名的不是它本身的规模,而是它的历史。
耶路撒冷本是犹太人的都城,公元前九世纪,耶路撒冷作为南部犹太王国的首都与北边的一赐乐业王国首都撒玛利亚互相呼应。大概在基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摧毁了一赐乐业国,却没能攻破耶路撒冷的城墙。一百多年后,基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并被摧毁,第一圣殿被焚毁。
大批一赐乐业人被被强行迁往巴比伦,开始流离失所的日子。数个世纪的“巴比伦之囚”仿佛没有尽头,然而波斯人跑来征服了巴比伦,允许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重建耶路撒冷。其后数个世纪,犹太人的巴勒斯坦作为波斯、希腊和罗马的一个省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自治。公元前19年左右,处于罗马帝国保护下的犹太希律王重建了圣殿,史称“第二圣殿”。
到这个时候,耶路撒冷还算是以色列人的土地,乃是一赐乐业教的圣地。
放下望远镜,忽必烈看着军阵中一赐乐业教的旗帜,那大概是忽必烈诸军里面最不能打仗的一支队伍。然而这些一赐乐业人看上去很忠诚的样子。他们原来移居到开封,金灭宋之后,一赐乐业转而投金国。金国被消灭,一赐乐业人又转投蒙古。因为色目人的外形,加上会理财,这帮人在蒙古混得不错。
大宋攻破开封之后,只留汉人。但是很早就和平迁移到开封的一赐乐业人得到了机会,他们可以选择逃回蒙古控制区,或者追随开封城里的非汉人。一赐乐业人果断的选择活下来,他们就跑到大都。
之后大都被宋军攻克,一赐乐业人又跟着蒙古军继续跑路。得知忽必烈大汗要攻占耶路撒冷,一赐乐业人自告奋勇组成部队投入战斗,他们所求的只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臣服于大蒙古帝国的犹太王国。
除了少量一赐乐业军旗之外,忽必烈军中更多的是景教旗帜。包括忽必烈最器重的伯颜大帅身上也披着白色丝绸披风,披风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红色马耳他十字。
景教乃是中国化的十字教。在一赐乐业人的建起第二圣殿没多久,两个重要人物降生了。据说是在基元前6年,耶路撒冷出生了一个叫约翰的人。此时一赐乐业教传承千年,传播范围甚至到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一赐乐业教祭司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商业头脑,利用一赐乐业教各种敛财。这种敛财引发了一赐乐业底层的不满。
一赐乐业教的教典里面又声称,一赐乐业人是上帝选民。这让大量信奉一赐乐业教的非犹太人很不满。合着不管如何努力,只要没有一赐乐业血统,就要没办法进一赐乐业教描画出来的天堂。
要求更公平待遇的呼声由来已久,并且随着第二圣殿的建立越来越激烈。有着‘约翰’这个普通名字的男娃在犹太教中心耶路撒冷出生长大。他到底怎么成为宗教改革派的真实历史并不为人所知,但是虚构历史里,和一赐乐业人签下《旧约》的耶和华凭空探下他的XX,让圣母玛利亚处女怀孕。而在茫茫世间,只有这个‘约翰’听到了主的召唤,当了先知。
想来在当年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宗教谋划,因为据说还有各种‘预言’。预言讲,伯利恒虽然只是个一赐乐业小城,但是小城故事多!将来必有一个显大能跳大神的从伯利恒生出来,作为耶和华的首席新闻发言人和代理人,在以一赐乐业执掌权柄。而在那之前,耶和华要将以色列交到敌人手中,受二道罪吃二茬苦,直到那生产的妇人产下子来,然后那儿子会依靠耶和华的神力胡作非为,在以一赐乐业尊大。这位将是弥赛亚。
先知‘圣约翰’在传播主的意旨时,让出生在伯利恒的耶和华的儿子基督耶稣成为第一个‘受洗’之人。这明显的内定操作肯定激怒了不少人,根据上帝与基督徒签署的《新约》里就能看到斗争的痕迹。
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
“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永生上帝之子。”
耶稣回答他说:“约纳的儿子西门,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
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他遂即严禁门徒,不要对任何人说。
——玛窦福音 16:13-20
但是这样的高压手段导致了比较激烈的结果。耶稣大概是被犹太教传统势力告发,送去审判。当年的审判是审判两个,让一众人民选一个要处决的。下面的民众要求释放强盗巴拿巴,这下基督耶稣就要被钉十字架。在耶路撒冷城郊名叫各各他的地方,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但是这并没有让从一赐乐业教分离出来的十字教灭亡,首先是犹太希律王死后,罗马帝国在公元6年取消了犹太人的自治权,改由帝国直接控制。这动摇了当地的人心。而公元66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爆发了要求独立的第一次犹太起义,公元70年,罗马皇帝提图斯镇压了犹太人起义,并下令再次摧毁耶路撒冷城和圣殿,“第二圣殿”被毁,仅留下一段如今以色列人顶礼膜拜的圣地——“西墙”。
随着旧有的一赐乐业教遭到沉重打击,《旧约》中只有一赐乐业人才能进天堂的宗教根基被完全动摇。《新约》里面‘信基督,得永生’的宗教根基得到了推广。不管你是谁,不管肤色、性别,只要信基督就行。宗教改革之后,基督教得到了快速发展。甚至在几百年后成为罗马国教。
