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了函谷,伪魏之前迟迟孤悬前哨的弘农县也最终被吞没;到现在为止,诸葛亮事先布置的左、中、右三路军队已经有两路会合(黄忠、魏延),汉军东征的战事也立马往前推进了一大截。这真是一个无限光辉的胜利。
从理论上来讲,接下来,汉军要对付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在黑石渡据险抵抗的张郃、司马昭等人;而前文中诸葛亮关于黑石渡保管可以轻松拿下的出奇言论,无疑将所有人的热情都提高到了极致。大家都在等着诸葛亮神一般的部署。
诸葛亮也不多废话,他直接把马超叫来吩咐命令了:“听着,魏军的根本就在于洛阳这座城。你可跟马岱、姜维一道带上原有骑兵迅速返回宜阳;而据我估计,敌人此刻在少室山一带肯定没多少力量,你就让关索去打下少室。”
“等把少室山搞到手,你便亲自带人去打嵩高(今河南登封)。到那个时候,吕虔情势孤危,嵩高一定会是我们的菜。”
马超一面答应不迭,可诸葛亮还在继续:“然后,你再调关兴前来守卫嵩高;你自己则跟马岱、姜维三人一道,带领所有步兵、骑兵共一万五千人,直击偃师!偃师这地方是洛阳的后路,魏兵届时一定会严加防守;你就带人大肆抢掠一番,最好能够烧掉魏兵的积蓄。到时候,洛阳前敌的各方面军需物资都供应不齐,就算他们想死守,也决计是不可能的事了!”
“综上所述,只要你按我说的做,我们步步为营,可以接连拔出敌人在少室、嵩高、偃师等各处的力量,接连夺取三个地方!我给这个计划取了个代号,叫‘一揽子攻取计划’,‘一揽子’就是一系列、一连串的意思!”
这么让人激动的任务一下达,马超立马热血沸腾,踌躇满志;他恭敬地接受了军令,只留下文鸯在大营听候丞相诸葛亮随时调遣,本人带着马岱、姜维以及所属部队立马回转宜阳去了。
马超走后,诸葛亮审时度势,他觉得左、中两路军队接连血战,大家伙都辛苦了,便吩咐全军进行轮班休息,新的战事要等马超那边得手了再说。接下来就轮到“一揽子攻取计划”的逐步实施过程了——马超急匆匆回到宜阳后,先将部队留在宜阳进行休息,一面换了守城的部队,然后立马按照诸葛亮的意思,指派诸葛瞻、关索去打少室山,俾完成一揽子攻取计划的第一个任务!
这里先粗略说说少室山的情况。自从上次司马昭带人躲藏进少室山,汉、魏双方一场血战,司马昭差点被捉之后;汉军接着改变了突破方向,少室山也便再度成了双方战争的二级盲区,基本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了。现在这里只有司马懿派出的蒋济部三千士兵在此把守。
——简单交代一下蒋济:蒋济,表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怀远)人,时任伪魏的右中郎将。
话说关索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对少室山的所有情报进行了一次大搜检,像入山道路等等一切都已尽在掌握以后,他才跟诸葛瞻一起商量,打算再来一次突袭,出其不意搞定少室山。
诸葛瞻心思慎密,对此早有打算:“这次攻山,我军要是从外面往进打的话,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对我进行狙击,我们反而占不到啥便宜,更别说完成任务了。不过,高兴的是,老天恰恰在帮我们!——你注意到没?今天吹得正是西北风,我们只要乘着风势给他放一把火,让他们哭天喊地没办法躲藏,我军自然就容易深入了!”
这叫做巧借天机,因势而作。关索大喜,当即拍手称赞,主意也便这样定下来了。
果然,到晚间,关索、诸葛瞻两人带兵下山,进了少室山,二话不说,便往四处进行“拉荒草”作业,搞起了野外大放火。说来也巧,当时正是秋高气爽、枯叶飘零的好时节,西北风十分猛烈;这当口在山里放火,正好应了天时地利。只一会儿工夫,风便滋润得火势大起,烈焰腾空;四下山谷尽是一片通红。
要说那场大火有多猛,史书没有过多记载,只简单地提了句“使虎豹潜逃,豺狼迭奔”;但仅凭想象,我们也能足够知晓在秋天百草枯黄的山里去摧枯拉朽,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了!
