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苏家食肆依然如往常般热闹,但今早有小绵和两个婆子准备食材,苏糖久违的睡了个懒觉。
谁能想到之前几天她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准备食材,一忙忙就得上一日。
现在小绵也算能独当一面,昨晚她教她们了很久才将面包的做法教会,几人一早起来就烤了好几炉面包分装好,也算是游刃有余。
上次苏和给的暖玉她现在不准备凋刻,等什么时候自己打上一副更加精良的工具后再给暖玉上刻字,不然要是有一处刻画错了她得心疼死。
上次的惊雀簪还没刻完,但之前尝试后用普通的榆木凋刻不太可行,榆木虽然坚硬,但却很难凋出镂空的花纹,总会有木丝屑破坏美感。
看来必须去买上一根玉石凋刻了。
这只惊雀簪工期很长,她也不想用普通的材料。
看来得去买根还未凋刻的璞玉。
苏糖带上些自己做的鸡枞菌酱和果酱就去了林家书铺,她想买到便宜实惠的璞玉便只能找当地人带自己去一些良心的店家。
“林大娘在吗?”苏糖将果酱和鸡枞菌酱递给门口的林大哥,疑惑的问道。
“我娘今日没来,姑娘有什么事也可以跟我说。姑娘来还拿了这么多东西,以后不用这么客气。”林平接过东西问她。
“这些都是自己家做的,没多少钱。”
“姑娘的食肆生意很红火,恭喜姑娘了!”林平展笑,抱拳恭喜苏糖。
“还是多亏了你和林大娘帮忙了。这次我来主要是想问问哪家店铺能买到实惠的璞玉,我刚来这里也不太懂。”
“这...我还真知道一个,就是现在铺子里只有我一人,等中午人少些再带着姑娘去。”
也行,不急于一时。
“掌柜,结账。”两本《论策》拿在少年的手上,这声音有些熟悉。
“是你啊!”苏糖转头就看到了上次在自己食肆吃饭的小少年。
“云仪,是叫这个名字吧!”苏糖眼角弯弯的看着眼前的少年。
“上次那个冤枉你的书生怎样了,有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苏糖趁着结账的功夫问着一脸澹漠的男孩。
少年从钱袋里拿出一钱放在桌上,转头看向苏糖:“云其。我的名字。上次那人被夫子发现了,罚了他抄书。”
“受到惩罚就好,以后遇到这样的人要重拳出击!”苏糖一脸激动的看着面前的少年,微卷的发丝贴在脸颊。
“上次的事,谢谢你。”略带无措的声音打断了苏糖的絮絮叨叨,说完后少年拿上两本书就飞快地逃离了书院。
林平在后面喊着:“公子,还没找钱呢!”
“不用找了。”少年清澈的嗓音从街上传来,苏糖被人打断还有些懵,愣了一会突然轻笑出声。
就说他比自己小吧。
林平看着突然笑意盈盈的苏糖不解问道:“姑娘这是认识刚刚那位公子?”
“也不算认识,之前在食肆见过一面罢了。”苏糖摆摆手否认,自己都没记清名字,谈不上认识。
林平落寞的低下头,她身边围绕的都是这般优秀的男子,自己实在是有些相形见绌。
苏糖没有注意到林平落寞的神情,找了书铺里一处僻静的地方坐下,拿了一本话本就开始看。
“林大哥不用管我,你忙完了叫我一声就行。”
林平看向凳子上的女孩,白皙的手指翻动着书页,捧着一本书认真的研读着,时不时摸摸下巴思考,活像一个老学究。
如果忽略她手上是一本话本的话。
林平掩面偷笑,有些盼望时间能停在这一刻。
“姑娘,咱们走吧。”林平突然出声。
苏糖本看得入神,没想到古代的话本写的和现代的言情小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时间竟然看入了神。
还差一点就看到结局了。
苏糖有些抓心挠肺,到底男女主在没在一起!
她有些恋恋不舍的讲话本插回原来的位置,眼神却还向黏在上边不肯收回。
“姑娘若是想看便将这本书拿走吧。”林平看着苏糖那舍不得的神情就有些想笑,忙出声说。
苏糖听罢从书架上立马将书本抽出,又从口袋里拿出一钱递给林平,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似是计划了好久。
苏糖将书收入怀中,边和林平向街中走去。
“真是麻烦林大哥了,还得您带我去买。”她本想让林大娘带自己去的,但是凑巧林大娘不在。
“无碍的。”
林平果然不愧是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带她来了一家巷子角落里的玉器店,若是她自己定是发现不了。
店里只有一位老者正在擦拭着货架上的玉石。
“姑娘想要些什么?”老者略带浑浊的声音响起,在这间屋子里显得异常阴森。
“我自己看看。”苏糖想找一个长度和大小都合适的玉石,能尽量的避免浪费。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她转完所有的货架后终于让她找到了一根符合的玉石。
“姑娘拿的是京白玉,品相都是一流的,只是价格也比较高。”
她真的很中意这块玉石,通体玉白,没有一丝杂质,用来凋惊雀簪最适合不过。
“看在是熟人的份上便算您十五两,之前有人来问可都是一口价二十两的。”老者不紧不慢地说,手上还擦拭着玉石。
十五两确实有些贵,但这样的材质也算是极好的,不管在哪都是这个价。
一咬牙,苏糖看这老者说:“十五两我要了。”
“好。”老者放下手上地活,将玉石装好递给苏糖。
“姑娘慢走。”
二人出了店铺,苏糖疑惑问林平:“这家铺子只有这位老者一个人经营吗?他的儿女都没来吗?”
“这我也不知,我也从未见过他的儿女,也许在城里吧。”
不管怎样,买到了合适的簪子后惊雀簪的凋刻就可以开始了。
这次的原材料和设计都是一流的,一定能买上个好价钱。
苏糖转头看了眼背后隐没在巷子里的商铺,以后可以继续在这里采购些做簪子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