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说。却说二狗嫌路远、不回老家。可小王要回去,媳妇在老家呢。于是,收拾了收拾,腊月二十从兴州坐上火车,紧赶慢赶,赶二十三回到了石虎镇。这天,腊月二十七,小王在街上走着,过丁字路口的时候,听见有人打招呼道:“从兴州回来了?”小王转脸一看,吆,是丁漆匠,便回问道:“你多候回来的?”“额呀,额昨儿个回来的。咋样?兴州那边。”“还行。你还甭说,这马老板揽的活还蛮多的。”
“二狗回来了吗?”丁漆匠问道:“没有,人家嫌远。”“这娃,过年价嘛不回来?”“啊,人家跟西村的那小张在一块儿玩耍哩,不回来了。”“哪有过年不回来的呢?这娃。”“你可说呢。”“哎呀,你敢就不劝劝?”“哈哈,额喊人家和额一块儿回来哩,人家不回来嘛,额有啥法呢。再说了,娃即使回来,屋里也没人。”“哦,也是。敢不会去他哥那里。”“啊,这就不好说了。”“哦。”
“哎,老丁,额眊上你透喜欢二狗。”“毬的,哪儿跟哪儿。额是说那个样儿哩。”“哎呀,喜欢就喜欢,这还有啥丢人的,还不敢承认。”“你看你说毬的,额有啥不承认的。”“哈哈,这不对了嘛。不过,额劝你还是甭念叨了。恐怕给你当不了上门女婿了。”“这娃,哪壶不开提哪壶!胡说啥呢?”“哈哈,你那点心思,额还不晓得呀?”
“嘿嘿。哎,到底咋了?”“真想知道?”“还卖关子哩!不说算了。”“哈哈,还是告诉你吧,免得老惦念。这二狗呀,快给马老板当上门女婿了。”“哎呀,那怎么可能呢?”“还甭不信!人家马老板可比你有钱。你才没见人家对二狗那叫个好呢。”“这娃!甭跟额开这玩笑。”“没开玩笑。不信?去看看你就晓得了。”“这才不是的,额看啥呢。这才几天?!再说了,那么远,不可能。”“哈哈,你不信,那就算了。”
听了小王这话,丁漆匠也没什么心思逛街了,便转身回去了。到了家里,丁漆匠又禁不住把小王的话告诉了他老婆。谁知不说还好,这一说倒打开了他家女人的话匣子。
这丁家,是三个女儿,没儿子。当年二狗跟老丁学漆匠的时候,像别的学徒一样,不时帮丁家干些私活儿。二狗手脚勤快,眼儿多,嘴儿也会说,日子一长,挺招丁家夫妻俩喜欢。曾有人调侃说,不如让二狗给丁家入了赘。虽然说只是句玩笑话,可真勾起了这丁家夫妻俩的心思。甚至二狗满师了,老丁还带二狗跟工程队去西京盖房子。可谁知工程一结束,这二狗却要跳槽跟马老板去兴州。虽然老丁劝阻了一顿,但二狗还是去了兴州。
这才几个月时间,就听小王说二狗在兴州如何如何,老丁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了。老婆看老丁上心的样子,故意逗笑说:“嘿嘿,二狗回不回来,关你屁事。”“哎呀,你看你这说的倒是个毬。”“那你说,关你啥事?”“哈哈,额的意思你还不晓得?”“晓得有啥用?”“哎呀,额就说说都不行?”“你有这想法,那时候给二狗挑明不就结了!”“看你说的那!毬的。”“还不是?你就是被窝里耍拳----展不开!窝囊!”“哈哈。”“还不是?”“那你说的外,额找他姑姑说说去?”“这回心眼不少嘛。”“嘿嘿,狗急了还跳墙哩。”“哎呀,说风就是雨。说话就过年了,找人家姑姑干啥?敢寻堵哩?”“那你说咋办?”“咋办?凉拌!”“就这样算了?”“看你急的那个样儿!”“嘿嘿,这种事,还是你去说,合适。”“额才不管你这事呢。”“嘿嘿,咱也是为二狗好嘛。过了年,额和你去。”“额才不去呢,要去你去。”“啊,好好好,额自己去。”
就这样,老丁在家里过了个年,本打算过了十五去找二狗姑姑的,可谁知他们工程队又新揽下一宗活,主儿家催得紧,于是,老丁正月初十就走了。临走前,老丁再三托付老婆去找二狗姑姑。可这丁家老婆却颇有些主意,并没有急着去。这暂且放下不提。
柿子湾一带有句谚语,说是打了春,还有四十五天妖头风。就是说,立春一半个月里,胡风乱刮,一会儿西北风,一会儿又东南风,风向变化不定。不论是犁地、耙地,还是往田里送粪什么的,虽然不能说是风刮得睁不开眼睛嘛,反正干上一晌活下来,灰头土脸都是很平常的事。也许由于这个原因,春旱几乎就成为柿子湾一带的常事,向来春雨贵如油就是这一带的典型写照。这里水浇地很少,庄户人都靠天吃饭。汾河平原,一望无际黄土地,却因为十年九旱,往往收成不尽人意。村里人把城里头的工作看得格外重,也就不难理解了。
