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朱厚照已经下令紧急征兵,征集到的兵员数量与日俱增。”
“而且,太武朝的年轻男子只要到了合适的年龄,就必须进军中服兵役,也就是说他现在征集的兵都是经过正经训练的,只需稍加整顿,便是成熟的合格士兵。”
“太武朝人口繁荣,服过兵役的人多不胜数,朱厚照要以一朝之力对抗我们十三朝,恐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筹谋已久。”
朱瞻基爆出的勐料直接把老朱给震住了,一时哑口无言,面皮都要挂不住了。
但老朱何许人也,脸皮之厚不在朱厚照之下,下一秒就忘了尴尬,毕竟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只见老朱怒气冲冲的道:“多年以前就制定了兵役制度,可见他早就盯上了咱们,早为今天做着准备。”
“这个狼子野心的混账,咱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
事后诸葛亮,管个什么用。
众人狂翻白眼,都不好意思揭穿老朱了。
知道朱厚照不是好人,还跟朱厚照学,老朱这脸皮厚度也是没谁了。
须知洪武朝除了对待藩王,勋贵的态度与朱厚照太武朝不同以外,其他大多与太武朝如出一辙。
老祖骂完朱厚照,似乎还觉得不过瘾,又把目标对准了朱棣,唾沫星子乱飞。
“朱棣,瞧瞧你干的好事,先有朱祁镇那个叫门天子,现在又有朱厚照这个欺天灭祖的混账,你的子孙后代可都是好样的。”
这也能怪我?
朱棣脸皮抽抽,实在无力反驳,只能默默忍受。
谁让朱厚照是他的子孙后代呢,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朱棣也有点憋屈,朱厚照胆大包天又不是他教出来的,怪他又有什么用?
下意识的看向朱见深,朱厚照是这货的孙子,朱厚照惹了众怒,朱见深也有责任。
然而考虑到朱见深亦是己方队友,朱棣还是没学老朱,永乐大帝的涵养还是很高的。
一通大骂之后,老朱心头的火气消散大半,冷静下来,询问众人:“你们有何看法。”
什么看法?拿头去看?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无计可施,朱厚照实力强悍,兵员问题也得到解决,他们已不占任何优势,要想打赢朱厚照,难了。
他们心里都清楚,军团战只是开胃菜,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顶尖战力之间的对决。
而在顶尖战力方面,朱厚照的太武朝向来遥遥领先他们各朝。
“全力以赴吧!”
见众人都不说话,老朱只能怅然一叹,深感羞耻。
十三朝联合对决太武一朝,还有诸多顾虑,确实应该感到羞耻。
.......
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大殿上,朱厚照端坐龙椅,进行最后的调兵遣将。
镇守四方大域的四大王将都已回归,对决老朱朱棣等人领导的十三朝联军,少了四大王将,就不好打了。
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一圈,发现少了好几个人,朱厚照以元神传音询问朱启元怎么回事。
一问才知道,费宏,王鏊,毛纪等老臣告假在家,并未前来参加早朝议事。
早不告假,晚不告假,非要在这个时候告假,费宏,王鏊,毛纪等老臣都病了,还病得不轻,是心病。
非是有意给朱厚照难堪,而是不愿面对现实。
费宏,王鏊等人,皆是饱读诗书之辈,恪守礼教法规,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当做金科玉律。
朱厚照以后辈之身,向老朱朱棣等人宣战,无异于把礼法踩在脚下使劲摩擦蹂躏,是王鏊,费宏等人万万不能接受的。
而他们也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朱厚照,干脆告假在家,不来参与朝议,眼不见为干净。
“迂腐.......”
猜出费宏,王鏊等人不来的原因,朱厚照登时哭笑不得,除了低骂一声,也没打算拿他们怎么着。
费宏,王鏊等人的忠诚没有问题,只是他们把礼教看得太重了,受礼法约束太甚,才会有今日告假不朝之举,情有可原,无需怪罪。
“算了,不来就不来吧,等朕一统大明,他们便该学会正视现实。”
朱厚照站起身来,看着文武群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出此次朝议的目的。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天地自然轮回之理也。”
“自大明走上超凡之路,十六朝鼎立于世,各自发展,互不干扰,然而此一时,彼一时,随着正统朝融入我朝,朕认为大明是时候归于统一了。”
“朕欲统合大明,化十六朝为一体,众卿可有意见。”
有意见的都已告假在家,既不赞同朱厚照的做法,也不打算阻止朱厚照,大殿上的群臣亦是同样。
统一大明,大明一统,谁都知道这是对大明有益无害的大好事,可朱厚照的身份终究是个让人诟病的问题。
以后辈身份逆伐先祖,简直就是欺天灭祖,大逆不道,是深受礼教洗礼的群臣无法接受的。
其实,要是如灭朱祁镇一样,好歹找个像样的理由,群臣的抵触情绪也不会太高,可是这回朱厚照连装都不装了,就让群臣有些难以认同了。
毕竟抛开礼教束缚不算,他们的家族在各朝享有崇高地位的不在少数。
最典型的莫过于英国公张懋,以前最支持朱厚照的他,此时都已不敢轻易发声。
大殿上一片鸦雀无声,朱厚照见状,眉头微微一皱,仍然沉得住气,总会有人跟他站在一起的。
“天下一统,乃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陛下雄才大略,有吞吐宇宙之志,囊括八荒之心,为臣者,自当舍命追随。”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严嵩,愿鼎力支持陛下。”
“天下之大,能一统大明十六朝者,舍陛下之外,再无一人。”
前段时间被吓得躲进北镇抚司避难的严嵩第一个站出来回应朱厚照的意志。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礼教什么的,他却是不太在意,他严家在各朝也没多少基业,全力支持朱厚照,反而能收获更多好处。
在左都御史的位子上坐了几千年了,他无时无刻不想挪个窝,想入内阁都快想疯了。
有了严嵩带头,还在摇摆不定的群臣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赞同支持者有之,不赞同,持反对意见的也有,各有各的理由,像是杨一清,杨廷和等位高权重之人,则从始至终一言不发,静观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