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半月前。
汉王府大堂里,汉王朱高煦端坐圈椅上。
今日他换下了亲王的袍服,身穿一件绣着织金龙纹的方领对襟无袖罩甲。
头戴一顶土灰色貂皮鞑帽,腰间挎着一把装饰着红色玛瑙石的金柄马刀,一脸肃然的看着堂下的心腹。
片刻后朱高煦徐徐说道“我父皇听信谗言,削去我的护卫,将我贬到乐安,我大哥又用金银财宝来糊弄我,现在我侄儿那个黄口小儿又要我守臣子的本分,我岂能一辈子这样窝囊下去?”
“王爷勇冠三军,乃是大英雄,自然不能如此窝囊。”长史钱巽率先起身应和道。
随即在座众人纷纷称是。
朱高煦见众人情绪调动起来了,不由满意的点了下头。
继续说道“建文帝在位时,有齐泰、黄子澄等奸佞,如今我那侄儿身边也有杨士奇,夏元吉等奸佞。”
“当年我父皇便是打着清君侧之名,奋起而上,如今我面对的情况与他当年何其相似。”
“故本王决定,不日便以诛杀夏元吉等奸佞为名,置三军,先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攻取济南,再挥军直逼京师。”
“诸位以为如何?”朱高煦说完后,一双虎目环视众人。
“我等愿为汉王冲锋陷阵,肝脑涂地。”王府护卫指挥使王斌率先响应,余下之人各自对视一眼,便俯首称是。
“好”
朱高煦大笑道“你们若肯用命,本王不会吝啬高官显位。”
随即朱高煦收敛笑意,起身说道“众人听命。”
以钱巽与王斌为首的众人神色一凛,连忙起身。
朱高煦继续说道“即日起乐安戒严,全城发布本王靖难的告示,征集士兵,收集战马,锻造兵器,编立五军四哨。”
“以王府护卫指挥使王斌为太师,知州朱恒、长史钱巽为尚书,千户盛坚、典仗侯海为都督,教授钱常为侍郎......”朱高煦不断为在座之人封官许愿。
堂下被点到之人,无不喜上眉梢,振奋不已。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窝在乐安这个小地方,此生的成就便注定了,若非汉王,他们哪里有机会做什么太师,尚书呀!
“昔日那些相助我父皇靖难成功之人,无不加官进爵,成为公侯伯的人很多。”朱高煦环视众人笑道“若本王能成事,定比我父皇更加慷慨。”
众人听了更加大喜,纷纷开口道“敢不为王爷效命。”
“王爷起事后,京师必然有所应对,若朱瞻基只是遣一武勋领军,以王爷勇武自然不惧,可若是朝中伪帝亲征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钱巽收敛喜色,沉吟片刻问道。
朱高煦听了一愣,随即失笑摇头道“我那侄儿跟他爹一样,是个废物,他刚登基,哪有胆量亲征。”
钱巽听了欲言又止,片刻后还是把话全部咽回肚里,此时实在不宜扫兴。
朱高煦见对方没有再说什么,心中没来由的松了口气。
随即朱高煦大手一挥,众人便下去各自忙碌起来。
.......
李易脚步匆匆的行走在乐安城北街,一副急迫的样子,向北城门走去。
因为他刚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汉王谋反了。
李易如此急切,便是准备趁着这个空档,出城去寻他父亲李浚。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李易的祖父病逝,按朝廷制度,他父亲李浚必须得回籍守制。
今日李浚正好出城为其父扫墓去了,还不知道城中汉王已造反的消息。
李易深知他爹刚直不阿,是无法容忍汉王谋反的,所以得到了消息后他立马出城寻他爹。
看着越来越近的城门,李易不由加快了步伐,可惜等他到达城门口时,发现城门守卫已经戒严了。
李易见状不由急得满头大汗,在张望片刻后,李易幸运的在城门守卫中瞥到一个熟人王寻。
李易连忙走了过去,拉着王寻低声道“家中出了事,我得出城寻我父,还望你行个方便。”
王寻听了脸上十分纠结,说道“不是我不愿帮忙,只是城门封闭,是上面交代下来的,而这守卫又不止我一人,我不好擅自行事呀!”
李易无奈,只好从口袋里取出银子来,递给王寻,说道“我知道让你为难了,这里有点银钱,你给兄弟们分一下,帮帮忙。”
王寻接过银子,在手上掂量了一番,笑道“你稍等。”
随即王寻便走向另外两名守卫,三人低声嘀咕了几句,然后王寻走了回来,低声对李易道“事情成了,你马上出城去。”
“多谢。”李易也不废话,拱手道谢后,便出了城。
待李易出城,走了不远,便在城下看见他爹李浚。
“父亲,孩儿终于找到你了。”李易连忙跑到他爹身边,气喘吁吁说道。
“城中出了何事?”李浚皱眉问道“为何现在关闭城门。”
“父亲大事不好了。”李易将他爹李浚拉到一边低声说道“汉王准备靖难了。”
李浚听了靖难二字,不由大吃一惊,随即脸色煞白,片刻后才呼出了口气,说道“我得即可进京,将汉王谋反的事情禀告朝廷。”
随即父子两人又商量了一番,便匆匆离开,向京师赶去。
.......
乾清宫东暖阁:
朱瞻基端坐御座之上,身穿一件玄色纻丝直缀,外套一件紫色褙褂,头上的那顶没骨纱帽,也是随便戴上去的,一看就是大内居闲的便服。
“英国公所说当真?”朱瞻基紧紧盯着张辅问道“汉王真的要反了吗?”
“恐怕是的。”张辅徐徐说道“汉王亲信枚青已招供。”
“哎!”
“我那二叔,还是走到了这地步。”朱瞻基叹了口气。
“臣有罪,没有看好枚青,让他自杀了。”张辅继续说道“但是臣不敢隐瞒陛下,臣的两位弟弟确实牵扯期间。”
“所幸他们最后迷途知返,将枚青此人诓骗到我面前,让我擒获此人。”张辅撩起袍角朝地上一跪说道“望陛下怜我老母年高,对我两位弟弟从轻发落。”
朱瞻基见状连忙起身,走过来,扶起张辅说道“英国公,你乃是国之柱石,朕日后还得多加依赖你。”
“至于你两位弟弟,朕便免了他们的职务,让他们当个富贵闲人吧!”朱瞻基诚恳说道。
“臣谢陛下。”张辅听了朱瞻基的话,不由轻轻吁了口气,放下心来。
全程目睹这一切的张忠,心中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呀!经过张辅这一番操作,已经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而且自己那愚蠢的叔叔,日后没了官身,想作死的机会也少了许多。”张忠心中暗想道。
正当张忠胡思乱想之际,司礼监太监金英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皇爷,在乐安守孝的监察御史李浚今日回京,他上报汉王已于半月前,打起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靖难了。”金英气喘吁吁说道。
东暖阁中三人听了金英的话,一时愕然,他们知道汉王要动手了,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皇爷.....”金英见朱瞻基没有言语,不由焦急的出声。
“朕知道了。”朱瞻基回过神来,徐徐说道“传杨士奇等大学士,六部尚书,在京勋贵,于云台议事。”
“是”金英撩起袖子将脸上的汗带胡乱揩了一把,俯身应道。
随即其人又匆匆离开了。
张忠看着一脸阴沉的朱瞻基,心中暗道“我虽然知道最后汉王失败了,但他具体如何败的,我却不清楚,接下来我又该如何行事呢?”
思绪纷飞的张忠心中暗想道“风雨已至。”
ps1;求票票.....
ps2:感谢“书店家2号”“LoveHani”“天星道”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