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卫自己的军队虽然兵力不少,但是战斗力却比较有限。
苏卫这次是动用了从各郡县搜集来的数百架投石机,埋伏在开阔地带的两侧。
这是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在峡谷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适合设伏,但赵军将领也明白这一点,是会加倍小心的。
但是在平原开阔地带,是不适合设伏的地方,赵军的将领反而不会多么的警惕了。
苏卫让在投石机上铺上草木,将投石机掩藏起来。
这个伪装不怎么高明,但是赵军也没有想到苏卫会在开阔地带设伏,因此数百架投石机一起开始投掷石弹的时候,赵军前锋部队立刻被打懵了。
本来以这批赵军精锐的强悍,还可以多支撑一段的时间,奈何前锋部队的将领却是个胆小的人,只敢在顺风仗,这次是听说晋军中有大量的原赵国百姓,战斗力不强,这才打前锋的。
现在遭到了出人意料的打击,还是数百架投石机的猛烈打击,让前锋部队的将领立刻带着一部分亲兵溜号了。
本来还能苦苦坚持的赵军精锐再也坚持不住了,纷纷丢下武器投降了。
这也跟这名赵军将领平时就不咋地有关,没有好好训练过,只是一个劲的拍甘星波的马屁了,还克扣军饷,赵军精锐早就不满了。
这也让苏卫成功招降了其中大部分的降兵,毕竟那名赵军将领实在是太差劲了。
击溃赵军前锋后,苏卫又让童雨伯指挥三万人从侧面打甘星波带的中军。
别看甘星波没啥能力,却十分的自大,觉得天底下没几个将军是他的对手,竟然亲自上阵指挥,结果被投石机砸出的石弹给砸扁了。
赵军发现主帅被干掉了,又有敌军出人意料的从后方包抄,当下就坚持不住了,迅速溃败了。
那名最先逃走的前锋赵军将领虽然也是柴景平的心腹之一,但是因为他的逃跑害死了在柴景平心中地位更重的甘星波,这名前锋将领还是被柴景平给直接贬为平民了。
如果化州刺史谭星晖早些支援的话,说不定能救下部分人马,但是谭星晖巴不得甘星波早点去死,哪里会救他的部队呢。
谭星晖虽然对甘星波十分的不满,但也知道甘星波手下有十万精锐呢,竟然这么快完蛋了,这让谭星晖内心十分的震撼。
为了不步甘星波的后尘,谭星晖下令部队坚守不出,等待晋军的进攻。
谭星晖的部队里没有甘星波手里的军队那么精锐,而且防御手法也有不少漏洞。
苏卫绝对把这个谭星晖一起收拾掉算了。
谭星晖布置的防御营地是呈一条线状的,而且是中间堆满精兵,两侧只有些很普通的兵将,后方完全不管。
苏卫就让部队从两侧突破,迂回包抄谭星晖,谭星晖的防御一下子就完蛋了,仿佛精锐部队一下就不会打仗了,变成了一锅粥。
谭星晖这个人也是有些缺陷的,如果他从中间的精兵中抽调人手,赶去支援两翼,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然而谭星晖却胆怯了,直接带着亲兵跑了。
这下本来还在坚持的部分赵军精锐彻底傻眼,有机会的就溜走了,没法逃走的就投降了。
消灭了这支赵军,就剩下宣州一路人马了,而宣州人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紧不慢的跟着,没有要打的意思,但也没有要撤兵的意思。
苏卫虽然疑惑,但也没有搭理,对方既然不想打,他也不想主动招惹更多的敌人。
等苏卫带着军队出了宣州,到了化州之后,宣州人马立刻就不跟着了,直接停了下来。
苏卫知道后心中一动,看来这个宣州刺史也不怎么单纯啊,这次看来是想做点什么啊……
苏卫如此打法,让田州叛乱的袁三改也学了去,不与赵军百万精锐交战,而是带着百万人马一直跑路。
而赵军则是被拖的疲惫不堪,偏偏他们还没有什么办法。
他们不敢分兵驻守下面的郡县,袁三改手上有百万人马,如果分兵驻守,肯定是个被各个击破的命。
可要是追击,袁三改马上就跑路了,让赵军无可奈何。
如果是别的国家的军队这么做的话,早就混不下去了。
偏偏袁三改是叛军,属于光脚的人,这么做也没有什么后果。
到了后来,袁三改与宋国方面取得联系,竟然协助宋军从赵军防线打开了一个缺口。
从此宋军便踏入了赵国的国土上。
一时间赵国有了四股势力,柴景平的日子十分的难过……
当然最难过的是赵国百姓,苏卫的军队和赵国朝廷的军队军纪还好,没有给百姓造成多大的苦难。
而田州叛军和宋国的人马就没有这么好的军纪了,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赵国百姓家破人亡……
当然苏卫这么做是想占领一些地盘,当然不能随意破坏了,否则人心尽失占领起来麻烦就大了。
柴景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竟然不管苏卫这一部了。
直接调动所有的人马去对付宋军和田州叛军。
这也是因为宋军和田州叛军的危害太大了。
现在到处都是怨言,要是这么继续下去的话,柴景平觉得自己的皇位就有点不稳了。
苏卫没有一直搞破坏,柴景平索性就不管苏卫了。
打算先平定叛乱、驱逐宋军了之后,再管苏卫这一部。
苏卫也就没有继续乱窜了,开始经营占下的四个州的地盘。
柴景平虽然知道,但是此时也没有好的办法,现在赵军已经无力一下子对付三股敌人,只要先把其中两路做掉再说。
在柴景平看来,这四个州是赵国的地盘,最后想要抢过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其实就算是困难,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赵国三十四个州,宋军和田州叛军搅乱了二十多个州,当然要顾大头。
而苏卫这边兵力虽然还不算多,但是晋国一旦增兵,这可怎么办啊?
所以柴景平只得先暂时放弃对付苏卫这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