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龙一看易寒的态度,眼角抽动一下急忙解释:“今天易先生的话我已经记在心里了,我其实就是想问一下您对灵魂之液有想法嘛?”
易寒闻言有点诧异的说道:“灵魂之液!”
这种灵水他曾经听人提过,好像可以唤醒超能者的超能力。
“这种神奇的水对超能者有致命的诱惑,并且我还发现一个地方,那里有一眼灵魂之泉,源源不断的灵魂之液从那里流淌出来。”魏龙有些激动地说道。
“据我现在所知的消息,灵魂之液不止可以唤醒超能者的超能力,这种神奇的水对武者也有提升内力的作用。”
“更有甚至服用之后一举突破,并且对伤势的恢复还有神奇的作用。作用丝毫不亚于丹药。”
易寒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地球上的修者不管修炼的是武道、术法、再或者是超能者,都算不上正统的修者,他们的修炼术法残缺且简易,况且地球上的灵力非常稀薄,在加上修炼环境的限制,导致他们的修炼速度非常缓慢,还非常难以突破瓶颈。
看着易寒没有说话,魏龙拿出一台笔记本给易寒观瞧:“这上面的照片是张美德之前组建了一直探险队,在苏俄北部发现了这处灵魂之泉,周边冰天雪地,但灵魂之泉还是不断的流淌着。”
“我和张美德之所以形成同盟,就是因为这处泉眼。”
易寒接过笔记本一张张的翻着照片,可以看到荒原之上到处都是冻土,一片荒芜死寂的场景当中,有一处泉眼源源不断的向外躺着泉水。
突然易寒放大照片,在泉眼的边上有一颗小草,那棵小草上面开了一朵黄色的小花。
“元婴花!”
这棵小草显得太过于平淡了,当时的人们发现这口泉眼后谁会在意旁边的花草啊?
这株元婴花你要是仔细看,就会发现他长得好像一个人脸,里面的花蕊好像是五官一般。
虽然长相奇特,你要是不注意根本不易分辨。
元婴花能生长在这荒原冻土之上,估计是这口灵魂之泉滋养着它。这花生长缓慢寿命极长,生长五十年才能结苞,长到八十年才能开花,这时元婴花才算成熟。
成熟之后通关境的修者吞食,可以直接突破到观海境,效果神奇无比。
易寒估计怎么想都没想到能遇到这种好东西,这元婴花可比之前在药神谷还有黑龙潭获得的草药霸道多了。
易寒看到这心中暗自盘算起来:“如果我吃了这元婴花不仅可以修补之前我受损的真元之力,说不准还能把道体在强大一点,真是意外收获啊!”
魏龙看易寒陷入了沉思试探的问道:“不知道易先生对着灵魂之泉感兴趣嘛?”
“这口泉水确实是好东西,并且可遇不可求,你来找我是想让我入股嘛?”易寒平静的问道。
“易先生如果愿意参加进来是魏某的荣幸!”魏龙听易寒这么一说立马提起了劲。
魏龙虽然修炼多年,但是也没见过灵泉是什么东西,他第一次了解的时间感觉这和普通的泉眼没什么区别,只是没有结冰罢了。
但易寒一说这泉眼可遇不可求,怕是这泉水不会是凡品。
“易先生刚才看得图片,是张美德的探险队拍摄的照片。据传回来的消息称这口泉水旁边猛兽成群,他们受到了兽群的围攻,只有一个人疯疯癫癫的跑了回来,我后来也派人去寻这口泉眼了,但他们都有去无回。”魏龙说道这一拱手。
“易先生如果愿意入股,我想这泉水旁边再是凶险,也难不住前辈您!”
“像这种灵力汇聚之地少不了妖魔盘旋,不过我既然入股哦,你们一切都要听从我的安排分配,当然也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易寒说这话的时间看向了魏龙。
“一切都听易先生的!”魏龙想都没想都答应了易寒的要求。
他自然知道苏俄荒原凶险无比,纵使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个钉,但易寒一加入所有的困难就会如履平地,管它什么妖魔鬼怪,一刀砍了就完了。
“多谢易先生出手,时间不早了,小魏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我回去制定一下方案,到时间准备得当我在通知您,可能需要数十天的时间!”魏龙一躬身就退出了房间。
易寒一摆手就当是送他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趁着这段时间可以回家看看,
看着魏龙走后,苍井樱坐在易寒身旁有些担心的说道:“易君去苏俄的事想好了吗?我此行定会凶险异常!”
易寒摸了摸苍井樱的小脑袋说道:“小樱不用担心,我对自己的实力清楚,没事的!”
时间过得很快,轮船已经达到了目的地,易寒带着苍井樱在临海登录后,就回到了洛水,卢军得知家里的事情解决好后,给易寒打电话千恩万谢,易寒倒是很平静的客套了几句就没在理他,这件事对易寒来说就是举手之劳。
易寒到达洛水后,家人们无非感觉易寒就是出去散散心,现在才回家过年。
但是确引起了修者圈子和高层的一片哗然。
他这一趟灭了岛国七八位顶尖武者和术法真人,还夺走了四位鬼神,重创岛国第七战队。
这样的战绩在华夏前无古人。
岛国的修者圈子的高手被这一闹,陨落了大半,怕是二十年都无法与华夏修者对敌。岛国战队的惨败使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上菱修的死也把岛国的高层吓破了胆。
现在的易寒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易寒了。
所有人对这个青年都是刮目相看,韩永辉原来感觉易寒只是一颗种子选手,天魁这小丫头都敢挑衅他。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易寒的名字高层皆知。
他在地下世界的地位也隐约成为第一的存在。
所有人都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厉害,他明明是个小孩啊?高中才毕业一年,乳臭未干,但就是这么一个青年却不断的刷新人们的三观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