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兄!”
“苏兄来的正好,看看云鹤先生这首寒菊!”
云鹤先生,苏阳也听闻过,是宋国一名颇具才气的名士,而且凤骨傲然,曾经在朝堂为官,却因性格孤高最终归隐山林。
数年之后,朝堂变故,他的冤家对头倒台,这才再次入朝,如今在礼部任职,前两次科考,也都是主考官之一。
主考官的喜好,历来都是文人才子要研究的对象,因为你的文章再好,跟主考官不对脾气,也是白搭。
苏阳和另外两人打了招呼,也仅仅是记住了姓什么,他看向那面前展开的卷轴。
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苏阳看了,心中莫名的想到,这云鹤先生,倒是跟自己前世有些相似,文人风骨,书生意气,但这种性子,在朝堂之上,只怕很难立足。
而礼部,负责考核,或许是他最为合适的职务吧!
这样的人,或者说前世的自己,苏阳只能心怀敬佩,但是却不打算再走一次老路。
原则底线不可破除,但人情世故,同样不可能置之不理。
若不能为官,如何为民?
只要不是原则底线的事情,都是可以变通的。
“苏兄,品评几句吧!”一个跟苏阳年纪相仿的少年说了一句,似乎等着苏阳开口。
此时,已经有七八个人围了上来,云鹤先生的诗词被人追捧,也是人之常情。
“苏某不过一后学末进,如何敢去品评云鹤先生的诗句,不过这云鹤先生的风骨,值得钦佩!”
“只是钦佩而已吗?”一道声音传来,苏阳看到孙广明那家伙又跳了出来。
不过对于孙广明的话,苏阳无意去接。
随口问徐正涵,这首诗的来历!
被苏阳直接无视,孙广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这时候再上去纠缠苏阳,又显得落了下场。
反倒是在他身边,那个白云聪接了话茬,“云鹤先生文人傲骨,实乃我辈典范,不如今日,我们的诗会就以菊花为题如何?”
“云聪兄所言甚是,就以菊花为题!”孙广明立刻点头,又有几个人符合,这诗会的主题,变成了咏菊。
不过苏阳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跟徐正涵聊了几句,又去看其他几处字画,品质参差,但似乎并没有比那云鹤先生的寒菊更好的。
或许是苏阳那首无题四言诗,让他在江宁也小有名气,虽然这名气,远不及徐家赘婿更醒目,但那些雪梅诗社的成员,也都对他还算客气,当然要出去那孙广明和白云聪了。
已经有人开始作诗,而这些诗句,有些是自己的,也有些是引用别人的,但都会提前说出来出处。
出口成章,一蹴而就的并不多,时常是有人说出来两句,其他人帮着提意见修改!
这也才有了点诗会的意思,不过苏阳却只是听着,并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做诗的意思,过犹不及,这种出风头的事情,没有什么意义。
诗会举行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了七八首和菊花有关的诗词,虽然没有什么流传千古的名句,但也还算通顺,其中两首,颇有意境。
一首是孙广明的题菊。
寒风瑟瑟吹满园,百花零落秋叶残。
唯见篱笆金菊色,独立枝头待春归!
这一首题菊,只能算是打油诗吧,但至少意境算是出来了,而其效仿云鹤先生的意境太过明显,如果那云鹤先生真的是根骨清高,只怕也不会喜欢这种穿凿附会的东西。
另外一首,则是一个叫齐思远的青年,写了一首颇为别致的咏菊。
前岁秋日九月八,江淮岸边近渔家;此去经年无觅处,何夕再来赏菊花。
苏阳看了看门口,徐慧君还没有回来,而此时,这雪梅诗会,似乎已经接近了尾声。
“苏兄,今日这诗会,可是慧君定下的,到了此刻,慧君不见踪迹,而苏兄又一言不发,怕是不合适吧!”孙广明再次开口,将苏阳扯了进来。
旁边有传来几道应和声,很多人也都好奇,这徐家的上门女婿,是真有诗才,还是上一次真的如有人猜测,是从其他地方抄来的。
“亦恒,来一首吧,慧君不在,我们几个兄弟也是凑凑热闹,可都得看你了!”徐家的一个青年开口说了一句,此人是徐茂才老爷子兄弟那一脉的,如今已经沦为徐家旁支,虽然衣食无忧,但谈不上大富大贵。
其年纪倒是比苏阳还大两岁,苏阳也只知道,叫做徐正坤。
这时候让苏阳作诗,显然并非是真的抬举他,而是想要试探苏阳的虚实,顺便出出他的丑,因为徐家不少人都在传,苏阳之前那死生契阔的四言诗,是别处抄来的,否则,徐家调查的时候,怎么会给他下一个平庸的评论。
苏阳皱了皱眉头,他并不想出什么风头的,自己如今的位置,有些尴尬,需要一定的存在感,但不能太高。
可现在,不说,却是不行了。
“一时之间,倒是没想到什么好的句子,思远兄,只能借借你得光交差了!”刚刚跟齐思远相谈甚欢,所以苏阳才会如此开口。
齐思远比苏阳大一岁,看起来倒是颇为和善随行的一个人。
从他这首诗就能看出,也是一个风流才子,因为这淮河岸边近渔家,这可不是真的渔家,而是淮河之中的画舫,此去经年,觅的只怕不是菊花,而是某个绝代佳人。
“亦恒若能斧正,幸甚何之!”齐思远笑着,做出一个请字。
而苏阳上前,在齐思远的那首诗边,改了两个字。
前岁秋日九月八,江淮岸边近渔家;此去经年无觅处,何夕还来就菊花。
他只改了最后一句的两个字,再来赏菊花,还来就菊花,听起来就没有那么生硬了。
“妙哉,亦恒这两字改的妙极,乃画龙点睛之笔啊!”齐思远抚掌而笑,连正主都说了,其他人又怎么可能反驳。
诗会结束,徐慧君依旧没有回来,但是却让人来说了原因,徐家有一批货在途中翻船,虽然这损失,徐家可以承受,但产生的连锁反应,却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不能按时交货,会对徐家的信誉造成严重的损害,她需要立刻调度,做出补救措施,而在这个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这种事情处理起来,实在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