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削藩策》的首要目标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这天象······”

“——还能这么解?”

朝议结束之后,刘彭祖、刘胜兄弟二人的身影,也适时的出现在了宣室殿外;

待申屠嘉走出宣室殿,兄弟二人自是赶忙上前,一人一边搀扶起申屠嘉。

一边朝宫门的方向走去,一边听着申屠嘉,将方才朝议过程中发生的事大致道出,皇七子刘彭祖的面容之上,也随即涌上一抹孤疑之色。

——一块陨石砸到了洛阳东宫,将宫墙、宫室烧毁,这本该是一件有关于谶纬,很难得出确切结论的事;

但被朝中的观星官们一解读,就成了上苍指名道姓,要天子启惩罚吴王刘鼻了?

这!

也太‘巧’了吧?!

被兄弟二人搀扶着,缓缓走在未央宫内的道路之上,听闻刘彭祖这满是诧异的一问,申屠嘉却只苦笑着摇了摇头;

暗下稍一思虑,申屠嘉便也随之将期待的目光,撒向了身体另一侧的刘胜。

感受到老师申屠嘉,以及兄长刘彭祖的目光,刘胜只暗下稍一思虑;

片刻之后,也终是沉沉点下头。

“说得通。”

“只有这么解,才说得通。”

沉声道出一语,刘胜也随即侧过头,跨过申屠嘉,望向兄长刘彭祖那仍有些孤疑的面庞。

“谶纬之说,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无论怎么解,只要能说得通,那就没人能否定这一种可能性。”

“而这段时间接连发生的异常天象,却来的实在太过离奇。”

“——按理来说,天有异象,父皇甘愿自罚,到祖宗的庙宇当中斋戒思过,已经足以平息上苍的怒火;”

“但实际情况,却是父皇到太庙斋戒思过,反而引来了愈发剧烈的异常天象。”

“结合此间种种,唯一合理的解释,也正如老师所说:上苍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不是让父皇到太庙思过;”

“或者说,惹怒上苍的人,根本就不是父皇······”

有理有据的话语声,自是引得刘彭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了刘胜的解释;

但在兄弟二人中间,听闻刘胜这番话语的申屠嘉,却是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再次投向了刘胜。

“公子,何不继续说下去?”

澹然一语,只引得刘胜无奈的笑着摇摇头;

与申屠嘉稍一对视,便也只能继续说道:“其实,对于父皇、对于朝堂而言,上苍究竟想表达什么,并不是首要关键。”

“真正的关键是:这段时间的异常天象,会被吴王刘鼻曲解成什么样。”

“就好比此番,朝堂说,落在洛阳东宫的天火,寓意着‘东方有贼子’;”

“——吴王刘鼻却很可能将其解释成:天命出东方。”

“又好比先前,天有异象,父皇到太庙斋戒思过,却引发了更加勐烈的异常天象,让朝堂最终得出‘错的不是陛下’的结论;”

“——但这件事,却也很可能会被吴王刘鼻解读为:天子昏聩无道,已经失去了天命,单纯的斋戒思过,已经不足以平息上苍的怒火······”

语带唏嘘的说着,刘胜又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又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说白了,这段时间的异常天象,并不是只有这一种解法。”

“但对于父皇而言,却只能通过这种解法,来将上苍的怒火,强加到吴王刘鼻的头上。”

“——因为只有这样,父皇才能从太庙中走出,亲自应对接下来,这必将爆发的叛乱。”

“而不是在太庙里,眼睁睁看着关东战火纷争四起;”

“看着刘鼻肆意破坏关东的安宁,却碍于‘斋戒思过,平息上苍怒火’的原因,而无法作出应对······”

听刘胜终于说出了问题的本质,申屠嘉也终是欣慰一笑,对刘胜缓缓点下头。

而在申屠嘉另一侧,听闻刘胜这番话语,刘彭祖的面容之上,却悄然涌上些许惊疑。

“叛乱,要爆发了?”

“——吴王刘鼻,真的敢起兵作乱?!

对于兄长刘彭祖的这个问题,刘胜却并没有再开口作答,而是带着一抹古怪的笑容,对身旁的老师申屠嘉微微一笑。

见此,申屠嘉不由面色一愣,旋即便摇头苦笑着,对刘胜又再度点下头。

“公子说的没错。”

“——叛乱,要爆发了。”

“陛下再在太庙待下去,朝堂之上,恐怕就要出大乱子了······”

摇头叹息着发出一声感叹,申屠嘉的面容之上,也随即涌上一抹唏嘘之色。

“自从去年,匈奴贼子叩边,却并没有引发汉匈大战,关东的局势,便愈发紧张了起来。”

“——陛下不愿与匈奴人发生冲突的态度,已经让所有关东诸侯明白:《削藩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为了削藩,陛下能抛开其他的所有事,包括和匈奴人之间的国仇家恨!”

