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元安递过来的玉佩,朱允炆顿时恍然大悟,他微微颔首道:“朕想起来了,朕想起来了。”
说着话,他轻轻亲吻了一下儿子的额头,澹澹道:“俊儿先让母后抱抱,父皇稍后就回来。”
“可好?”
闻言,朱文俊好像能够听懂父皇的话一般,并未哭闹,只是小手不住的乱抓,然后被马恩慧接过去,有些依依不舍的看向父皇朱允炆。
“让他到武英殿见朕!”
朱允炆示意刘元安,刘元安应了一声,便小跑出去。
......
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萧世孞,故意问道:“你来迟了。”
上次朱允炆给他的时间是一年,如今已经一年过去俩三个月了,只是萧世孞道:“回皇上,臣已经来京师三个月,就等着皇上回京。”
“好!”朱允炆微微点头。
朱允炆记得,上次他说过,让萧世孞一年后到应天见他,只是此前朱允炆去了北平。
简单客套一番后,朱允炆直奔主题,道:“怎么样,这一年可有什么收获?”
“回皇上!”萧世孞行了个礼,道:“臣这一年里,走访了蜀中多个州县,觉得想要百姓富裕,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哦???”朱允炆愣了一下,道:“说说看。”
“臣走访发现,蜀中的百姓,现在主要事物,也就是耕种。”
“不过耕种的时间并不多,一年下来,真正用在农忙的事情上,只需两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剩下的时间,却是无所事事。”
萧世孞说完,看向朱允炆道:“皇上,若是将农忙之外的时间也利用起来,比如让百姓去作坊做工,或者去集市做做小买卖,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积攒起一定的财富。”
“农忙之外,他们不用干活?”朱允炆问道。
“是的,皇上!”萧世孞道:“老百姓每年就只有农活要忙。”
“蜀中粮食收成如何?”朱允炆又问。
萧世孞想了想,道:“去除赋税,百姓温饱无忧。”
“可有盈余?”朱允炆追问。
“未有!”萧世孞摇头道。
闻言,朱允炆本能的陷入沉思,大明朝现在的粮食收成,他是知道的,平均亩产也就两三百斤,去除向朝廷上缴的赋税,剩下的够一家人吃喝,也就不错了。
“萧世孞!”
朱允炆道:“朕有一个法子,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你暂时就留在应天府,朕给你一块农田,你可以按照朕的方法,去试一试。”
“如果实验成功,然后再向全国推广。”
提高农业产量,这件事朱允炆早就在琢磨了,只是之前一直忙于平乱或者征讨,一时没有腾出时间来。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关心这个。
接着,他将现代种植的一些方法,比如水稻种植,大明朝的种植方式依然原始,就是将稻种撒在田里,这样产量能高才怪。
育苗,移植施肥等等,朱允炆一五一十的对萧世孞进行讲解。
萧世孞从未干过农活,所以听得那是一愣一愣的。
“听明白了吗?”
讲完种植过程,朱允炆又看向一旁的两人,道:“你们两个也跟着萧世孞,这块农田,就是你们的试验田,做成功,朕重重有赏。”
这两人是去年科举的前二十名,袁卓与周柬。
“是,皇上!”
袁卓与周柬出列应道。
萧世孞想了想,也道:“臣一定不辱使命。”
在蜀中考察了一年,结果进京之后,皇帝却让他去种田,但是萧世孞从朱允炆讲述的种植方式,还是感觉有必要试一试。
如果皇帝所说不假,那他将建立不世之功。
说完庄稼,朱允炆突然话锋一转,问道:“蜀王,蜀王现在怎么样了?”
萧世孞顿时一愣。
“回皇上!”
萧世孞向朱允炆行了一礼,然后从怀里取出一份手札,走到御桉前递给了朱允炆道:“这是蜀王让臣递交的奏疏,蜀王愿意将蜀王府的护卫,全部上交朝廷。”
“嗯???”朱允炆闻言一愣,旋即打开奏疏,逐字逐句的细细看了起来,奏疏是蜀王朱椿写的,内容与萧世孞说的差不多。
朱椿表示,他愿意将蜀王府现有的所有护卫,全部上交朝廷,蜀王府也不在设置护卫,同时还请求皇帝,可不可以不再管理地方。
意外啊。
这真的是很意外。
蜀王朱椿,这是给朱允炆送上了一份大礼。
要知道在这封建时代,兵马、地盘,这可是权力的象征,可是这朱椿却主动将这些上交朝廷。
看完奏疏,朱允炆看向萧世孞,问道:“蜀王为何做此决定?”
萧世孞顿了顿,道:“皇上,蜀王上次回返蜀中,多次与臣聊起天下大势,他说藩王拥兵,这对于朝廷统治不利。”
“蜀王也是大明皇室,他觉得陛下英明神武,即使没有藩镇坐镇一方,陛下也能将大明治理得有条不紊。”
“他真这么说?”朱允炆故意皱眉,问道。
“是的,皇上!”萧世孞回答的很肯定。
“嗯!”朱允炆微微点头,然后故作疑惑的问道:“那这事儿依你之见,朕是应允,还是驳回?”
朱允炆总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感觉或许是有人跟朱椿说了些什么,或许这人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皇上!”萧世孞躬身道:“这其实是好事情,蜀王做出此等表率,陛下应当嘉奖。”
“如陛下接受了蜀王的请求,然后给予一定的封赠。”
“其他王爷得知此事......”萧世孞道:“他们或许很快都会跟着效彷,上交兵权土地,可以得到陛下的封赠,而且还能减去他们的隐忧。”
“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有蜀王这个表率!”
萧世孞说出了他的建议,朱允炆听得出来,这事儿就是这小子给朱椿提出建议。
不过,朱允炆在此之前,还真没有想过要继续削藩。
因为朱棣这个能征善战的已经清除,其他王爷当中,势力最强的也就是楚王朱桢,不过北伐时,楚王没有任何犹豫,就给了朱允炆三万护卫。
藩王心向朝廷,作为皇帝的朱允炆,自然是很满意的。
至于藩王做大,朱允炆现在还真不担心这个。
即使现在的楚王朱桢,他也不敢轻易乱来。
毕竟朱棣被平定,可是足以震慑这些藩王。
还有就是,朱允炆早就有了想法,那就是稀释藩王的权力,比如朱桢,等到他老了之后,就将他的封地、护卫平分给他的儿子们,然后一代一代的这么稀释下去,用不了多久,地方藩镇的影响,就很难再影响到朝廷皇权。
如今蜀王敢当表率,朱允炆想了想,决定接受朱椿的好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