总而言之,火势非常之猛,甚至于不远处的洛阳城里也清楚地明白山里出事了。可因为当时正好是夜晚,敌我不明,到底这伙放火的汉军来了多少,谁也没办法说明白;他们的真正目的在哪里,也没有人清楚——因此,事发之时,洛阳城里的刘晔、钟会、邓艾等人也只能不予出救,只坐着干着急。
魏军不出救,那就没办法了。蒋济实在抵挡不住了,只好带人狼狈撤退往嵩山去了,诸葛瞻、关索两位公子哥也便不费吹灰之力,兵不血刃拿下了少室。功劳来的如此顺利,俩人十分高兴,赶紧派人飞报宜阳。
拿下了少室,“一揽子攻取计划”中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按照计划,接下来就非得马超亲自出马来打嵩高了!——马超接到捷报后,不待迟疑,马上留下马岱守卫城池,自己跟姜维一道带人来攻打嵩高。姜维不愧智多星,这会儿他又想出一个好点子:“我军利在速战,要是吕虔这货一直死守不出,到时候跟他一直耗下去,旷日持久,岂不是坏了大事!因此,我觉得,不妨动点脑子:您先将之前投降过来的魏兵大赏一顿,然后让他们混在难民队伍里逃进嵩高城去。到时候,我军便可以里应外合,嵩高岂不就是我们的囊中物了么!”
马超一听果然妙计,不觉大赞:“好!你这么有想法,无怪乎连敌人的‘虎侯’许褚都能死在你的手里!”——说完,马超马上照办,他将之前从函谷投降过来的魏兵许以重赏,让他们先按计划行事;随即自己再跟姜维一道杀来,故意纵兵大掠。(制造使难民出现的条件。)
果然,这样一来,沿途的居民只能纷纷逃避,一路往嵩高城内涌来。事发突然,吕虔身为民父母,也只能将这伙人放进去;但他也不是傻子,那些“难民”都是经过他的一一询问才准许进去的。你要问最后的情形,那只能怪马超派出来的这伙降兵太会演戏了(装得跟难民一毛一样)!
总而言之,在吕虔看来,似乎的确没有一个外兵;那好吧,那就放进来吧。在吕虔的招呼主持下,守门的卫兵果然打来了城门,将这伙人悉数放了进来;而吕虔本人也并不疑心,他跟没事人一样,随后是关城门,继续守御。
事实证明,有的时候,一时的大意疏忽将招致最为严重的灾祸!吕虔倒楣就倒楣在他太相信“难民”的感情了。——很快,马超的汉军便来到了城下,将嵩高团团围住;吕虔手底下人太少,实在不敢出战,只好派人往阳翟(今河南禹州)曹洪那边求救。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注意,牵动人心的关键时刻到了!到三更时分,城内突然一声呐喊,随即是上千的火把;西门也不知道怎么开的,反正是马超、姜维等人一起催兵直入。事到如此,吕虔还不清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也来不及思考,本能反应是赶紧带人开城跑路!就这样,嵩高也便到了汉军的手里。
成功拿下嵩高后,马超兴致大增,他一面如约重赏这些为革命起了巨大作用的降兵,一面调来关兴守卫登封,自己很快跟姜维回返少室山,令关索带两千人屯驻少室,跟伊阙的马成部一起做好策应工作;令诸葛瞻返守宜阳;自己本人则亲调步、骑兵九千人,加上打嵩高的那六千人,一共一万五千大军,出少室山,朝着偃师直扑而来!
很显然,偃师将是汉军极其明确的下一个目标;马超心中无比坚信,只要不出意外,偃师肯定也必然将跟少室和嵩高一般,成为汉军将士手到擒来的自由乐土!——交代一下这次军队的统属情况:中军由马超自领,姜维领左军,马岱领右军。
说了这么多,一直都是在讲汉军方面如何部署和战斗,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调转过来,看看魏军方面的部署情况。
司马懿不傻,早在马超派人攻打少室山的时候,他就已然发觉了诸葛亮和马超一伙的算计所在;因此,他赶紧向大魏皇帝曹*上奏,请旨调来任城王曹彰所部来守卫偃师。除此之外,他还下令由蒋济、诸葛诞、卫觊三人各带五千士兵,由洛阳连营,直抵偃师,所有人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守线。
先认识下连营救应的那三位:蒋济前面介绍过;卫觊表字伯儒,是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人,最初是个文吏,后来才混上武将的身份。这俩人都不是很有名,只有第二位诸葛诞最为关键——
诸葛诞,表字公休,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诸葛亮的族弟,理论上讲应该跟诸葛亮一伙靠的更近,但他只一直以来却在魏国效力。曹*篡位后,他被封为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山阳亭侯。
再说说这位伪魏的任城王、江湖人称“黄须儿”的曹彰。话说曹彰因为皇帝老爹宠爱,自己又是藩王身份,将领们对他比较推崇;因此,他率领的那三万多人,全都是从各个军队里挑出来的尖子兵(四方之精锐),兵精械足,尤其骑兵相当给力,说起来大抵可以算得上是魏国的特种部队了。一般除非曹*本人御驾亲征要他去护驾,别人根本没办法打这部分军队的主意。
那么,既然曹彰的人那么牛掰,为啥这次曹*又旨准让他放弃保卫自己的重任,让他上前线去偃师呢?
