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伯邑考在费仲的帮助下向纣王献三宝
话说伯邑考从西岐来到了朝歌为了父亲的安全回西岐,因为西岐不能没有父亲。
特此,准备深入虎山大商王朝的首都朝歌城中,实施舍命救父!
所以舍命救父亲,在皇叔的合理安排下,早上一大早就起来了,来到了皇叔府中,只见皇叔和家将远远地在门口等候他了,他非常的开心和高兴,为了表示感谢皇叔的大恩厚德。
于是在西岐带来了一副名画清明上河图送给皇叔,皇叔让家童把名画拿回去交给夫人,让夫人把这幅名画挂在书房里面做纪念。
皇叔说道:“我们也知道你们父子离开这么多年了,思念之前人之常情,特此我们在这里等候你已经好久了,我让厨房做了两份点心,你先吃一份,还有一份留给你父亲,吃完我们即刻出发去尤里看望你父亲”。
尤里这边西伯侯姬昌,由于被纣王关押在这里时间已经有八年了,满头白发苍苍的,人也憔悴了许多,他在尤里故乡里这八年来。
一直教导这些普通老百姓好好地孝敬父母,善待家人,忠于朝歌和朝廷,尤里这些老百姓在西伯侯姬昌的教导之下,民风淳朴,善良互相尊重,出现了第二个西岐的良好景象。
西伯侯姬昌今天一大早就起来给自己占了一卦,卦象出现不好之兆,大儿子伯邑考此次来朝歌城中必定会遇难,而且还会被剁成肉饼被自己吃了进去,越想越害怕。
看他的衣着都很破旧了,毕竟是时间这么长了嘛,加上西岐那边也不知道自己在朝歌被妲己陷害的事情,何况又没有西岐那边的任何消息,不知道西岐那边怎么样了?好不好。
正依靠在窗户边上思考之间,忽然看到大门口有几个人向这里过来,走近一看是皇叔和家将,还有大儿子伯邑考,于是心里想不妙。
伯邑考一见父亲现在这个惨样,就噗通一下子跪倒了西伯侯姬昌面前喊道:“父亲,你受苦了”。
姬昌扶起了伯邑考道:“坐下来说话,一边让皇叔和家将一起坐在床上”。
问道:“孩儿,你此次不该来的啊,你此次来凶多吉少啊。西岐好不好”。
伯邑考回道:“母亲和家人身体都很好。西伯侯姬昌急道:我是问西岐现在好不好”?
伯邑考说道:“西岐现在很好,一切都好,我们就是担心你,所以此次来朝歌准备把你接回去的”。
西伯侯姬昌说道:“孩子,为父,都把你占卦了,你此次来朝歌必定会遇难啊”。
你可要小心预防啊,特别是妲己,她让你授琴艺的时候,你可要多忍耐担当些啊,千万不要贸然得罪她,不然的话你此次必定会死在她那个魔爪之上啊。
皇叔和家将们听了很惊讶,说道:“西伯侯你们先安下心来,今天是你们父子离别这么多年相逢的日子,你们要多往好处想,我想不会的,我尽量安排起来”。
你不要担心,加上伯邑考从西岐带来了三件你们祖传之宝,还有金银珠宝和十大美女,那三宝献给大王,让大王放你回去,其他那些送给费仲等四大奸臣让他们在大王面前帮你们父子说说好话。
让你们父子安全回去,这里有一份点心你先吃了吧。
西伯侯姬昌俯身拱手向皇叔说道:“谢皇叔了,但愿如此吧”。
到了下午时刻,伯邑考等人告别了父亲,他再次跪倒说道:父亲,孩儿去了,你多加保重啊。
伯邑考离开父亲,在回朝歌的路上一直在想父亲怎么会如此惨遭不幸的啊。
下午三刻,在皇叔的合理安排下,纣王允许觐见西伯侯姬昌长子伯邑考了,宣召官宣召,伯邑考觐见。
伯邑考缓缓地整理衣服,带上三件祖传宝物,上朝觐见大王去了,见到了纣王。
于是就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俯身拱手启奏道:“犯臣之子伯邑考叩见大王,愿大王江山永固,万寿无疆”。
纣王说道:“爱卿,请起”。
伯邑考谢恩道:“谢,大王,罪臣之子,今日来朝歌觐见大王有两件事情”。
纣王说道:“请详细一一道来”。
伯邑考俯身谢道:“第一,罪臣之子,从西岐带来祖传三件宝物献给大王,以深表我西岐子民对大王的恭敬之心。第二,是代表我父亲对大王的赤诚之心。第三是希望大王,看在我父亲,年老体弱多病的份上释放我父亲回归西岐安度晚年吧。纣王答道:一切好商量,好说”。
妲己在边上插嘴道:“听说伯邑考琴艺高超,一曲能使人间百鸟争鸣,牛迷醉忘记了吃草”。
何不让伯邑考在宫中弹一曲呢。纣王心想也是。
就即刻说道:“爱卿可有此事。伯邑考道:其实,也不是那么神奇,只是民间的传说罢了”。
妲己说道:“是不是神奇,让伯邑考弹奏一曲就足以证明一切了啊”。
于是纣王道:“爱卿,如何”?现在娘娘要听你弹奏一曲。
伯邑考回礼说道:“那臣就献丑了”。
忽然间,只见伯邑考手上按着琴弦,十指发挥自然,那琴音简直是天外绝音,妲己听了差一点魂魄都被那美妙的自然琴音吸引了过去。
纣王听了也赞不绝口说道:“好,好“。
皇叔在边上为伯邑考捏一把汗,心想不好,妲己这个妖孽必定会设计陷害伯邑考的。
于是想制止,可惜有点晚了。
妲己在边上和纣王献计道:”大王,伯邑考如此的高超琴艺,你如果把他们父子无罪释放回去,这种美妙的琴音只有天上有,我们再也听不到了啊”。
你为何不把伯邑考暂时留在宫中亲自授我,我学会后,你再释放他们父子回去,那样我可以天天弹奏给大王听,这不是很好,很妙吗?
纣王说道:“也是”。
说道:“爱卿,娘娘让你授琴艺于她,你可愿意”?伯邑考说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