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真得花钱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盐法到这个程度,仅是缉私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贪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种问题交织。

仅仅一个守支,就足够头痛了。过去几十年发了未来的盐场产量,要把这其中的帐一笔一笔给它理顺,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而开中盐法一步步变成如今这副模样,可以说沉疴已深,想要原封不动的回到大明初年时的那种较为平衡、温和的状态则更加不可能。

朱厚照的想法,还是要把这些东西全部甩掉,

除了盐场的所有权不放,其他的通通放下去。

而在管理层面,他只盯住负责拍卖盐场经营权的户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可以课些税。

至于说食盐具有战略意义,一方面朝廷本身可以储存些食盐,另外一方面盐场的所有权毕竟还在朝廷手中。

真的碰到战事,那么要求盐场产盐先供军需也是不得已之举了。

不过一下子抛掉一个从洪武年间就有的正式机构,这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就算是皇帝也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而如此塌方式的贪腐则是个不错的‘借口’,

朱厚照如此生气……确实也生气就是了,不过多少也带些表演的成分。

当然了,

演戏就要演全套,他这样一顿发火之后很自然的就会没心情再讨论其他事,一句‘朕累了’,便将他们全都打发走。

李东阳、谢迁、杨廷和三人恍恍忽忽的出了乾清宫。

“两淮运司都有如此贪腐,想必各盐场、各批验所的实际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陛下大病初愈,又闻如此劣事,实在也是我们为君分忧不够。介夫,陛下器重于你,选你当了钦差。这是一份重托。那里的一切,要靠介夫你了。”

“李阁老言重。不管怎么说,下官是大明的臣子,忠君事主是应尽之责。”

他们之间简单寒暄一下便相互告别了,

谢迁和李东阳一起回的内阁,

“李阁老,令赵慎核查认准的旨意就由我来拟吧,拟好之后呈陛下御览。”

李东阳背有些驼了,但他在应对皇帝这件事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

“……看来,陛下确实有撤销各地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的意思。盐法,也不得不改了。”

李东阳先前和顾左说过几次,所以他了解。

但谢迁却听得一脸茫然,“撤销运司和盐课提举司?那么往后大明的盐政由谁来管?少府?”

“谁也不管。”

“何意?”

“谢阁老,你觉得私盐能彻底消灭么?”

谢迁自然摇头,“历朝历代皆有私盐之弊。”

“为何?”

“因为私盐的价格低。”

“不,是因为私盐价格低,而仍然可以获利。”李东阳是明白的,“官盐因为有贪墨存在,其成本总是大于私盐,所以私盐无法消除。除非,都是私盐。”

知道他震惊,

李东阳便多解释几句,“半年前,陛下就在考虑如何解决盐课之弊。他与顾礼卿商量,考虑可以将盐场的经营权进行拍卖。相当于一种租赁,即盐商付一笔银子,获得盐场五年的使用权限,五年之后再行归还。如此一来,朝廷不必去管食盐怎么生产、怎么销售。全部交给盐商。”

谢迁大惊失色,“可这样,盐业岂不是为私人所把控?!”

“几个商人能把控什么?只不过这种办法确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当然,其好处便是降低了朝廷的成本,从运司开始的一众盐政官员可以全部撤掉,如此光俸禄也要省下十几万两。与此同时,朝廷仍然可以通过拍卖获得盐课。”

这么说起来,

赵慎的这封奏疏应该给了皇帝一个很好的借口。

“若陛下真有此想法,又何必在扬州这样大动干戈?”

“朝廷这样动一下,盐法的变革推起来才轻而易举。否则哪里会有这么听话?”

