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蜀地不知道有多少,在晾干之后,基本上都是用来给牛马吃的,酒糟兑上草料,牛马吃了易于消化,还更加安静,但是蜀地的牛马并不多,因为很多地形,不适合饲养牛马。
而这种东西,如果运输出去,以蜀地的交通状况,是在有些困难,而且代价太高。
所以基本上都是晾晒之后堆积起来,给牛马当饲料用。
这本就是发酵过的东西,一年半载也不会放坏。
所以在蜀地,找五百万石粮食困难,但是找五百万石酒糟,绝对不难,就是七百万八百万都没问题。
半个月之内,麻姑教会了两三百人做麻姑饼,而且因为有了足够的材料,麻姑饼比以前更好吃了,难以下咽的感觉也没有了,和苏阳以前吃的酥饼一样。
这两三百人又分散出去,将麻姑饼的做法,传遍了整个蜀地。
而苏阳对于那些青黄不接的农户,也没有给予直接的救援,而是让他们家里的成年人都来干活,跳水浇地,磨米磨面,制作麻姑饼,采集野菜野果,或者修葺道路。
他们做工,可以得到足够的食物,而有了这些酒糟,坚持到粮食运送过来并不难。
麻姑这半个月,教会了两百五十七个徒弟,也果然拿到了两百五十七贯钱。
而苏阳说,要请麻姑当厨娘,麻姑只是不说话,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但是她将钱拿回了家里,第二天,就又来了,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给苏阳开始做饭。
而这半个月,苏阳也请了大夫给麻姑看脸上的青春痘。
大夫说麻姑脸上的十分严重,因为治的晚了,虽然还是可以治好,但估计脸上会留下一些疤痕,但应该不会太明显。
半个月下来,麻姑脸上的疙瘩消失了不少,看起来也没有那么丑了,但是距离漂亮,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苏阳这时候,更加确定,这麻姑,和自己前世的妻子孙莉,长得太像了!
真的是命运的安排吗?
左相的回复来了,朝廷已经派出了新的转运使,已经在路上,至于蜀中刘家的事情,新任转运使也会处置。
同时,苏阳的职务发生了变化,他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常平使,品级暂定正从四品,因为他之前的职务,不过正六品,升为从四品,已经算是连升三级,不过常平使本来是从三品的配置,而苏阳也不在乎这点品级俸禄。
他没有想到,自己来这里办个差事,把自己都搭在这里了!
飞鸽传书,信息有限,更详细的信息,需要等信任转运使到来之后顶多,但是另外两个消息,却让自己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一个是,王安石离世,就在自己来蜀地的途中。
朝廷追封其为太傅,谥文!
苏阳以为,王安石的谥号,当得起文正二字,可惜他的变法失败,否则,文正二字,是跑不了的。
苏阳突然想,如果自己死了,会得到一个怎样的谥号?
不是他乱想,而是因为,人生无常。
辽夏边境,发生了几场不大不小的战斗,双方互有死伤,死伤过万人。
而这些人之中,却有一个苏阳的熟人。
说是熟人,却只算是见过一次,江陵陆家的陆云琅,林茗烟的夫婿。
具体的战况,左相没有说起,苏阳只知道,陆云琅似乎立功不小,因为他被追封为正四品的忠武将军,这个,和苏阳的爵位差不多,只是一个虚衔,可以由子孙继承,但仅仅只能传子孙两代,享受四品俸禄和荣誉而已。
逝者已矣,苏阳在为林茗烟叹息,那样一个才情非凡,又深明大义的女子,却在成亲三年之后,承受丧夫之痛,而且,他们还没有孩子,或许,她只能孤老终生,这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丧夫女子的宿命。
苏阳在想命运不公,可这个时代,男女是不平等的,甚至在自己所生活的前世,也从来没有平等过,只不过相较于现在,更让人容易接受。
苏阳不知道,自己现在应不应该去一封信安慰,但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所以,他只是给徐慧君传了信,让她抽空去看看林茗烟,或许徐慧君已经知道了吧!
苏阳给徐慧君的信,只能由徐明礼转交,这样才是最快的。
只是苏阳怎么也没有想到,五天之后,徐明礼来了,而成都府新任转运使,就是徐明礼!
