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运动不断发展的同时,户外人及户外俱乐部也在大发展,大扩张。但户外运动却出现了相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文化传承、无力举办大型活动等多方面。
或许一叶障目。那么,出路何在?
王一夫认真研究国内户外运动发展倾向性问题并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首先面临的是户外运动之囧——没资金。
“在当今体育市场开发中,体育赞助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赞助商是体育赞助的主要参与者和最终的实现者,赞助商与受赞助单位既能互利又能互约,重视从赞助商的视角研究体育赞助的运作规律,是体育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户外运动因其随意性、闲散型等特点,难以获得赞助商的青睐,这就令户外运动即使有众多的人群,并且集消费者与传播者于一身的群体得不到商家的重视。
而分析赞助商的行为动机,无非是要达到:①品牌认知——使品牌曝光最大化,改变消费者观念;②提高销售——增加和提高销售量;③掌握消费者情况——了解特定或新的消费者;④获得赞助商本人或客人作为贵宾参加体育赛事的机会——鼓励和回报销售人员和消费者。
仅研究“马拉松”一个案例:汽车行业是赞助马拉松运动的常客。汽车追求速度与耐力,代表坚持与超越,与马拉松运动的内涵吻合。2013年至今,广汽丰田已连续五年赞助广州马拉松赛,不仅见证着广州马拉松赛的发展,自身也实现了持续稳健的发展。银行在2017年马拉松赞助中排名前十。从项目与行业的内涵上看,马拉松运动与财富管理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两者都追求稳健、持续和耐力。保险行业也是马拉松赞助爱好者。保险行业的内部人士表示,马拉松赛事与保险公司所希望营造的健康、积极形象较为符合,可起到品牌宣传的作用。
而我户外运动更具有全民性、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直击目标市场和人群,但为何户外运动却找不到婆家,以嫁接为市场经济提供更多的服务,并发展自己,同时实现共赢呢?
活动资金的缺乏一直困扰着王一夫。他在深圳的朋友提供了一条消息,给了他非常大的启发。据报道: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全民道德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而在体育方面,出现了“体育+公益”这一新型的发展业态,体育公益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几千家基金会,其中的体育基金会有74家,仅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1%。体育基金,其中涉及体育活动领域的项目覆盖类型包括体育活动、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和运动员支持等。
纵观全国户外运动发展,特别是针对户外运动发展出现的瓶颈问题,王一夫认为江城市登山协会应借鉴他山之石,拟倡议并登山协会名义挑头发起建立“江城体育运动基金会”的设想,以解决户外运动中缺资金支持,难以开展工作或进行大型活动策划之冏。
王一夫等人共同起草了成立“体育运动基金会”的议案。经协会理事会通过,报请上级审批。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该江城体育运动基金,将在市民政局注册,并加入“中华全国慈善基金会”,以便“大树底下好乘凉”地跟随着实现自己的宗旨:促进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科研和教学以及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广泛筹措基金,严格管理基金,科学使用基金。
在上交报告后,王一夫心里也是没底的。虽然在王一夫心里企盼商家加入进来赞助户外运动事业并得到其应有的回报,但这个设想是否能够真正得到商家的认同却是他不能预料的。
此举,得到企业、公私立医院、保险公司及民间户外俱乐部的支持和响应。特别是得到了外阜的许多与体育运动无关的商家的支持和加入,如汽车厂家、银行、保险公司等。这令江城户外人傻眼了:怎么无关的商家会愿意加入到体育运动行列中来呢?他们在户外运动中能得到些什么收益呢?
江城体育运动基金会于2016年8月8日成立了,注册资金2000万元,基金会筹集8900万元公益基金。基金会建立起完善的机构,严格按照公益基金管理模式运作。
有了基金会,基金会按国家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协会必须将接收到的基金投放的资金应用到合理、合法的方向上去。协会将利用基金,致力于城市体育运动场馆、户外运动设施、登山线路勘察、协会公众号建设、大型活动策划与实施等全民健身运动战略下的群众体育建设中去。
协会在体育运动基金的基础上,并且还推出“医体结合”“保体结合”的体育运动模式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