皇帝做事从来是都是思虑周到。

而且别的不说,

光是从扬州抄出来的银子便不会少于五百万两。

为了这些银子,也值得动一次手。

朱厚照也知道这一点。

但他现在要愁的是作为皇帝,他手里持有的财富太多了。

虽然通过加强军事的同时赈济最底层的灶户,可以一定程度上稳定局势,至少不会出现大乱,可财富如此集中,就是富国而穷民,长此以往,后患无穷。

如果花钱再慢一点,加上扬州抄没得银两,内帑大抵会超过一千万两的存银。

与此同时,大明这个时候多少还有些白银短缺的。

如此做法,民间经济大概率会出问题。

官员们走后,

朱厚照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他在考虑应把银子花出去。

十几万灶户以每人三两银子算,则需要至少六十万两白银,考虑到这个过程中还是会有侵占,他会多出二十万,所以这八十万要花出去。

这样一来,内帑大约还有四百四十万两银子。

他要至少再花掉四百万两,这样加上扬州的罪银内帑还是会有五百多万两的银子,算是很多了。

“……刘瑾,你去将工部和礼部的两位尚书宣来。”

刘瑾心疼皇帝,“陛下,今日已经疲惫了,要不等明日吧?”

朱厚照不是个脑子坏掉的家伙,尤其这次重病让他也认识到了一些东西。

干工作不能够急,连轴转,日子长不了。

尤其,他的父皇也是这个例子。

所以稍作思量之后,“那便明日午后吧,将他们放在第一个。”

“是。”刘瑾见自己竟然劝戒成功,心中不胜欢喜。

他最近有些麻烦,而任何能证明他在皇帝心目中地位的事都是令他高兴的。

朱厚照起来扭扭身子。

外面太阳已慢慢落山,午间的燥热不见。湖边的小亭又有几分凉爽。

今日既然不处理政务,稍作休息,继续恢复,他便也给自己找了些乐子。

就是叫来秋云与他对弈一番。

晚上再用些清澹的美食、好好睡上一觉,如此舒服多了。

第二日。

礼部尚书林瀚和工部尚书曾鉴按照旨意入宫。

朱厚照脸色又多几分红润,年轻人的朝气似乎也回来了大半,“……朕想在京师建造一座大些的藏书楼。”

藏书楼一词更易于古人理解。

“藏书楼?”

“嗯。朕知道,朝廷本就有文渊阁用来收藏图书典籍。不过那是朕读书学习的地方。这次,朕是想为普通的百姓建一座藏书楼。”

林瀚和曾鉴都有些惊奇,

但虽说奇怪……他们也无法反对。说到底这又没什么不好。

“陛下之意,是用藏书楼教化万民。”

“可以这么说。”

林瀚思来想去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最终还是赞成,“此乃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善政!如此,我大明礼教文化必定繁盛!”

朱厚照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两个老臣,但他们也就是迂腐,并不奸坏。

“朕的意思,藏书楼就在西城选块地方,离书院近些,规模也尽量大一些,免得以后书不够放。当然,如果地方不够建,那就远些。总之先要大。”

曾鉴不明白,“陛下,这是要多大?”

朱厚照想了想,“怎么也要能够容纳五千人在这里面同时读书。”

“五千人?!”

孔子也就三千弟子。

不过朱厚照是按会试的人数算的,到了科举之年基本上入京的举子会有五千人左右。

但人数是一方面,最重要是大了以后,可以包罗万象,多放些书。

而且他不会只放儒家经典,像是兵书、史书、农书、甚至将来会有的经济学的书、格物学院出的书等等都会存放。

不过放儒家经典以外的书这种事,他不会和两位老臣讲。

现在只说要建藏书楼就行了。

曾鉴对此别无二话,他只有一个说法,“臣听说陛下设立了京师规划司,似藏书楼这样超大建筑,是不是也要宋司正那边一并配合?”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个没问题,朕会与其说的。”

此外,藏书楼的性质也会是非营利性。

因为是面向普通百姓,实际上会准许所有人进入其中自由免费

我们这个民族,对于教育的重视是无以复加的。这时候也不存在读书无用论,这时候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但古代读书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家里穷,那么书从哪边来呢?

而朝廷营造一个知识宝库,并对外开放,谁说就不会有读了兵书的军事天才和善于经济的内政之才涌现?

可以说,这才是未来的惊喜所在。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明克街13号 光阴之外 人道大圣 不科学御兽 深空彼岸 宇宙职业选手 神秘复苏 择日飞升 半仙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相关推荐:笨婢宠儿赛博:3智力的我肉体有亿点点强从杀手开始的美漫人生校园篮球录黑神话:大唐绝世护美兵王九霄神尊堆月箫锦绣堆九州妖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