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刚刚夺取了此地的明军正在努力地整修。大批大批的物资运到了这里,用来修建新的船坞,要塞和炮台。
虽然满清之前也曾经在这里驻军,但那不过是几百个老弱残兵而已。既然没有多少兵,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多的设施和物资,所以当明军占领了舟山群岛以后,发现这里的仓库空的能跑马,根本就没有什么能用的。而且码头也似乎很久不用了,到处都需要修整。至于舰船,更是一只都没有缴获,因为舟山的清军连舢板都没有几条。
“就这种地方,打下来有什么用处?什么都得自己建,花上那么多经费,再花上几年时间建设好这里值得么?等到建好了,我们的舰队也差不多该个地方驻扎了。”李兴汉对这里是一百个不满意,这和他之前所想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舟山群岛完全扯不上关系。
因为这些岛上没有什么人烟,所以到处都是杂草丛生,荒凉得就像鬼城一样。仅有的一座满清的小小兵营里面,到处都弥漫着臭鱼烂虾的味道。那是驻军晾晒的鱼干或是其他海产品发出的味道,是他们平时用来改善伙食的。
看到这里的情况之后,满心无奈的李兴汉他们只好都住在船上。幸好舟山这边有着天然的深水良港,即使是来上一整支舰队也没关系。第二驱逐队的军官们就都找了一个可以避风的地方,把军舰停泊在这里。现在林远达和郑国焘就一起聚在寒鸦号上,和李兴汉聊天。
“虽然这地方不怎么样,但是这是反攻大陆的第一枪啊。”林远达知道,李兴汉不是不清楚打下舟山的意义,只不过这里的情况真是比战前所能预想到的最坏的情况还要坏。“听说总督大人已经向本土报捷了,南阳的田总督也派人来祝贺我们的胜利。”
“是啊。这次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打什么仗。只是把军舰开过来,然后拿枪威胁了一下驻军而已。但是全军上下都认为此次胜利意义重大,参战人等都会晋升一级。”郑国焘从刘传明那里听到了一点消息,就拿来与李兴汉他们分享。
“嗬!什么都没干也能升官?”李兴汉叫了一声。“难怪我在军校的时候,校长跟我说,来台湾这边,晋升容易哪。我看本土那边,未必就很清楚这边的情况吧?如果知道我们怎么打下舟山的,只怕他们就没什么可高兴的了。”
“阿汉,这你可就错了。”林远达反驳道。“要是本土知道了清军这副样子,指不定多开心呢。这样的军队,来多少咱们都不怕。随便运个一、两万陆军,估计就能收复两京了。”
“确实如此。”郑国涛也点点头,表示他的看法并无不同。满清驻扎在的舟山的士兵,隶属于苏松水师,已经是所谓的“东南精锐”了。可就是这精锐,反抗都没反抗一下就被缴了械了,那另外的那些不是精锐的军队,得弱成什么样子?“咱们这次,确实是消灭了满清的军队,收复了失地,立下了一件功劳,咱也没吹牛不是?至于中枢怎么想,那就不是我们能管得了的了。”
李兴汉百无聊赖地看着海面上那些来来往往的运输船。建设舟山是一个大工程,仅仅依靠台湾的力量有些不够。幸好南洋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东印度公司也全力地运输人力和物力过来,现在舟山到处都是建筑工人,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摆满了建材和补给。但是根据最乐观的估计,第一批的建筑也要半年时间才能建成。
“你们听说了么?北京似乎对我们的行动有了动作。已经退隐多年的刘墉好像复出了,还弄了一本书,叫做什么《安台策》 如今满清的皇帝把这书弄了很多份,发给北京的那些官员们研究呢。”郑国焘今天刚听到这件新闻,就拿出来和别人讨论。虽然布置在北京的情报人员不是很多,但是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能打听到的。不过至于那本书的内容,暂时还没有能知道。 “刘墉?那家伙不是早该死了么?”李兴汉知道这个人,不过他记得这家伙十年前就该死了啊?怎么一直活到了现在?那他岂不是得有九十多岁了么?不过这番话不能说出来,他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
“我也从提督听说了。”林远达说道,不过他对这件事似乎不怎么上心。“不过我们没必要太担心。满清那些官员们,根本不了解我们的情况,闭门造车搞出来的什么策略,我都没兴趣知道。”