而被赶出耶路撒冷的一赐乐业人流离失所,在各地瞎混。当前的蒙古军中,十字教信徒的数量根本不是一赐乐业教人能够比拟。那些信十字教的色目人正在组装回回炮,准备轰击耶路撒冷的城墙。
在城墙上飘扬着真神教的旗帜。看得出,便是面对蒙古军,真神教也不肯放弃耶路撒冷。因为有极为机密的谣传说,真神教的人曾经穿越过时空,在另一个时空听过‘韩国人’的商业课。
经过这样的培训,真神教就直接抄袭十字教的东西,并且宣称,十字教的先知也是真神教的先知。十字教先知之所以会出现,目的是给真神教先知出现做准备。真神教的先知才是真正的先知。
自此,闪米特三邪教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基本形态。
采取了‘韩国模式’之后,耶路撒冷转眼就成了真神教的圣地。加上真神教又长期统治耶路撒冷,当地人民从一赐乐业教改信十字教之后,又投入了真神的怀抱。
现在,信长生天的蒙古大汗忽必烈抵达耶路撒冷城外。在回回炮还没有组装完毕之前,大汗下令,“再去告诉城里的守将,一旦开战,等城破之时,我大蒙古必将屠城。”
使者受命而去,带了大汗的口信去做最后的和平努力。蒙古大汗并没有危言耸听,不管对方信奉的是一赐乐业教,或者是十字教,又或者是真神教。只要他们敢手执武器阻拦在蒙古大汗面前,大汗就会给他们同样的死亡。
蒙古使者带着蒙古大汗的口信,活着进入了耶路撒冷。没有太久,使者就被吊死在城头。看得出,城内的守军也挺生猛。屠城对于耶路撒冷并不稀奇,千年来各个占领耶路撒冷的势力都搞了屠城。
巴比伦人掳走了许多以一赐乐业人,而同时并没有听说在耶路撒冷还有以一赐乐业国的存在。罗马人在毁灭第二圣殿的时候彻底摧毁耶路撒冷,战争结束的时候,耶路撒冷原有的60万人只剩下7万人被卖为奴。
之后的真神教统治这一带。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攻入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又将耶路撒冷杀的积尸如山血流成河。所有的‘异教徒’都遭到屠戮,城内信十字教的也被杀戮一空。当时血水淹到了马的膝盖。为了搜索黄金,十字军切开尸体。后来直接把尸体烧成灰,从灰烬中寻找金银。
萨拉丁攻克耶路撒冷,虽然没有屠杀,却也令十字教徒赶紧滚蛋。
1228年,被教皇绝罚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不经教皇同意发起第六次十字军东征挺进巴勒斯坦,进攻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腓特烈二世一举收复了巴勒斯坦的三大圣城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恒。随后腓特烈二世娶了耶路撒冷王国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二世,在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在没有教士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加冕耶路撒冷国王,此后耶路撒冷王位转入了德意志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
由于腓特烈二世征服的只是耶路撒冷等几个孤立据点,没有足够的缓冲地带可以防守耶路撒冷,所以这次征服的成果注定无法长久,1244年耶路撒冷等地再次被库尔德人的阿苏比德王朝苏丹阿尔卡米尔所夺回,法王路易九世为此组织了第七次十字军东征,但被阿苏比德王朝以及埃及的马木路克所击败。
从那之后,再次对耶路撒冷发动进攻的就成了蒙古人。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反复杀戮,守军将领采取了最直接的手段。
忽必烈大汗并没有生气的样子。他这一辈子下令杀过几十上百万人,也在与大宋官家赵嘉仁的战争中见识过从几万到十万人战死的惨烈场面。死个使者根本不是问题。蒙古大汗下令记下蒙古使者的名字,对他的家族好好进行抚恤。
先收拢内部人心之后,忽必烈淡然下令,“攻克耶路撒冷之后,鸡犬不留。”
杀戮蒙古使者,一定要付出代价。更何况蒙古人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座实施武装抵抗的城市。
第二天的黎明,回回炮开始对着耶路撒冷投掷石弹。上百斤的石头划破空气,重重砸在地面上,耶路撒冷城内的守军都会感觉到震动。偶尔击中城墙,坚固的城墙上就被砸出很大的伤痕。
没多久,城内的投石机也开始反击。与蒙古人的回回炮相比,这些玩意无论从规模或者是射程都远远不如。
伯颜大帅淡然的指挥着攻城。蒙古的回回炮尝试从各个角度进行射击,伯颜大帅对将校下令,“一定要记清楚城内哪里有投石机。”
“是。”将校们应道。
看着这帮人,伯颜大帅淡然说道:“你等不久之后就要攻城,知道哪里没有敌人的投石机,就能少死许多人。你们可要为自己小心。”
“是。”将校们更加谨慎的答道。
伯颜大帅相信这帮人一定很在意自己的身家性命,便也不再废话,让将校们各自去前线。大帅则看着地图。此次大汗西征已经将两河流域新月带纳入蒙古手中。包括大马士革在内的一系列名城都飘扬着忽必烈大汗的旗帜。只要拿下耶路撒冷,通往埃及的道路就被打开。想到盘踞在埃及的马木留克,伯颜大帅就感觉到心中仿佛燃烧起一团火焰。
在旭烈兀汗手下当差之时,伯颜大帅有些好友。这些人中有许多都死在卑鄙的马木留克手中。只有消灭了马木留克,才能给这些朋友报仇雪恨。光复耶路撒冷,对于伯颜这样的景教徒同样有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