原来,今非昔比,现在的情况已经到了十分危急之时刻;曹*本人在病中,接连接获许褚捐躯、渑池失守的消息,此刻又得报说马超已经带人回攻偃师——要知道,魏军中现存的能数得清的几个大将,张辽、曹仁此刻都在昆阳,曹洪在阳翟,张郃、徐晃在新安,这些全都是要紧之地,谁也没法调动,那就只能换曹彰上了!
因此,垂死病中的曹*愣是忍痛割爱,写下一道诏书,从荥阳调曹彰那部分特种分队去守卫偃师。诏书大意是这么写的:“马超是我国的世仇(连马腾也给算上了),而洛阳更是我们国家的重镇,要是偃师失守,洛阳就保不住了。儿啊,你想想,马超要是成功了,我们国家会咋样呢?因此,接获我的这封诏书之后,你要立即启程,前往偃师进行守卫。司马懿先生公忠体国,有谋能战,是我国家大大的忠臣;你要坚决服从他的命令,不能摆藩王的谱……”
看这封诏书,曹*可谓啰里啰嗦,恩义绵长,一点不像紧急军报那般严酷、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反而满是平和的商谈口吻。大抵人到晚年,他也舍不得让这些儿子们远离吧!
曹彰接到诏命以后,感慨唏嘘之余,分明清楚这里面的重要性;也急忙带队启程,来到偃师,一面派人报知司马懿,静候指挥。(这里,曹*父子都极大地配合了前线的军情需要。)司马懿听说了这一婉转消息后,不觉大喜,他赶紧提起笔给这位王爷写信汇报情况。
信写得比较长,大致表达了三个意思。其一在对曹彰的到来表示欣喜和欢迎;其二在简要介绍汉军连月以来对魏国展开的各种攻势:他着重强调由于马超的英武、诸葛亮的诡计多端,和关、张、黄忠、魏延等人的东西响应给魏军带来军事上的巨大损失,沉痛回忆了自从宜阳沦陷以来许褚、满宠等人接连丧生的惨淡过程,给这位刚来的王爷以精神上的施压和感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针对目前的这种状况,向曹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建议:
1、以前自己曾上奏请求续发青州兵三万人补充队伍,曹彰要再度向他老爹转奏,并要再添徐州兵二万人;
、自此以后,在洛阳外面屯戍的三位将领就交由曹彰指挥调拨了。魏军人数多于汉军,马超的人又大都是轻骑兵,所以,一旦马超前来,便可以放胆跟敌人进行战斗,以主待客,以逸待劳;
、要是马超退却,一定不可穷追。道理很简单,他们占着伊阙、少室两山,一旦曹彰的追兵一到,汉军便能有十分利于藏身的所在,到时候他们四散无踪,要是贸然进山搜捕,反而会遭到敌人的暗算。更有甚者,马超等人要是来个金蝉脱壳,反过来再去袭击偃师,到时候手忙脚乱,洛阳外屯戍的三位将领和曹彰一道都得完蛋!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司马懿这封书信,正好凸显了他对猝然到来的诸葛亮“一揽子攻取计划”的深刻洞悉,表明了他对时局、对双方战斗力量对比的分析和预料都是十分精当和准确的。不得不说,“鹰视狼顾”,司马懿也绝对是个人才!不,他属于“鬼才”那类。
那么现在,既然汉、魏双方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打算和布置,孰胜孰败、何去何从,还是交给实践来证明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打起仗来也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