“而在《削藩策》的具体细节上,虽然陛下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不再将矛头指向所有关东诸侯,而是单独指向吴王刘鼻一人,却也只是让那些宗亲诸侯,从‘欲反不反’的暧昧态度,安抚到了骑墙观望的程度。”

“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异常天象,这样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局势,本会愈发朝着有利于朝堂的方向发展;”

“就算最终,也还是会爆发叛乱,也有不小的机会,将叛乱控制在‘只有刘鼻独自起兵’的程度。”

“但这突如其来,又接踵而至的异常天象,却将陛下的计划全部打乱。”

“那些原本骑墙观望的宗亲诸侯,恐怕如今,也已经生出了‘天命有变’的心思······”

神情严峻的道出一番话,申屠嘉已是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布满血丝的双眸,也更添一分疲惫、虚弱之色;

见此,刘胜自也不忍恩师继续开口,便伸出手,一边轻抚着申屠嘉的后边,一边将话头自然地接过。

“异常的天象,必定会改变其他宗亲诸侯的想法,使老师先前‘孤立吴王刘鼻’的谋划被打乱。”

“再加上接连的异常天象,必然会造成朝野人心不安、叛军士气大涨。”

“此消彼长之下,宗庙、社稷,便会面临巨大的威胁。”

“所以,父皇不能再坐以待毙,将上苍的怒火,继续归咎于自己身上了。”

“——哪怕只是为了安定朝野人心,父皇也必须做出改变,和应对。”

“当然了;”

“将上苍的怒火强加到刘鼻头上,也不算是曲解天象。”

“就像我刚才说的:这段时间的异常天象,这么解,也完全说得通。”

“准确的说:这是最准确,也最具说服力的解法。”

一番话语下来,刘彭祖本还有些疑惑地面容之上,也逐渐带上了一抹无奈的笑容;

至于开口说话得刘胜,以及在兄弟二人中间调整呼吸的申屠嘉,面上更是苦涩更甚。

按理来说,有申屠嘉亲自‘修改方案’,《削藩策》可能引发的隐患,本该被规避大半。

就如申屠嘉提出:擒贼先擒王,把吴王刘鼻单独拿出来开刀,彻底解决吴国的同时,通过杀鸡儆猴的方式,来震慑那些‘立场不够坚定’的宗亲诸侯;

这样的方案,即便是放在上千年后,那场决定王朝走向的靖难之役,也绝对算得上是精明!

如果建文帝削藩之时,也能有申屠嘉这样的人,在朱允炆耳边说一句‘别管其他人,就盯着燕王朱棣往死里搞’,那后来的靖难之役,便很可能会变成‘燕x王之乱’。

除了‘擒贼先擒王’的削藩理念,申屠嘉更是凭借开国元勋所特有的军事才能,为长安朝堂提前规避了很多风险。

比如武关方向的戒备,以及荥阳-敖仓一线的防线漏洞,都在申屠嘉的提醒之后,快速完善。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照这样的趋势进行下去,《削藩策》最终所引发的后果,也不外乎两种。

——要么,吴王刘鼻狗急跳墙,独自起兵,然后被长安朝堂随便伸出一个指头碾死;

再或者,就是刘鼻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可能成功,于是索性放弃造反,任由长安朝堂挥舞着《削藩策》,将吴国三郡五十三城,削个七零八落。

无论是哪一个结果,对于长安朝堂而言,显然都可以接受;

但事态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却显然有些脱离申屠嘉,甚至整个长安朝堂的掌控了······

“唉~”

“谁能想到,老师精心谋划,又为朝堂提前做好了许多准备,眼看着,就要将一场叛乱扼杀于萌芽之中;”

“却被这段时间接踵而至的异常天象,破坏的七零八落,付诸东流呢······”

师生三人摇头唏嘘间,刘彭祖一声满是无奈的感叹声响起,却惹得刘胜嘿然一笑。

“倒也不算是‘尽付诸东流’吧?”

“起码比起晁错那‘逼反全天下’的思路,老师的应对,还是让朝堂规避了不少风险?”

故作轻松的一语,却惹得申屠嘉的面容之上,竟悄然涌上一抹轻松之色!

但也并没有直接开口,认可刘胜的话语,而是深吸一口气,再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唉~”

“这,就是我先前,同二位公子说的: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

“具体到国家层面的战争,就更是如此。”

“就像这一次,朝堂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的谋划,却被这一连串毫无征兆的异常天象所打乱;”

“国事,往往也都是如此。”

“——明明是稳操胜券、十拿九稳的政策,却很可能因为这种无法预料的变故,而迅速变的胜负两猜,进退两难。”

“所以过去,我才会经常教导二位公子:稳定,才是治国的第一关键。”

“因为只有稳定,才能让朝堂有应对变故的能力;”

“而动荡,却只会引发接连不断的变故,让朝堂自顾不暇,顾此失彼······”

慢条斯理的说着,申屠嘉又是长出一口气,眉宇间,更是带上了些许自嘲。

“们心自问,我这个丞相,并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无法像贾谊、晁错那样,提出有利于宗庙、社稷的政策。”

“但做了这么多年丞相,也足以让我明白:任何变革,都需要以稳定为前提。”

“除非到了不破不立、不改变就要灭亡的地步,就必须谨慎的对待变革。”

“就好像接下来,这场必将发生的宗亲诸侯叛乱一样。”

