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蕊的表态,让刘氏再无话可说。
知道沈思娴再次出里屋出来,刘氏才又再开口:“沈氏,你可想清楚了,若是离开了,回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说服不了云裳与沈思蕊,刘氏显然将主意打到了最好说话的沈思娴身上。
可她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沈思娴已经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沈思娴了。
更何况,先前在里屋,她可是将云裳、沈思蕊还有刘氏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的,母亲跟妹妹为了自己,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她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拆她们的台。
于是,沈思娴说道:“娴儿一切都听母亲的安排。”
刘氏恨恨地咬了牙,脸色铁青:“你肚子里还怀了孩子,你想让他生出来就没爹,被别人指着鼻子骂吗?”似乎是担心自己这话太过生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刘氏又缓和了脸色,以从未在沈思娴面前有过的温柔态度,劝道:“只要你留下来,我定安排人好好照顾你的起居,不让你受半点委屈。孩子生下来,就是我们宋府的嫡子,你就是大功臣了。”
果然是人善被人欺,刘氏的话并未打动沈思娴,反而让她越发醒悟,明白了一些什么东西。
刘氏第一次对沈思娴露出了温和的神色,但沈思娴也是第一次在刘氏面前露出了不为所动的冷漠来沈思娴根本不回应刘氏的话,她走到了云裳面前,亲昵地挽住了云裳的手,说道:“母亲,女儿都听你的。”
“我们回家!”云裳紧紧地将沈思娴的手抓在手里。
“不能走,不能走!”刘氏急了,可她思来想去,也找不到其他能说服让沈思娴留下来的话,只能重复地强调道,“沈氏,你想清楚了,你走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云裳三母女在曹妈妈钱妈妈的簇拥下,根本不理会她。
眼见着三母女的身影就要消失在拐弯处,刘氏急得连名带姓地叫出了沈思娴的名字:“沈思娴,你要是胆敢跨出那道门,我、我立马就让我儿休了你,我把甄氏抬起来,我让她当我宋家的嫡室夫人。等你想回来,也回不来了。”
云裳蓦然停下了脚步。
见到人群停下,刘氏以为自己的威胁终于还是起了作用,沈氏三母女果然只是做做样子吓唬自己,她深吸了一口气,但这口气还没完全落回到肚子里,她就听到了云裳斩钉截铁的声音:“刘氏,我把话放在这里,除非你上门跪着求我女儿回来,否则,这辈子,我娴儿都不可能再踏入你宋家半步。”
“你个老妪婆、腌泼妇,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还想要我上门,你那女儿算是个什么东西……“云裳的话,彻底激怒了刘氏,她气得直跳脚,张嘴就是满嘴的污言秽语骂了出来。
云裳三母女却丝毫不受影响,反而云裳还笑了出来。
而她一笑,跟在她身边的沈思娴沈思蕊都跟着笑出了声,接着曹妈妈钱妈妈也笑了。
一行人倒是快快乐乐地离开了宋府。
回到沈府前,云裳带着沈思娴略微地收拾了一番,在不惊动府里任何人的前提下,她将人带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住下。
安顿好沈思娴,云裳转头就将自己院子里伺候的人,暗中做了调整,确保自己院子里的事,不该被人知道的,就不会被人知道。
云裳这边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沈思娴安排在了自己的院子里,宋府那边,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竟然也没有将这事闹将出来。
两边不约而同地选了隐瞒,沈思娴也就安安心心地住在了云裳的院子里。
云裳其实大概能猜到宋家人的心思,这事,他们也不好解决:休了沈思娴吧,那他们就等于同时跟侯府还有国公府恶交,这对沈家朝堂上的男人们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不休的话,难道还真要刘氏上门来求沈思娴回去,这样的话,那宋家的脸往哪里搁?