林远达的这番话确实是集中了满清的要害-------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明军的政治体制、军队组成。他们还在用他们的老思维,旧想法去想当然地认为明军如何如何。刘墉的《安台策》里,大多也是老调重弹,虽然细节上有所增益,但是没有革命性的发言。如今明君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而满清一味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采用的策略也多是防守为主,不能对明军的有生力量造成伤害。
“汉哥,我听说满清训练了一支渤海水师,要是他们来袭,我们有必胜的把握么?”问这话的却是杨易,让李兴汉他们都是一惊。
“阿易,你怎么想起这事了?”李兴汉有些惊讶,杨易怎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我从提督那里听说的。提督不是让我多读书,多问你们么。所以……所以我想问问你们这个事情……”杨易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他在金厦之战的时候,勇敢地诱敌深入,使得主力舰队得以全歼两广水师。经过一致的商讨,大家都认为这次战斗的头功应该属于他和同安号的全体。所以王保华和刘传明都决定破格提拔他,不仅是因为他的功劳,还是为了鼓舞那些和杨易一样的,大陆来归的士兵们,让他们明白,只要英勇战斗,就可以在明军当中赢得荣誉与地位。
不过因为杨易经验不足,而且太过年轻。虽然被破格授予了少尉军衔,刘传明却只是让他跟着李兴汉做一个大副,让他先学习一段时间。李兴汉和林远达他们也都很照顾,送了一本《海军方略》给杨易,并且时常为他讲解,而杨易在读书的过程中也颇有心得。
“渤海水师的状况,尽在我们掌握之中,我们在那边,是有线人的。”郑国焘知道,渤海水师内部有一个明军间谍,似乎官还挺大。事实上,渤海水师那边,只要你有路子,有银子,就能进去当官。而明军这边,为了情报向来是不会吝啬的。这几年,有源源不断的情报从天津传来,听说那个间谍还因为认真负责,勇猛作战而被满清的中枢大臣杨泽夸奖过。而那个间谍实际上也没干什么事,据他所言纯粹是因为其他人整天无所事事,才让他显得突出。这就更让明军全体都放下心来,完全不去担心渤海了。
杨易知道了这些情况,也是愣住了。他在大陆的时候,跟着起义军去和清军作战,要是对方只是一群乡勇,县丁的话,他们还能对付。一旦遇上府城里的正规绿营,就没有办法匹敌了,几乎是每战必败。虽然加入明军之后,了解到了明军强大的战斗力。不过他私下里以为,满清的精锐部队还是可以与明军一战的。
“原来满清的精锐部队就是这样的么?唉。”杨易叹了一口气,显得似乎有些失望。
“阿易,你叹什么气呢?满清军队这么腐败,咱们应该高兴才是啊?”林远达有些奇怪,怎么杨易还为敌人忧心忡忡的呢?
“我本来想,等过几年我学成了,满清的渤海水师估计也练出来了。到时候我去把他们灭了,不就能名扬天下了?可惜啊可惜啊,这样腐败的军队,就算打败了他们,也没什么好骄傲的。”杨易摆出一副着实可惜的样子,逗得林远达和郑国焘捧腹大笑。
“阿易啊,你看你都和阿汉学坏了,也学会贫嘴了!”林远达真是没想到,这个原本懦弱的新兵,竟然也长成如今这个样子了。
“就是!就是!还什么‘去把他们灭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哪只舰队的提督呢!”郑国焘也是大笑起来。不过他却看见旁边的李兴汉好像无动于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阿易,其实就算满清的水师不那么腐败,就算他们再训练上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是我们的对手的。”李兴汉突然就说了这么一句,使得三人都一起向他看过来。
“为什么呢?那可是满清倾全国之力打造的舰队啊。满清的国土,人口,经济都远胜我们。要是他们没有这样腐败,能够完全地应用各种资源,建立起来的舰队是不可小觑的吧?”杨易很明白,虽然台湾兵力集中,能够取得战略进攻权,保证对满清的军力优势,但是从整体来看,综合实力肯定是远远不如的。“若是我们大明的主力舰队,自然不怕他们,不过单靠我们台湾舰队,恐怕难以匹敌的吧?”
“虽然满清的国力很强,但是他们的利用效率太低了。”李兴汉如此答道。“更重要的是,他们一味地窝在渤海湾里,闭门造船。这样是建立不起一只优秀的海军的。我们大明的七海舰队,可不是躲在墨州湾里面默默建造出来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中历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