且说到这时候环儿大儿子建娃已经出院,正在家里养伤呢。说是在家里,其实他已经没家了,不是吗?父母离异且各自又组建了新的家庭,建娃唯一愿意待的地儿就是柳湾的爷爷奶奶家,他小妹妹也还在村里上学呢。
建娃大妹妹也就是芳儿才结过婚。按理说,芳儿还不大呢,从初中考到幼儿师范,幼师毕业分配到县里的一所幼儿园当老师。可芳儿对象也就是她初中老师胜娃比芳儿却大不少,所以,芳儿一工作就嫁了过去。新房安在柳湾的胜娃爹妈家。夫妻俩在县城上班的时候,就各自住在宿舍里休息休息。好在,柳湾距离县城也不算远。建娃回老家爷爷奶奶身边养伤,爹妈都不在,这做妹妹的芳儿自然得时常来看看哥哥。
这些天,刘家老爷爷就一直在想,虽然因为儿子刚娃和环儿离婚的事,他气得口头上和刚娃断绝了父子关系,可这层血脉关系可不是说断就能断得了的。眼下孙子建娃出了这种事情,得想法保住他在煤建公司的工作,最好是能转了正,不然,娃这后半辈子可咋过活呢。因为在村里生活,靠的是一把子力气。建娃被人家捅了两刀,虽说没伤到性命,可毕竟伤了元气,往后在村里干重活是肯定不行的。想到这些,刘家老爷爷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平阳。
老头子是直接跑到刚娃的办公室来了。“爹,你咋来了?”“嗯,几年不见你也有白头发了。”“啊,可不的。”“你身体还好吧?”“还行。”“额妈呢?身体咋样?”“还好。你还知道关心额们?”“老爹老妈嘛,咋不知道的?”“你妈还是那老毛病,常是头痛,唉!”“额明儿个天让人家开点天麻,给你带回去。人家说,天麻治这神经性头痛可不歪。”“哦。你妈一头痛就叫额给她压头,哎呀,压了一辈子了,一提起给她压头,额头都痛。”“嘿嘿,小时候都是喊额给她压头。”“啊,还不是生你的时候着了风,就落下这个病根儿。”“嘿嘿。”
“大人小人都一样。年轻的那就更是这了。”“嗯。”“建娃这好好的让人家捅了一刀。这可大伤元气了,小伙子家嘛。”“嗯,知道。”“那这事你准备咋弄?”“哎呀,额知道。”“鬼式,还……”“也不是。这是额和小裴一直在找煤建公司哩,没停过,就。”“哦,非得有个结果才行。”“嗯,咱先回宿舍吧。”“嗯。”
这时刚娃也从单位分到了房子。和小裴结婚后,刚娃就成了双职工,单位不得不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刚娃的房子在单位家属区里,是用集体宿舍改造的。小裴和刚娃结婚的时候,刘家老父亲老母亲都没来,所以,小裴这回也是第一次见公公,很热情,沏了壶糖茶,还炒了几个菜,让这父子俩喝了两盅。刚娃和小裴的女儿刘建梅,也就是梅儿,这时也几岁了,挺可爱。骨肉亲情嘛,刘家老父亲还是挺喜欢这个小孙女的。可小姑娘认生,就是不肯到爷爷跟前去。
刘家老父亲要刚娃想办法给建娃转正。环儿也为建娃的事来找过刚娃。建娃是刚娃的儿子,他又何尝不想帮呢?其实,自从建娃出了院,刚娃和小裴就一直在跑这个事儿。眼下已经没有正式工不正式工了,新进的都是合同工。单位合同工的名额都有限,刚娃和小裴俩去煤建公司跑了不知多少趟,王经理每次都说得挺好,可就是迟迟办不下来。
听完儿子的话,刘家老父亲心想就倚老卖老、尽个人事吧,便沉着脸对刚娃说:“反正额就建娃这一个孙子,你得负责到底。娃是因公受伤的,他煤建公司得管。要是那个王经理办不了,你们就去找他的上级,总有说理的地儿吧。要再办不下来,那就剩下一条路,就让娃顶你的班儿,你就给额回来,额和你妈岁数都大了,需要你照顾。”听着老父亲的话,刚娃心想,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大不了再去煤建公司闹吧。
可小裴心里不舒服。她心想,给建娃找临时工是她,为建娃跑转正也是她,作为后妈,她也尽了本分;可现如今老公公却说,让建娃去顶刚娃的班儿。梅儿还这么小,刚娃要真提前退了休,敢她母女俩往后的日子不过了?想到这些,小裴不禁有些心冷。于是,此后小裴对建娃的事就不那么热情了,甚至有好一阵子和刚娃冷冰冰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一时还看不出转机的苗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