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亚历山大和吉尔伽美什吹牛打屁,莫林突然兴致来了,问出了一个很感兴趣的问题:
“亚历山大,说说你自己吧?是什么理由支持你这样一直征服下去的?”
亚历山大闻言以后,毫不犹豫地说道:
“没什么理由,只是因为土地就在那里,所以我就去征服。”
“veni、vidi、vici?”亚瑟王突然插嘴,说了一段拉丁文。
这句话原意是“我来,我见,我征服”,出自另外一位以“征服”而闻名于世的著名人物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凯撒大帝。
他是罗马帝国铸就者,号称“奥古斯都”的屋大维之养父,也是著名的前三头同盟成员之一。
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著名的口号,背后有着一段相当有趣的故事:
那是地球历史上的公元前50年,因为克拉苏远征安息帝国失败身殁,前三头同盟因失去了并立的一只脚而宣告瓦解。凯撒与三头同盟中的另外一人庞培,为争夺主宰罗马共和国的机会而反目成仇。
而本都国王法尔纳克二世认为这是扩张国土的天赐良机,在罗马双雄争锋的时候,进军安纳托利亚。罗马共和国此时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所有人都希望尽快解决战斗。
当时罗马元老院比较倾向于支持庞培获胜,因为庞培是当时罗马最著名的统帅,拥有一劳永逸解决地中海海盗的不世战功,如果庞培获胜,并率军迎击本都大军的话,战胜的可能性更大。
最终,不被罗马人看好的凯撒技高一筹,在决定性的法萨卢斯战役中,彻底击败了庞培。战败的庞培在凯撒追击之下逃亡埃及,有人猜测他是准备去向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求助的,毕竟人们都说她们两人之间不清不楚的。
然而,克丽奥佩特拉的弟弟,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却无心再战,决心讨好凯撒,于是趁庞培登陆的时候杀死了他,并向凯撒输诚。
确认了庞培的死讯,凯撒立即回师前往亚洲。在公元前47年8月2日,凯撒在泽拉城附近彻底击溃法尔纳克二世。看着溃败奔逃的本都国大军,凯撒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向元老院报结,即:
“veni、vidi、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
“对!你这句话说的很符合我的想法!”虽然并不懂拉丁语,不过亚历山大在圣杯的帮助下,懂得了那三个短语蕴含的意思,并为这句话感到十分满意。
这令莫林有些意外,但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原作者老虚不太能理解亚历山大那种渴望征服的欲望是怎么回事,所以给亚历山大找了个“想要看到大地尽头”的理由。
其实亚历山大的征服没有理由,他就只是想“征服”而已。他在乎的也不是究竟征服了多少土地,只是在享受击败强敌,实现征服这个过程。
每当征服一块土地,他都会建立一个新的城市,或者给一个城市,改名叫做“亚历山大”。
如今地球上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名字就来源于此。即便不叫亚历山大港,也会根据当地语言发音,把亚历山大这几个音节改一改,变成城市的名称,比如“伊斯坎达尔”、“坎大哈”之类的。亚历山大还没死的时候,马其顿帝国的地图上有几十个“亚历山大城”。
他这种征服欲望从小就表现出来了,比如他总是因为个子矮,又口出狂言说要“横扫亚细亚”而备受嘲笑。另外,在他当政之前,每当他父亲腓力二世征服一块土地的消息传回马其顿,他都会在其他人欢呼的时候大声哭叫:
“我又少了一块可以征服的土地!难道他就不能给我留一点吗!”
亚历山大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自恋、贪婪、充满征服欲望、又胆大妄为的人。
听了亚历山大对自己人生的描述,在座的所有人虽然不尽认同这位大帝的理念,但还是为其豪情壮志心折不已。
“对了,莫林你是华夏的不朽者,见多识广,你能告诉我一件事吗?”
亚历山大很好奇的问道,问了一件他非常非常好奇的事情。
莫林扬起眉头道:
“你想问我,那时的华夏是什么样的,是吗?”
“是啊,我真的很好奇这件事。”亚历山大点头道,脸上满是求知欲:“我在远征的路上就听说过了,遥远的华夏土地非常广袤,同时有着众多非常强大的敌人。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在印度停下脚步,继续向华夏远征,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
这个问题也是许多地球历史爱好者、史学家都好奇的问题,也有许多人为此争执不休。莫林自然也关心过这些问题,也做出过思考,不过他也没想过,这个问题的当事人之一会当面向他提出这个著名的疑问。
“嗯……首先你走错路了。”莫林抱着双臂认真说道,让其他所有人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你到了坎大哈以后,应该一直往东走而不是往南走。穿过一片大漠和草原,击败一系列游牧民族以后,会遇到一个刚刚完成改革崛起的国家秦国。这个国家在你击败大流士三世的军队那一年的两年后,会因为政治问题,处死促成这一次改革的大臣。
秦国是当时华夏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他东边,还有六个和它差不多、甚至更为强大的国家。这七个国家,每个国家都能集结十万以上受过严格训练的职业士兵,每个士兵都拥有即便经过两千年依然能够划破数层牛皮的青铜长剑……”
在场的这些西方人对华夏历史并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在听莫林给他们介绍华夏春秋战国史的时候,听的是一脸惊叹。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大地上,也曾有过如此风云激荡又波澜壮阔的历史。
因为师承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亚历山大对华夏的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莫林也就顺势为其科普了一下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怎么回事,听得亚历山大是一脸心驰神往。
“啊……如果知道当时的华夏是这个样子的,不为了征服,就为了求知,我哪怕是死也一定要到华夏来一次!”
这是亚历山大的最后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