不休不成,休也不成,如此进退无路,早在云裳离开伯爵府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他们家面对此情况的唯一选择:静观其变。
虽然离开的时候,云裳说什么要让沈思娴写休书给宋成辉,但不管是她还是刘氏,都知道这只是气话。沈家不会写休书来,那么主动权就还是在宋家人的手里。
换一句话说,那就是宋家人在等,他们不信云裳会真的将沈思娴留在沈家生产。
除非侯府想要成为整个京师的笑柄。
宋家的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在等,其实,云裳也在等。
这个时空,被休弃的女人过得太不易了,孩子也会被连累一辈子云裳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自己的女儿变成休妇。
她不但要让自己的女儿堂堂正正地回到宋府,而且还是以管家娘子的身份!
她的计划需要一点时间,刚好宋家的人想要“静观其变”,这便等于成全了云裳,让她正好趁机谋划。
沈思娴的事规整好之后,云裳就准备着手解决沈思蕊的事情了。
上一世,这一段时间,她正在跟忠义侯府的夫人王氏接触。
那王氏与裴君一般,都是正儿八经的侯爵夫人,她膝盖一共三个嫡子,其中最小的那个排行第七,与比沈思蕊大上半岁,都是说亲的年纪。
老实说,王氏这七郎,因为是最小的儿子,从小就被宠着长大,养得颇为有些纨绔之气,不思进取,成日里就喜欢享受玩乐。但裴君也知道自家的姑娘,也是被自己娇养长大的,没什么算计心眼,直爽而单纯,她这样的个性,实在不适合后宅内斗只怕刚进去,就能被人吞吃得干干净净。
放眼整个京师里,门当户对配得上自家女儿的,都是高门深院,一个比一个吃人厉害,而王氏七郎,因为不求上进,反而从一众兄弟的争斗中,脱离了出来,跟嫡兄庶兄的关系都颇好。
最关键的,还是作为婆婆的王氏,对沈思蕊非常喜欢,早就跟裴君打了包票,只要沈思蕊嫁到他们侯府来,她定将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绝对不让自己那纨绔儿子欺负思蕊一星半点。
对这个时代的女人来说,已经算得上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了。
裴君通过沈思娴的事情,还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沈思蕊的亲事选择得极为小心,其实如果可以,她更愿意将自己这单纯天真的小女儿嫁到平常人家的门户里,以侯府撑腰,没有三妻四妾,小两口和和乐乐地过上一辈子。
可是,沈思蕊是她的女儿,是侯府的女儿,又是嫡女,便是她乐意将她嫁到平常人家家里,侯府的人,她的公公婆婆、她的丈夫,都不会同意。
这个时代,女儿也是家族争斗的手段之一,嫡系享受到了家族最好的资源倾斜,自然也得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回报家族。
这是氏族女儿的悲哀,也是她们躲不开的命运。
沈思蕊只能嫁对侯府来说有助力作用的家庭,相对而言,忠义侯府已经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比起对沈思娴来说,沈思蕊的亲事,裴君真的是非常走心安排了。
可是,她的安排是好的,却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身边人有心的算计。
在瞿氏与万氏的联手算计之下,她的女儿最后被迫嫁给了瞿氏娘子的侄子,而她还要捏着鼻子,将妾室的庶女记在自己名下,以侯府嫡女的名义,将她嫁到了忠义侯府。
这一世,云裳便要让这些人自尝后果。
正在云裳打算找钱妈妈的时候,老夫人那边院子里来人通报,说是有贵客上门,让她去老夫人的院子里作陪。
这贵客对云裳来说,简直如雷贯耳正是上一世跟沈云书定亲的鸿胪寺卿周家的周罗氏。
上一世的这一天,可没有什么周罗氏的登门拜访,可她这一世却来了,云裳的眼底掠过了果然如此的光芒。
回想上一世,关于沈云书的亲事,云裳就有疑惑。