“——没有《削藩策》,吴王刘鼻或许也还是会反;”

“但有了《削藩策》,吴王刘鼻的叛乱,就即将变成遍及整个关东的灾难。”

“如果应对不当,甚至,可能会演变成颠覆宗庙、社稷的巨大动乱······”

对兄弟二人再次强调‘稳定’在治国理念中的重要性,申屠嘉又是一阵摇头唏嘘;

而后,申屠嘉才终于侧过头,看着刘胜,正面回答了刘胜先前的问题。

“至于早先,我为朝堂提前做好的布局,也确实如公子所说,并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异常天象,而被尽数破坏。”

“——最起码,用来应对叛乱的军队,早已经在关中各地秘密集结;只等陛下一声令下,便可以第一时间出发,到关东平叛······”

此言一出,刘胜那写满洞悉的目光中,只立刻涌上一抹‘果然如此’的神采;

倒是一旁的刘彭祖闻言,只瞠目结舌的瞪大了双眼!

“叛乱还没爆发,军队就已经整装待发了?!

满是惊诧的发出一声惊呼,见申屠嘉浅笑着点下头,便见刘彭祖的面容之上,又涌上一抹疑惑之色。

“可要是刘鼻不起兵反叛,那秘密集结的军队······”

话还没说完,便见刘彭祖又将眼睛瞪大了些,满是惊骇的望向申屠嘉,那满带着自信的面庞!

“——父皇削吴国的土,就是为了逼反刘鼻!”

又一声惊呼,惹得一旁的刘胜摇头一笑,不忘悄然侧过头,在周围扫视一周;

倒是申屠嘉,见刘彭祖一语道破个中厉害,只欣慰的笑着点下头。

“就算没有这段时间的异常天象,朝堂对于这场叛乱,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只是这段时间的异常天象,将叛乱爆发的时间,稍微提前了一点而已。”

“确实如公子所说:叛乱还没爆发,平叛的军队就已经秘密集结;如果最终叛乱不爆发,秘密集结的军队,就会变成朝堂白费心机。”

“而洛阳东宫的那场天火,虽然有很大概率,让刘鼻下定最后的决心,但也不能说是‘肯定会如此’。”

“所以,为了让刘鼻坚定不移的起兵,陛下才用晁错的《削藩策》,断了刘鼻最后的后路。”

“——毕竟刘鼻的吴国,只有三个郡;”

“平白被削去其中的两个郡,刘鼻再如何,也已是无路可退了······”

听着申屠嘉愈发轻松起来的语调,刘彭祖的面容之上,也随即涌上一抹欣喜!

暗下稍一思虑,便激动难耐的望向申屠嘉:“那这么说,等刘鼻在广陵起兵的时候,朝堂的平叛大军,就很可能已经到函谷关外了?!”

本是顺理成章的一问,却惹得申屠嘉面上神容一滞;

看了看身体另一侧的刘胜,申屠嘉的面容之上,便再度涌上那抹在这段时间,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考校之色······

“——平叛大军,不会太早从关中出发的。”

“或者说:平叛大军秘密集结的事,皇祖母,至今都不知情?”

意味深长的一语,只引得申屠嘉温笑着连连点下头:“没错。”

“在关中秘密集结平叛大军,是陛下单独对我下达的指令。”

“普天之下,除了我和陛下之外,知道这件事的,就只有二位公子。”

“也确实如公子所言:关中的平叛大军,不会太早出征。”

“——最起码,在刘鼻的叛军没有踏入梁国境内之前,平叛大军,仍旧只会在关中整装待发······”

师生二人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语,却引得刘彭祖愈发疑惑了起来。

为什么?

既然叛乱爆发已成定局,平叛大军也已经召集完成,为什么不提前出发,将叛军尽量挡在距离关中、距离函谷关更远的地方呢?

为什么非得要让叛军踏入梁国,和梁王刘武交上手,再让平叛大军从关中出发呢?

这样一来,提前集结平叛大军,尤其还是‘秘密集结’,又有什么意义?

对于刘彭祖心中的疑问,申屠嘉却并没有给出答桉。

在兄弟二人的搀扶下,缓缓从宣室殿走到尚冠里,再由刘胜轻轻扶进自己的故安侯府,到卧房的榻上躺下身,许久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的申屠嘉,便就此沉沉睡去。

这一觉,申屠嘉睡得无比香甜。

因为在入睡之际,申屠嘉隐隐听到:自己最得意的学生,为兄长心中的疑惑,给出了最为准确的答复。

——《削藩策》的首要目标,并非刘鼻的吴国······

准确的说,《削藩策》最后一个要解决的宗亲诸侯,恰恰就是如今,集天下人期望于一身,几乎独自肩负着保卫宗庙、社稷安稳之重担,并被东宫窦太后,视为掌上明珠的那个人······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从长津湖开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万相之王 人族镇守使 星汉灿烂 我有一剑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江山不若卿如画浮生错:誓乱天下早安,老公大人我有一家古艺店漫威:从忍界开始交易贼婿我在四合院有个家预判之王斗罗:武魂竟是我自己我的金融科技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