虽然徐明礼之前,也是正二品,转运使还是正二品,但分量却不同,这个相当于封疆大吏,这个年代,避讳不多,而且很多官员任职,都会投靠亲属长辈,或者至交好友!
而苏阳,想想自己现在的状况,似乎还不错,成都府路四司,转运使为自己的三叔,提刑使为祖父的旧部,而安抚使,跟自己也算是患难与共了。
唯一不好的,是刘广宣没找到,这家伙,可是个祸害啊!
徐明礼来了,苏阳不再去管那些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
开始一心一意的调度粮草。
而香草和徐明礼的亲眷,也都来了。
徐明礼到来之后,对那七大家族的打压,却渐渐消失,苏阳甚至为此去找过徐明礼,但是徐明礼告诉他,朝堂之上有不少他们家族的人,这些人联名上奏,七大家族,只是正常的市场交易,顶多是商人图利,罪不至死。
虽然罚没了不少产业,但却没有彻底拍死,以这些家族盘根错节的关系,只怕日后还是会死灰复燃。
不过每一家,也都挑出来了几个替死鬼,算是一个交代。
苏阳知道,自己和这七大家族的仇,算是结下了,而这一次,没有将其一棍打死,对于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蜀中刘家,自然烟消云散,主要成员被押解京城,其余的就地判决,那也是崔远的事情,和苏阳无关。
秦虎等人,留下了十三个在苏阳身边,其余的返回京城,他们的家眷老小都在那里,不可能跟着苏阳留在蜀中。
但是秦虎却留了下来,似乎觉得,跟这位状元公,更有前途!
林语也回了京城,他年纪不小,对仕途没有多少奢望,家小也在京城,不过这一次回京之后,他的品级可以提升不少。
周峰自然是留了下来,因为成都府常平使司衙门几乎被一锅端了,周峰以六品常平使从事,留在使司衙门替苏阳处理日常公务,他带来的五个属下,也都有升迁。
第八十二章 兴建民生
在仓部的朱英,也顺利晋级,顶替了苏阳的仓部郎中职务,擢升一级。
苏阳则奔波于各个州府郡县,调度粮草,确保这一次的灾荒,不会饿死多少人。
两个月后,夏粮收割,虽然征调民夫取水灌溉,但因为后面两个月,一滴雨水都没有降下,禾苗干枯不少,最终,夏粮的收成,只有往年三成,这点粮食,根本不够蜀地百姓度过这一年。
幸好苏湖丰产,边境战事没有持续多久,粮食陆陆续续的进入蜀地,充实粮仓,而苏阳和徐明礼商议,联名上报朝廷,蜀地受刘氏压榨多年,民生凋零,百姓疲敝,希望朝廷能够适度减免赋税!
而这一次,将刘家抄没,所收金银器物更是不计其数,顶得上蜀地十余年的赋税,可见这刘氏蜀地的盘剥有多凶狠。
最终,朝廷下旨,免去蜀地三年赋税,这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因为常平使,还监管水利,所以苏阳对属地境内的水利巡查规划,让大多数田地,都可以灌溉。
虽然这工程需要数年,但徐明礼主政成都府路,虽然这不在他职权之内,但即便是苏阳的继任者,也不会轻易改变。
徐明礼来蜀地的时候,就跟苏阳说过,他这个常平使,本来就是应急的,当初擢升苏阳为常平使,朝堂之中,还是有不少反对声音。
虽然他是新科状元,在蜀地之行,的确有功绩,但是也没有一连擢升三级的先例。
但是随后,却是因为左相拿出马蹄跌,这才尘埃落定。
甚至,那一块小小的马蹄铁,比他在蜀地的功绩更大!
