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伯府是个四进四出的大宅院,听燕绥介绍,此处原来是建安郡王在京城的旧宅,圣上特地吩咐人加急翻新之后赏赐给了燕绥。
朱攸宁见惯了江南水乡的婉约清新,而今看到的建筑古朴中又透着恢弘和大气,朱墙碧瓦的华贵给人的感觉又是不同。
燕绥将她安排在专门待客用的新雪苑,又特地安排了婢女好生用心服侍。
北方的天气朱攸宁还不能适应,夜里早早就爬上暖炕,倒是睡的又暖和又舒服。
次日起,燕绥便变着法的招待朱攸宁。
梅园里品酒赏梅;温泉山庄里赏雪;重金请了最出名的歌舞姬表演;还在请了戏班子来唱堂会……
今天,则是带着她七拐八拐的到了什刹海附近一处大宅院。
“今天有什么好玩的?”朱攸宁这几天跟着燕绥,领略了许多上层人士的高雅情趣,今天却来了这处听得见晨钟暮鼓的所在,不免有些好奇。
燕绥听她语气开怀,跃跃欲试的模样,不由得低头看去。
为了方便行走,朱攸宁现在出门都穿男装,一身浅蓝色的暗绣云纹交领箭袖衫,外头披着一件貂毛领子的深蓝披风,头束网巾,外头戴了个黑貂绒的帽子,一张精致漂亮的鹅蛋脸红扑扑的,格外的讨喜可爱。
燕绥眼里,她是江南水乡里养出来的玉人儿,从头到脚处处精致,可她穿男装时看起来也不觉矫揉造作,举止得体洒脱,因身高的缘故,他现在领着他出门,就像带着个弟弟。
燕绥不由笑着道:“今天有好吃的,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是吗?”朱攸宁明眸一转,四处打量,“这里会有什么好吃的啊?”
燕绥被她那灵动的眼神逗的微笑起来,“这里有一位蒋师傅,以前是伺候过先帝和高帝的御厨,如今年岁大了,就在自家做一些私房菜。他做什么,全凭心情,谁能有幸品尝的到他的手艺也全看机缘。我去年就与蒋御厨递了帖子,到现在今年都快过去了,才轮到我。今儿正巧带你来尝一尝御厨的手艺。”
朱攸宁听的眼睛发光,欢喜的连连点头,“是我的运气好竟赶上了这个好事。你真是有心了。”
燕绥莞尔,“你若喜欢,咱们想法子再去淘别的美食,京城里好吃的地儿可不少。”
他发现,他为她准备的珠宝首饰她并不很在意,也没见她用那些镶宝石的簪子挽发,说是嫌太重,脂粉也更不见她用,倒是对吃和玩很感兴趣,燕绥投其所好,这些日子都是带她吃吃玩玩。
蒋御厨的宅子是个大二进的院子,燕绥和朱攸宁来了便被请去了暖阁。
二人闲聊片刻,菜码并不大的四菜一汤就端了上来,五味蒸鱼、胡椒醋鲜虾仁、椒末羊肉、肉末茄子丁,汤盅里是热腾腾的原味羊骨汤。
碧绿的葱花漂在乳白的汤上,白瓷汤匙舀一勺,筋头巴脑颤颤巍巍放入口中,酥软霸道的浓香侵袭了口腔,羊的膻味儿已经吃不出了,反而是咸淡适宜的鲜香。
朱攸宁尝了一口,就笑眯了眼睛。
她与燕绥都不是吃饭时闲聊的人,用餐礼仪也都经过了专门的学习,礼仪上完美无缺,可两人吃的都很快。
用罢了饭,二人又吃到了顶好的普洱茶,离开蒋宅已是午后。
朱攸宁叹息了一声:“怪道那么多人都喜欢那个位置,这伙食也太好了。”
燕绥被她带着羡慕和惋惜的语气逗的笑起来:“感情你说那些人要这个位置,都是为了吃?”
“那倒不是。”朱攸宁摸了摸鼻子,“不过御厨的手艺果真不同凡响,若是每天吃这些,我恐怕不出三个月就要变成一颗球。”
燕绥笑而不语,上下打量她。
朱攸宁顺着他的目光低头看自己套了棉袄又裹了厚实披风宛若一颗球的身体,又抬头看看他披着灰鼠披风的修长身姿,不由得撇了撇嘴。
此时无声胜有声。
刚用过饭,朱攸宁也不想立即回去,便道:“来京城这么久,只去了一些高雅之处,还没去集市上看看,你今儿得闲的话,不如带我去凑凑热闹?”
燕绥挑了挑修长的眉,禁不住笑道:“你若想去,自然使得。”
他原想着她经过罗勋老山长和其余几位师父多年的熏陶,应该特别喜欢清幽雅致的那些,所以他才会想尽办法带她去赏雪品酒,听琴鉴舞。原本他还打算明儿带她去拜访一位书画大家去赏画呢,在他心里,只有这些高雅的才配的上她,没想到她竟想去逛集市。
朱攸宁自然不知道燕绥心中都在想些什么,二人上了马车,燕管家与随从的护卫都跟在后头,一路就到了来到靠近鼓楼大街的一处热闹市集。
今天十八,正是大集,马车还没停下,朱攸宁就已经听到外头的热闹和各种吆喝声。
下了车,朱攸宁立即被眼前人山人海的场面震住了。
人可真多!
与富阳不同,京城的市集似乎云集了全国各处来的商贩,吃的穿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杂耍的,卖艺的,还有皮影戏,人偶戏,看的朱攸宁兴趣高涨。
又往里头走了一段,一溜摊位都是各地的小吃。
朱攸宁笑的眉眼弯弯的东看看西看看,路过烤肉的摊子,被烟熏了也不恼,被举着冰糖葫芦乱跑的小孩在袍角印了两个黏糊糊的手印也不恼,被一个猎户拉着推销皮子更不恼。
她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一直笑眯眯的。因为这种喧嚣中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她感到非常安心,非常喜欢。
燕绥就跟在她身后半步,张开一直手臂有意无意的为她隔开后头挤过来的人。燕管家和他们带来的伯府护卫则是紧跟在燕绥的身侧,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朱攸宁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些市井中的百姓交易都是以物易物,极少有用宝钞的,金银禁止交易后,现在集市上更是看不到银子钱的影子。
眼前就有个老妇用一小袋豆子换了一碗豆花来吃。还有个妇人用一小袋粮食与个卖鸡雏的老大爷讨价还价。
一路往前走着,忽然在路旁出现了一座挂满了红灯笼的三层建筑,匾额高悬垂着红纱,“摘星楼”三个烫金大字在是阳光下熠熠生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