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回 压力重重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且说全娃收到狗娃的信后,不知如何回这封信,想来想去,还是说真话好,这才提笔给狗娃写起了回信。全娃说:因为老家,我一直在老婆面前很歉疚。就说禄儿成家这件事吧,当时我们也很拮据,才还完结婚时的借款不久,可以说是好不容易才有了第一笔存款五千元,这是我和老婆的春节前才领的年终奖。

可春节之后,老家就来电话说,禄儿要结婚,女方要一万块彩礼,可老家满打满算只有三千块。怎么办呢?多亏我老婆通情达理,她知道老家困难,就说把五千一起给老家。不久,老家又来电话,我爹说让我再借两千块。我老婆说,把当月的生活费一起寄给牢记,咱回她爹妈那里蹭饭去。就这样,才给禄儿把家成了。我父母逢人便夸我家媳妇好,我也打心底里感激我老婆。

至于支援两个弟弟盖房子的事,全娃在信中说,不是我有多高的工资,也不是我有多少灰色收入,而主要是我抓住了一个机会。虽然和你一样,我也是赶在停止分房之前分到了福利房,但南方大城市的房子特别紧张,我只分到了一个小套。可这又是孩子又是丈母娘的,住得是在很挤,再想到以后不可能再分房了,就自己想法子分步实施改善住房的计划。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拿出全部积蓄,又贷了几万块,买了一套六十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然后出租,用租金还贷,以房养房。就这样,过了五年紧日子,有了两小套房子。

全娃说,真没想到这停止福利分房之后,房价涨得飞快,短短五年时间,房价就翻了一番还多。看机会来了,我就把它转手一卖。以此作为首付,又贷了一些款,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花十几万装修了一下,老婆孩子可开心了。

在信中,全娃告诉狗娃这住房条件改善之后,他又开始了第二步计划,先把原来分得的福利房租出去,用租金还贷。到前年年底,他新房子的贷款就提前还完了。而更没想到的是房价又涨了一倍,他赶紧又把福利房卖掉,得了六七十万。就这样,他抓住机遇,倒来倒去的,不仅改善了住房,还得了这些钱,这才有钱给老家改善住房条件的。

看完全娃的信,狗娃这才恍然大悟。是呀,狗娃一开始就分了套大房子,这些年也没为此而动脑筋,结果,就落后了全娃一大步,是说住得不挤,可手里没什么钱,不是吗?想到这些,狗娃在佩服全娃之余,感到自己没把弟弟妹妹照顾好,就对秀儿说了说全娃的事。

可谁知秀儿却笑着说:“我心理学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姑娘,从生下来就老是生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可老是离不开她妈的照顾。后来,她妈殁了,这姑娘倒什么病也没有了。老师说,这姑娘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一种自私的心理,一直要缠着她妈为她而劳累不止。”狗娃答话道:“这哪儿跟哪儿呀。我说全娃管他老家的事哩,你咋说了一个这呢。”“我感觉全娃三弟禄儿就是这样一种人,自私心理,总认为别人欠他的。”“嘿嘿,角度不同,你说的也有道理。”“你明白就好,嘿嘿。”狗娃看了秀儿一眼,没再做声。

这天,省城一早就下起了雨,吃过早饭,秀儿和儿子打着伞去乘公交车去了,狗娃穿上雨披骑自行车朝单位而去。也许是下雨的缘故,来办事的人不多,狗娃就泡了杯茶,坐在沙发上看起报纸来。突然,手机响了,一看,是杏儿打来的。他心想,这么早,有什么事呢?谁知一接电话,就听到那头儿杏儿的哭泣声。两人没说几句,电话就挂了,狗娃一脸的震惊,坐在沙发上愣了好一会儿。

随即,狗娃先后给秀儿和瓜儿打了电话,然后又给单位领导打了招呼,便匆匆跑去买下车票。当天夜里,狗娃就和瓜儿一道冒雨挤上了南下的列车。车上的人很多,没有座位,两人就一会儿站一会儿蹲的,偶尔也说几句话,赶天亮就快到汾湾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远在兴州的二狗打来了电话,说他已经在车上了,还解释说媳妇玲玲快要生了、不能来,就他一个人回来的。狗娃没多说什么,只叮嘱弟弟路上注意安全。

当狗娃和瓜儿赶回县城时,正是恩娃病故的第二天上午,遗体在家里放着。可因为恩娃太年轻了,家里就没设灵堂。刘家父母悲痛欲绝,杏儿哭得像个泪人似的。恩娃妹妹莲莲夫妻俩早赶来了,锁锁夫妻俩、黑蛋夫妻俩也在这里照应着。

原来恩娃最近一直在忙整合小饭馆的事,新租的南关物资局招待所一楼才装修完,刚开业没几天,一切还没走上正轨;原来的两个小饭馆正在办退租,还没来得及和人家房东结清。可就在这个时候,恩娃出事了:

一大早在饭馆里和面的时候,和着和着,突然失去知觉,一头栽进了面盔里。几个伙计赶紧把恩娃往医院送,可还没到医院恩娃就不行了。才四十一岁,就突然撇下老父母和老婆、孩子,走了。刘家的天,一下子塌了。

