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浮空战舰计划,朕可以全力支持诸位,但朕希望能尽早看到成果。”
最终,朱厚照还是咬牙决定支持郑大申等人研究浮空战舰。
此等国之重器,战略意义太过重要了,不一定用得到,却不能没有。
手里有剑,和有剑不用,那是两码子事。
“五年,最多五年。”
郑大申自信满满的道:“五年之内,若不能将战舰改造完成,愿听凭陛下处置。”
有着朝廷全力支持,还有徐光启,楼华平,龙虎山,青城山一众老道等人相助,五年时间,足够了!
“一切便有劳先生了!”
朱厚照点点头,目光看向龙虎山与青城山的几位老道,轻声道:“诸位把符文也研究出来了?”
符文,是这些老道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他们认为天地间的力量都是可以用文字来承载的。
古语有云:文以载道,文字是力量的一种延伸,将天地间的力量注入文字之中,赋予文字灵性,会有极其玄妙不可言的神秘力量诞生。
一直以来,这些老道便致力于将普通文字转化为具有非凡力量的符文,如果不是浮空战舰改造计划需要符文力量加持,朱厚照都没想到,他们对符文的研究竟然已经有了极大的尽展。
“陛下请看!”
玄通老道往前一步,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一个风字,然后随手一抛,风字竟然脱离纸张,悬浮在半空中,缓慢流转之间,引动风声呼啸。
尽管风力很低,只能吹动人的发丝,却也可见被赋予灵性的符文确有不同凡响之处,是一条潜力无限的路,具有极其浓厚的开发价值。
“好......”
朱厚照忍不住大声叫好,一个风字,让他看到了太多的东西。
符文力量的开发成功,预示着他的正德朝实力又将迎来一波暴涨。
以符文力量为基础,完全可以开发出一条成型的符文体系。
符文用品,符文阵法,符文武器,符文建筑......
他之前设想的向各朝输出军火,做军火买卖,看来是已经能够成为现实,建造浮空战舰需要的财力资源,也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诸位先生,真乃我朝之国宝也!”
朱厚照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内心都要乐开了花,他不惜每年花大量钱财养着这些人,果然是没有错的。
钱虽然花的多,可收获也是喜人的,每一样研究成果都足以作为他正德朝的镇国底蕴。
“陛下谬赞了......”
几个老道很是谦虚的说了一句,然后眼巴巴的看着朱厚照,符文研究出来了,是不是该给他们批点研究经费,他们还想深入研究符咒之道。
他们喜欢搞研究,但他们的本职工作是道士,道士的看家本事就是画符念咒,不能随随便便就丢了。
“这符文是否具有广泛的传播效果?”
朱厚照再问道,只要给他成果,研究经费不是问题,当前他更在意符文能不能批量制造,这关乎他向其他各朝进行文化输出,摄取资源的长久计划。
“书写符文并不算太难,与寻常写字无异,但对灵气的掌握程度要求极高,要将灵气注入文字中,使文字变成具有特殊力量的符文,必须对灵气的掌握做到无比细致。”
“另外,书写符文的笔墨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纸笔根本无法承载符文的力量。”
“就好比贫道所写风字,注入的力量仅仅只有微不足道的一丝灵气,若是多了,字还未落成,纸笔便会先行碎裂。”
玄通老道细心解释道。
朱厚照登时有些遗憾,大量培养符文师的想法落空了!
高品质的笔墨倒不是什么大问题,难就难在书写符文的人,对灵气做到无比细致的掌控,这样的人太少了,简直是千里挑一,乃至万里挑一。
即便大明疆域广阔,人口繁多,估计也找不出一千个能对灵气做到细致掌控的人。
哪怕是朱厚照自己也做不到,他的皇龙之气至刚至霸,极具破坏力,很难做到细致掌控。
“看来得让杨一清挑选一批学子加以培养才行。”
朱厚照心中暗道,虽然无法广泛传播,但要培养几个符文师对他来说还是不难的。
日月学宫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
接下来,朱厚照又在众人的带领下参观了日月学宫各大学派的研究基地,让他大开眼界。
这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一手创建的日月学宫竟会有如此多的鬼才,就连卧龙凤雏都不在少数。
郑大申率先提出浮空战舰改造计划,已经够疯狂够勇勐的了!
但,比郑大申更勇勐的,日月学宫照样大有人在。
医家李言闻,孙仲春研究出了后天五境的辅助修行药物。
锻骨散,洗髓汤,换血丸,通脉丹,化气丹
也是研究材料有限,世间还未出现灵药灵草之类的,不然朱厚照一点都不怀疑,他们能够把先天境辅助修行药物也给弄出来。
日月学宫这群披着医家皮的医术大家们,现在更应该被称为“丹家”,炼丹,向来是道门的专长,却让他们给抢了风头。
还有研究铸兵炉的公输家,竟然想着铸造一个巨大的自动化铸兵炉,只需把材料丢进铸兵炉里,炉子就能自行制造兵器,实现兵器大规模生产。
这种想法简直震惊了朱厚照的三观,他不得不承认,是他见识太少了,思维还不够广阔。
在日月学宫逛了一圈,朱厚照心情甚是愉悦,觉得以前批给日月学宫的经费真是没白给,一旦那些卧龙凤雏的研究成功,他收获的,何止是付出的百倍,千倍。
有些东西是无法单纯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那是无价之宝。
......
次日,朱厚照召集内阁,军部等诸多大臣议事,商议与各朝开放贸易往来的具体事宜。
王阳明,杨一清,杨廷和,杨慎,张懋,胡大魁,刘禄,李澄,孙元英,梁储,王左,王琼,李裕,洪钟,刘宇,严嵩,费宏,王鏊,毛纪......
正德朝的一班重臣全都到齐,一个个神情严肃,不敢怠慢,他们都知道,每当皇帝召集他们议事,必会有大事发生。
且每一次都是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他们早就习惯了。
“朕此番召集众爱卿前来,是有两件事欲与众卿商议。”
“其一,与其他各朝开通贸易往来,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朱厚照开门见山,直言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