沈云书喜欢男人的事情被她掩盖得死死的,却为何早不爆发晚不爆发,在她跟周家定亲后,这事就爆发了出来?说是巧合,未免也太巧合。
为了证明到底是不是巧合,云裳在上午就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在沈云书答应不再见那个人之后,她果断地提出了要让他成亲的事,沈云书自然不同意,而她却说得语气坚决,甚至还在曹妈妈钱妈妈的面前做出了要尽快找个姑娘定下亲事的姿态来。
若上一世沈云书的亲事不是被人算计的,那么她的这一番作态,自然不会引起任何的变化。但若是被算计的,那么某些人就应该很快主动上门来了。
而现在,周罗氏的出现,就说明了原来的巧合果然不是巧合。
连沈云书的事,她都是被人算计了。
通过这个事情,云裳证明了两件事,一是周罗氏只怕早就知道了沈云书喜欢男人的事情;二是沈云书的院子里,果然混进去了不干净的人。
还好,现如今她的院子已经干干净净的了,沈云书也被她扣在了自己的院子里,接下来,“剧情”怎么着,就得由她来说了算了。
去往老夫人院子的路上,云裳整理一下周家如此行事的目的。
上一世,周家先是装作不知道沈云书的问题,跟她定下了两家的亲事,然后又借口知道了沈云书的事,强制退亲。而裴君,关心则乱,真以为沈云书的事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了,周家是她唯一的退路,她宁死也不能松开。
最后双方重新达成了新的一致意见:周家嫁了一个庶女过来。
这是裴君在不知道自己被算计的前提下知道的“剧情”,但若是现在换成了知道周家算计的这个前提,再来看这个事情,许多疑点就开始出现了:
其中最关键的疑点是,关于沈云书的事情,怎么可能会穿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
这事对沈家来说,是大丑闻,沈家的人知道了,只会往死里遮盖,绝对不可能外说;最关键的是,以周家的地位,这件事情若真穿得沸沸扬扬了,周家不但不敢提出退亲、换庶女,只怕会被沈家更着急地将女儿嫁过来。毕竟这种事情,对沈家影响大,对周家的影响也不小若是被传出去周家的嫡女与沈云书定亲后,她便是再清白,京师里只怕也无人敢要这位嫡女了所以对周家来说,若这事真传爹人尽皆知了,他们只会主动地将自己的嫡女嫁过来,帮着沈家一起平息谣言。
所以,裴君曾经从周罗氏嘴里知道的,沈云书的事已经传遍了的说法,是假的。
可裴君投鼠忌器,这事不光彩,她又不可能去跟其他的人求证,只能相信了周罗氏的说法,这才急急忙忙地想要定下周家的亲事,证明沈云书的“清白”。
而当她开始着急的时候,就已经踏入到了周家的圈套里。
不过周家这圈套,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她们是打算跟沈家结亲的,只是选定的女儿不是周罗氏自己亲生的嫡女,而是下面的庶女。
老实说,如果没有沈云书喜欢男人那事,他的出身可不低,周家的嫡女嫁给她,那是妥妥的高攀;可一旦牵扯上他喜欢男人这事,不论是哪个姑娘嫁过来,那都是灾难了。
真心疼爱自己子女的父母,是绝对不会考虑这样的人选的。
可是,周家还是嫁了一个女儿过来。
云裳思考了一路,都没明白周家这么做,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而让她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肯定还有一些信息,是她不知道的。
略微思考一番,在踏进老夫人院子的那一刻,云裳悄悄对身边的钱妈妈低声吩咐了几句话。
钱妈妈会意,顿时停下了脚步,没再跟云裳继续进去老夫人院子,而是自己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这边,云裳则是一脸无事笑容地进了老夫人的会客花厅,刚走到门口,她就听到里面传来了周罗氏喜笑颜开的声音:“老夫人这是说笑呢,你家那五郎,那么优秀,要是这事能成,那真是我家绣儿的福气了。”
沈家五郎,正是沈云书;而周罗氏提到的绣儿,也正是她的嫡女周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