狗娃还算冷静些。吊唁过恩娃,安慰了安慰杏儿之后,就赶紧到恩娃的新饭馆去了一趟。给员工们安排说,除了第三日发丧,饭馆正常营业。员工们很同情,都挺敬业,生意倒没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英年早逝,按照柿子湾一带的讲究,恩娃的丧事只能从简从速办理。第三天也就是二狗赶回来的这天上午,恩娃就在县城火化了,当天就送回清平下了葬。其间的悲伤就不赘述了。反正,没什么比老来丧子、中年丧夫、少小丧父更令人心酸的了。

见杏儿遇到这突如其来的不幸,瓜儿心里很难过,禁不住想起当年干妈叶子那孤儿寡母的情形。是呀,干妈当年那样艰难,还省吃俭用给瓜儿买衣服、买学习用品、又出钱帮瓜儿上大学。瓜儿心里明白,没叶子干妈,也许就没她瓜儿的今天。眼下杏儿遇到这么大的变故,她这个做干姐的得鼎力相助才是。瓜儿想得帮杏儿把柿子湾土菜馆开下去,不然,这苦命的妹妹可靠什么支撑这个家呢?!瓜儿没有犹豫,给在省城照顾孩子的虎虎打了电话,给杏儿汇来了一笔钱。可谁知杏儿硬是不肯收,最后还是瓜儿说算她入股,杏儿这才勉强收下。

办过恩娃的丧事,二狗因为媳妇即将临盆,就先回兴州了。而狗娃呢?责无旁贷,向单位请了半个多月的假,帮妹妹照应了十几天饭馆。其间,狗娃把县旅游局的朋友和在县城工作的老同学们请来吃了顿饭,请大家关照他妹妹的生意。

恩娃生前工作过的水泵厂和旅游饭店的老同事、朋友,得知了恩娃的消息后,都纷纷来柿子湾饭馆就餐,照顾杏儿的生意。杏儿公公几乎天天来饭馆照应,黑蛋也抽空来帮帮忙。杏儿也明白,即使再难,她也得把这饭馆开下去,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否则,没法给恩娃交代。凭着她财务方面的专长,杏儿利用恩娃多年钻研、积累下来的土菜菜谱,把新的柿子湾土菜馆支撑了起来。当然,这是后话了。

返回省城前,狗娃去薛家庄看了看姑妈和姑夫,又去柳湾看了趟大舅根儿、大妗子簪子和二妗子仙儿。

根儿耿直一些,又是个急性子,做起事来总有一股子犟劲。狗娃曾听母亲说:刚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那会子,他大舅从百里开外的平阳市买下一头奶牛牛犊,一路牵着牛犊走回家。邻居都说奶牛牛犊不可能调教成耕牛,可根儿硬是住在牛圈,精心喂养,耐心调教,终于把奶牛牛犊调养成了一头出色的耕牛。狗娃外公在县城工作,他大舅根儿很早就担当起了家庭的重担,在老吴家可以说是吃苦在前,受累在先,劳心费力,功高一等了。可根儿就因为脾气不好,总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甚至也没得到弟弟的感恩之情。

事实上,成天埋头苦干的人并不见得就能落下好。劳累容易让人烦躁甚至顾此失彼,得罪上下左右。而相反的,那些闲着不怎么做事的人倒容易得到好评,因为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兼顾方方面面的关系。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狗娃的印象里,不论外婆和小舅舅说大舅如何不好,狗娃母亲一直都对她大哥很敬重,甚至很同情。

办过妹夫的事情,狗娃特地去柳湾的大舅家住了一宿。这一晚,狗娃和他大舅、大妗子聊了许久。

“这杏儿的命,咋就这么苦呢!年轻轻的就殁了汉子,带着两个这么小的娃儿,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呀。”大妗子兰儿禁不住叹道。“唉!叶子就够苦了,没想到这杏儿还苦。”大舅根儿叹息道。“你们放心,我会尽力照应的。”狗娃答话说。“姊妹之间就该互相提携。我这姊妹三个,我是老大,总觉得有一份责任。”

“这说杏儿呢,咋又说上你姊妹了呢?!不说还好,一说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管了人家一顿的,结果咋样?”“唉,老二都不在了,还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干啥?”“大妗子,我大舅心善,实在,没歪心眼,只是脾气不好。”“还不是自小在屋里干活干得燥气的呀。”“嘿嘿,以前我妈就是这样说的。”

“大舅,我想问个事。”“啥事?”“这娃,有啥话就说哩嘛,还吞吞吐吐的。”“我是想问,我妈敢结过两回婚?”根儿没想到外甥会问这个,就看了狗娃一眼,但没答话。见此情景,簪子就插话说:“这娃,咋好好的问起你妈的事了呢?”“也没啥,就是想知道。”

“狗娃,你妈都过世这么多年了,就甭打扰她了。”根儿深深地抽了两口烟说。“嗯。”狗娃也许是想知道什么事情,只不过见大舅、大妗子不乐意翻过去的事,也就只好作罢了。就这样,狗娃走过舅厦之后,便返回了省城并州。只是这趟返乡,让他背上了很大的压力,不是吗?(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天价宠婚绝色妖后:腹黑妖帝的养妻日常修妖成仙都市最强妖仙核桃湾记忆都市之极品奇才施总赖上小娇妻甄家湾情仇月忘湾他来自峡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