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醒来的时候,客厅里空无一人,只有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咖啡壶旁边留着从客房服务叫来的早餐。他抓抓马蜂窝一样的头发,眼下挂着疲惫的黑眼圈,他其实没什么胃口,作为一个缺乏运动的宅人,让他在外面通宵达旦的奔波是个巨大的考验,他现在头痛欲裂。
只是追求真相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他在茶几上看到了苏暮夜留下的打印纸,立刻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他们记录的照片资料很详细,海因茨公告板上的所有内容都详详细细的印在了这几张纸上。至于调查的具体经过,宋瑾没有巨细靡遗地全都说出来,那不重要,苏暮夜那边只要知道最后的结论就可以了。
一开始的研究并不太顺利,根据纸上的内容,宋瑾分析了布告板内容的种类和它们所处的位置,他发现内容大致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
颜色各异的便利贴
直接写在公告板上的大量蓝色符号
以及,某种他不懂的语言的黑色注释。
按照普通的思路推断,如果蓝色符号是工作主题,便利贴标注的是详细的工作内容,那黑色注释就是额外备注。
这是大部分人的记录习惯。
但是宋瑾发现,公告板上的便利贴虽然数量很多,但都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写。而那些蓝色符号是一堆复杂的三角,圆形,线条……之类东西的无序组合,这应该是海因茨自己发明的一套密码符号,如果没有提示,短时间内是很难解读出来的。
至于他看不懂的黑色注释,他上网搜索了一下,那不是德语。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这搜索范围太大了。
宋瑾抓着打印图思考了半天,他相信这一定是海因茨的工作记录,就算不是主要内容,至少也记录了一些他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公告板的位置很显眼,说明这上面的内容很重要而且不方便记忆,海因茨是特意把它摆放在外面提示自己的。
现在,宋瑾需要的只是契机,他需要解谜的提示和灵感。
海因茨会使用什么类型的谜题?设置密码的风格与本人的性格爱好是密切相关的,既然他愿意为自己的错误主动赎罪,那他应该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居住在废墟的这个选择不那么理性,是他情感的一种体现。
一个感性的人,会喜欢什么东西?艺术,音乐,绘画?
说到绘画就会联想到颜色,宋瑾确实在公告板的便利贴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便利贴使用的颜色似乎太多了。
便利贴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文具,为了便于识别,日常使用的便利贴都有红,黄,绿,蓝……等等的各种颜色,贴纸背面自带不干胶,写上内容以后凭借着颜色区分就不会互相混淆。而在这张公告板上,花花绿绿的便利贴琳琅满目,比一般色彩要丰富得多,宋瑾原本以为这是由于海因茨是个很浪漫或者富有童心的人,喜欢色彩丰富的东西,但他经过仔细观察以后意识到,这可能是他刻意而为的。
因为,这些便利贴虽然很花哨,但它们使用的颜色总共是十种。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字,一般而言密码的基础用法是将一套密文代替明文,比如用数量相同的密码指代26个英文字母,或者12个月,或者一周7天。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某套密码以A-G代替一周,那么A就是周一,B就是周二,以此类推……
而10,首先能联想到的就是十个数字,0-9.
想到这里,宋瑾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便利贴的尺寸非常小,似乎是海因茨自己裁剪过的。而正因为这个特殊的尺寸,使得这些颜色各异的小纸片能顺利的挤进公告板里,每一行至少有7张。
海因茨用颜色指代数字,那么,这些数字代表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宋瑾数了数,便利贴与蓝色符号并列,有的是七位数,有的是十位数,最长不会超过十二位。说到数字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电话号码,美国当地的电话号码加上区号是10位数,手机号码是11位,其他国家也大致在这个范围之内。宋瑾突然开始怀疑,难道这份公告板记录的不是工作内容,而是一份加密的通讯录?海因茨住在废墟里需要跟许多人保持联系,所以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秘密写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既能够随时使用,又不容易被人发现?
但既然废墟的人不能随便进入海因茨的房间,他又何必大费周章?
……不,跟这个无关,跟通讯录上的那些人有关。
他们的身份不一般,他们很重要,又需要保密。
当机密性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不管会不会被人发现,都有必要保护他们的信息。
宋瑾不敢肯定海因茨联络的一定是蔷薇密会的人,但这些人的身份一定很特殊。如果能把他们的真名全都解读出来一定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但他手上的线索实在太少,又缺乏足够的时间。
总之,先得解读出那些电话号码,苏暮夜认识的人比他多,他可能会认出这些号码是属于谁的。
宋瑾立刻着手统计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出现的概率,由此推断每个颜色所代表的数字。这个步骤出乎意料的简单,海因茨使用的是彩虹七色加上黑白灰,红是1,橙是2,以此类推……黑白灰分别是890.很幸运,他不是一个密码高手,同时又不走运的碰上了宋瑾。
难怪那些流浪汉让他们不要报警,他们可能知道公告板的存在,也知道它的一部分很容易被解读。在警方到来之前,他们肯定会把这些东西处理掉。这样一来的话,那张山寨卡片倒是不知道会流落到谁手里去了,宋瑾希望他们可以老老实实地把它交给蔷薇密会的人。
解读出每个颜色所代表的数字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
他依次写下便利贴组成的电话号码,它们的来源很复杂,有的确实属于美国当地,有的来自于宋瑾不知道的国家。
其中一个号码他很熟悉,但一下子又想不起来。
他想了想,拿起酒店的电话试图拨了一下,是本地的电话。
那边响了几声,居然真的有人接起来,宋瑾听见接线员礼貌的声音:“你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院,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宋瑾大吃一惊。
他呆住了,那边见他没有动静又问了几声。他赶紧挂掉电话深吸几口气,听见自己的心脏在狂跳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
是他学校的电话?建筑学院的?
那里竟然有海因茨的熟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