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内部餐厅”的“剩宴”
那天,陈副市长对林秘书说:“你明天给发个帖子,就说:那个金小红不是什么‘秘书长’,只是秘书组的秘书。金小红是她自己考上公务员的。”
林秘书挺漂亮地处理好了这个问题。
陈副市长很满意。为了“庆祝一下胜利”,陈副市长对林秘书说:“我们是不是搞一次宴会?”
林秘书小声地说:“陈副市长,最近上级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出台之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我们是不是暂时避一避风头?”
陈副市长悄声地说:“我们可以不到外面的大酒楼、大宾馆去聚会,我们可以‘转战’‘内部餐厅’啊!”
林秘书:“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副市长笑着说:“我前不久已经通知机关食堂,搞了个‘内部餐厅’了。那个‘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宾馆了啊,比那市里的香格里拉大酒楼,也差不了多少了!可是,在外人看起来,那个‘内部餐厅’,还是食堂,是‘小葱儿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啊’!”
林秘书笑了,说:“陈副市长你真牛!你可真会‘小案板盖井口——随方就圆啊’!”
陈副市长说:“要不,宴会的日子就定在明天晚上吧。”
林秘书说:“好啊!那我就去通知哪!”
……到了第二天晚宴时,来了许多陈副市长的嘉宾。一些房地产老总、企业的老总,也都成了“座上宾”。
这可不是“小夫妻上饭馆——对吃对喝”啊,桌子上有“鱼翅汤”、“炖燕窝”、“*叉烧鸡”、“海鲜大火锅”、“大龙虾”、“黄金咖喱蟹”、“清蒸鲍鱼”、“韭香扇贝”……
宾客们举杯:“谢谢陈副市长的丰盛的招待!”
陈副市长说:“我也有麻烦大家的时候啊!别客气了,请吧!喝吧!干杯!”
房地产公司的杨总,笑眯眯地说:“听说最近你们不能去大宾馆搞公款吃喝了?那可没什么,我可以请你们吃喝啊!”
陈副市长说:“没事,没事。你没听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我们不去外面酒楼吃喝了!外面的酒楼里,有记者暗访呢。我们就在食堂里搞了个‘内部餐厅’,你看,这规格,这装修,这档次,不比酒楼差吧?”
嘉宾们都说:“不错,不错!”
房地产公司的杨总说:“哦,我现在才看到:这‘内部餐厅’搞得好高档啊!这桌面上的酒菜,也都是超级品啊!”
这时候,林秘书指着一盘菜,说:“谁能说出这盘菜的四个字的菜名,有奖!”
办公室主任老江说:“这可考不倒我,这盘菜是虾仁炒鸽蛋,它的大菜名是‘花好月圆’!”
大家都欢呼起来:“好啊!不愧是酒宴上的名将啊!说得真对!”
林秘书笑呵呵地说:“有奖!有奖!奖红酒一杯!外加一个小数码相机!”说罢,他又指着一盘菜,说:“谁能说出这盘菜的四个字的菜名,也有奖!”
这时候,陈副市长也“自告奋勇”地说:“这一次,我来!这盘菜,是鱿鱼炒鸡片,它的菜名,绝对是‘游龙戏凤’!”
“哎呀!WDM!说得太对了啊!”地产商许总说:“高!实在是高!这‘游龙戏凤’的菜名,起得太好了!”
林秘书又笑呵呵地说:“有奖!有奖!也奖红酒一杯!外加一个苹果4S手机!”说罢,他请他又指着一盘菜,说:“谁能说出这盘菜的四个字的菜名,也有奖!”
这一次,是女秘书金小红“抢答”了!她说:“这一盘是竹笋炒排骨,菜名就叫‘步步登高’!”
大家都鼓掌了:“太精彩了!我们都要步步登高啊!”
林秘书笑得更灿烂了,说:“有奖!有奖!也奖红酒一杯!外加一个九阳豆浆机!”
这一下,女秘书金小红不乐意了:“你们都奖小数码相机、苹果4S手机,我才奖个豆浆机,这豆浆机有什么用啊?”
办公室主任老江笑着说:“这九阳豆浆机,它的用处可大着呢!你每天喝一杯豆浆,可以美容啊!你们美女,最需要的就是美容啊!这样,可以保持你永远是个美女!”
“哈哈哈哈哈!”“内部餐厅”里爆发出了一阵笑声!
这时候,一个戴着白口罩的男生,端着一大碗美味的鱼丸上来了!他放下了那碗美味的鱼丸,转身就走到“内部餐厅”的一盆大花盆旁边,悄悄地拿出了一个小巧的数码照相机,对着这几桌酒席很快地连拍了张照片。
这时候,林秘书刚好站起来给女秘书金小红敬酒,不经意之间,看到那个罩着白口罩的那个人在花盆旁边拍照,就冲了过去,喊:“你在干什么?你小子还想拍照?你叫什么?”
办公室主任老江也冲了上去,一下子就扒下了那个人的口罩!一看,他不认识这个人。就说:“你不是我们机关食堂的人,怎么过来端菜?还敢拍照?”
那个人吓愣了,只好“装傻”说:“我这是拍着玩的啊……”
这时候,食堂的一个大师傅过来“解围”,说:“他是临时工,因为‘内部餐厅’的人手不够,小李又请病假了,人手就更不够了啊!”
这时候,陈副市长走了过来,对那个“临时工”说:“不管怎么样,你把数码相机上的储存卡取下来,交给我!”
那个“临时工”不愿意,说:“我这是搞着玩的,干嘛要收缴我相机上的储存卡?”
林秘书赶忙跑上去,一把夺过那个“临时工”手上的数码相机,取下了储存卡,然后把那个数码相机还给了那个“临时工”。
陈副市长说:“这可不能怪我们啊,现在都可能有记者假装成‘临时工’来拍照,然后就会把我们的‘内部餐厅’给曝光了!我们不得不防啊!”
那个“临时工”拿了自己的数码相机,“灰溜溜”地走了……
于是,大家又接着爽歪歪地吃喝起来,直吃到夜里10点多。当他们醉醺醺地离开“内部餐厅”地时候,桌上的“清蒸石斑鱼”、“脆皮芝麻鸡”、“三丝鱼肚羹”等菜肴,还剩了一大半。那碗“海参汤”、“炖鲍鱼”,还“原封未动”地摆在那儿。
一个女服务员把没怎么动过的螃蟹、海螺肉、鲈鱼,扫到垃圾桶里去。另一个女服务员说:“他们不打包,倒掉可惜了,能不能让我打包拿回去,给我的孩子和婆婆吃啊?要是倒掉了,很浪费啊!”
那个女服务员悄悄地说:“那你就打包吧,可不要给他们知道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