虽然不禁感慨,对于庙堂之上的掌权者来说,大宋有上亿百姓,死千八百万都无所谓,只要他们的统治稳固即可。
苏阳感觉有些悲凉,但是却又不得不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行,只能尽自己的力,让百姓更加富足。
八月底,蜀地的灾荒过去,府库之中的粮食,足以保证这一年的平安,而在蜀地百姓们都在传送新科状元来蜀地平叛救民的传说,各地还兴建起了麻姑庙,因为这一次蜀地的百姓能度过灾荒,多赖麻姑饼的功劳。
麻姑庙内供奉着麻姑和一个带着状元帽,穿着状元服的雕塑。
对此,苏阳没有阻止,也没有去推动,一切顺其自然,民心,有时候看似无用,但有时候,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麻姑庙中的麻姑,面容光洁,带着圣洁气息。
现实中的麻姑,虽然没有那圣洁气息,但面容也基本恢复正常,只留下淡淡的几点疤痕。
麻姑不算太漂亮,性格也略显腼腆,可是就连香草都感觉得出,大人对这位麻姑很亲切。
不过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因为麻姑饼救了蜀地无数人的性命,蜀地所有人,都在感念麻姑,苏阳也是因此而净重麻姑。
而麻姑,也只是负责苏阳的饭食,工作并不繁重。
九月初,徐慧君前来蜀地,除了探望苏阳之外,还有赎买蜀地被查封的那些酒坊。
蜀地粮草富足,而且水质优异,自古就是酿酒之乡,这大半年,徐慧君已经在江南开设七处大型酒坊,但依旧供不应求,以往的那些酿酒坊,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不过徐慧君也听从苏阳的建议,没有赶尽杀绝,他们不可能独占酿酒的利益。
他们出让酿酒配方,但是十年之内,使用他们的配方,酿酒产生的利润,需要给苏家三成,十年之后,他们的生意和苏阳无关。
十年,看似不短,但是对于那些传承百年的家族来说,完全值得,就算是七成利润,也好过之前酒坊的收入。
徐慧君也已经开始推广复式记账的方法,可以更加方便的监管那些酒坊的生意。
另外,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葡萄酒、青梅酒、米酒等其他种类。
酒水生意,是七大家族的命脉,而苏阳知道,自己与他们的恩怨不可能化解,在政治层面,无法将其彻底打死,那就断了他们的财路。
至于这些人的报复,苏阳并不在意,至少短时间内,他们没有那个胆量,等他们的胆气养足的时候,这些人对于苏阳,应该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小别胜新婚,一晌贪欢,几度风雨!
徐慧君半眯着眼睛,苏阳补交了这大半年的皇粮,虽然两人都异常疲惫,但却没有睡意。
徐慧君躺在苏阳怀里,诉说这半年的离别之苦,讲述生意上的事情,还有庐陵婶娘妹妹的事情。
凤儿留在庐陵让婶娘照顾,对于这个小丫头,婶娘和妹妹絮儿都极为喜欢。
而絮儿已经年满十六,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落得美丽大方,前去苏家提亲的人能够踏破门槛,都是庐陵以及周边郡府的名门望族。
但是婶娘并不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在等着苏阳回庐陵去拿主意,长兄如父,如今苏家,最能拿出手的人,自然是苏阳了。
虽然苏枫也不错,现在已经是庐陵知县,可以兼顾照顾母亲,但是和苏阳相比,他这个七品县令,就有些不够看了。
回家,是该回去了,本来殿试之后,依照惯例,自己有假期回家省亲祭祖,但蜀地的事情一耽误,什么事情都顾不上了。
七日后,徐慧君的事情忙完,而苏阳也等到了调令,权知钦州,依旧是从四品,但却算是执掌一方。
同时,苏阳也从徐明礼那里得知,右相司马光月初离世,追封太师,谥号文正!
文正,是历来文臣最高的谥号了。
司马光的功过,苏阳无力去评判,他谨守礼法,反对变革,但同样对民间疾苦和朝堂腐败深恶痛绝,只是他希望的是依靠礼法来约束官员,但这显然是有些不切实际的。
但其留下的资治通鉴,足以光耀千古,这文正的谥号,也当的。
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政见不同,争斗了一辈子,司马光因为王安石,不问朝政十五年,潜心著书,这才成了资治通鉴,可以说,王安石成就了司马光。
而在两人的争斗中,司马光笑到了最后,因为王安石的熙宁新法,几乎被废除殆尽。
他们的政治与人生,都已经化为历史,对于苏阳来说,他们属于古人,也属于今人。
自己拥有两世记忆,两世的历史惊人相似。
苏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历史,他能做的,只是不负此生!
不负此生之人,不负此生之事,不负此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