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你去忙吧。”苏和看着背过身离开的苏糖,又看了眼牛车前落寞的林平,嘴角微微勾起,眼里带着难以察觉的笑意。
看来是他赢了呢。
林平抬起的手缓缓落了下去,伴随着那颗激动的心一同落了下去。
搬了一晌,几人又将屋子简单收拾了一遍,总算看着像样一些了。
林大娘和林大哥也帮了她这么多忙,今天中午给他们便做顿丰盛的饭菜吧!
“大娘,你和林大哥先坐,今天中午就在我这里吃吧,正好尝尝我的手艺!”说完苏糖也不给两人拒绝的机会,就拉着二人坐在凳子上。
苏糖先给二人都冲了杯蜜水,交代苏和照顾好客人便出门买今天的食材了。
屋里三人坐着,相对无言。
苏和先打破了这份尴尬,浅酌一口水温声对二人说:“承蒙二位对糖糖的照顾,我们才能搬来县里。”
“哪有,”林大娘见状忙摆摆手,“我们也没做什么,反而是苏糖姑娘将络子在这寄卖让我有利润可拿。”
苏和没说话,低头饮着杯中的水。
林平本想询问他对苏糖到底是怎样的感情,抬头却看见苏和气定神闲的坐在椅子上,修长的手拿着玉白的瓷杯,相得益彰,温润儒雅。
他低下了头,咽下了还未说的话。
集市上,苏糖买了一只老母鸡,准备今日做现代时她复刻的那道酸笋鸡皮汤,之前的泡菜泡了这么久,应该泡的差不多了。买了条鱼做成酸菜鱼也很下饭。杂七杂八买了一堆,她提着东西就往铺子里走。
新家的厨房很大,足以容纳三四个人一起做饭。如果开食肆的话她和苏和两人也忙不过来,她还是得去牙人那里买看看,买个合适的人帮忙。
这样想着手上动作也没停,先将鸡肉洗净,她这次买的是别人处理好的鸡,不必自己亲手杀鸡了。上次的尴尬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又想到那天鸡扑棱棱飞到苏和头上时他却一点也不惊慌,神情自若,不急不缓的将鸡递给她。
想到这她轻笑了几声,倒是没怎么见过苏和破防的样子。
把鸡胸肉分离切丝,先熬制鸡汤。将酸笋和泡菜切丝备用。
起锅烧油,下入鸡胸肉丝翻炒加入鸡汤、酸笋和泡菜继续熬制。
酸笋鸡皮汤需要多熬会,趁这时间,苏糖又做了一道酸菜鱼、用剩下的鸡肉做了一道黄焖鸡,又做了一盘红烧肉,她记得上次做红烧肉时苏和好像蛮喜欢吃的。
“菜齐了!”林大娘和她把菜一道道端到桌上,又给每个人乘上一碗汤。四个人做了四道菜,足够了。
几人均先尝了一口汤,苏和整日吃苏糖做的饭,对苏糖的厨艺已经有了十足的了解,却也是觉得这道汤鲜味十分。
林平和林大娘可从来没有尝过苏糖做的饭,对这道汤赞不绝口,
“苏姑娘的厨艺当真惊为天人!”林平喝了口汤后赞不绝口道。
“是呀是呀,苏姑娘这手艺,开了食肆后肯定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林大娘也跟着夸赞。她还从来没有喝过这般滋味的汤!
“不敢当不敢当,这些菜也是我跟着别人学的。”那可不是跟着别人学的嘛,从《红楼梦》里复刻的,可是当时的达官贵人才能喝上一口的汤,她也知道这并非是自己能想出的配方,属实有些受之有愧。
但她在现代也是经过好多次尝试后才确定了最终的配方,就是可惜没能买到蛤蜊,不然汤的鲜味会更上一层楼。
“能做到这个地步已是十分优秀了,糖糖你做的够好了。”苏和看着被人夸赞后红了脸的苏糖,用干净修长的手帮苏糖夹着盘里的菜,温良宜人的看着她。
点了点她的眉间,“吃饭吧,你也忙了这么久了。”
“嗯。”
他们已经这么亲密了吗?林平放在桌下的手紧紧攥起却又松开。罢了,相比于苏和,他好像真的配不上苏糖。
林大娘看着身侧的儿子,只盼他能快点明白,及时止损。
吃完午饭后,林大娘二人便准备离开,“铺子也不能这么久没个主事的,我们便先回去了。”
送走林大娘和林平后,他们也上街采买了一些物品。
在县城里开食肆,卖的吃食简单美味最好,一定要顶饱,来吃饭的多是些干活的工人和书生,早晨就做些牛奶面包,中午的话主推鸡枞菌盖面,再出上几道简单些的菜,新铺子开张,先要保证不能出错。
要做牛奶面包的话就得回苏家村请上次为她做烤箱的工匠来城里多做几个,要卖的话还是得多备几个烤箱。
“我们今日可能得回趟苏家村,在这之前先去一趟牙行,挑个合适的人,不然食肆只有我们两个肯定忙不过来。”她这次之所以要去牙行买人而不雇些活契的工人主要是由于做食肆最重要的就是吃食的制作手法,这不像做簪子,必须得有多年的积累才能成。
只要那人用心学就能掌握,她不能冒这个险,还是买死契的好,并非是为了买了后将他们任意驱使,只是为了保证不将做法泄露。
牙行里。
哭喊声不绝于耳,下至几岁幼儿,上至六旬老妪都像牲畜一样被关在笼子里。看见有人走过就伸出满是伤痕的手死死的扒着栏杆,凄厉的嘶吼着求他们将自己买回去,稍不安分便惹得看守的人几鞭抽过去:“叫什么叫,吵得老子连觉都睡不了!”
看守的人狠厉地抽动着鞭子,打在铁笼上发出啪啪地响声。震慑这笼子里不安分的人,笼子里的人听见这声音都颤抖着身体跌跌撞撞的瑟缩在角落里,眼神惶恐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别打我、别打我!”
苏糖不忍的别过眼,却勐地感受到眼前一片温热。
苏和将手附在她的眼前,弯腰伏在她的耳边轻声说:“别看,糖糖。”
但苏和另一只手却也是紧紧地攥着,他竟是不知,原来在皇宫触及不到的地方还有如此多的民众过的生不如死,人不人鬼不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