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侯张延龄这一席话,让现场陷入沉默中。
杨廷和并不理会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两兄弟。过了半晌,他才对张太后说道,“无庸讳言,请太后恕老臣直言,即使今上愿意为太后子,事实上孝宗皇帝的嫡传血脉亦已断矣,继子终归不是亲子!名存实亡有何意义?况且不欲皇上认亲生父亲,其曲在吾辈啊!”
“大明以孝道立国,曾经有三品高官杨戬再三请求太宗皇帝为其父追赠官职,加谥号,因为不合规定,被太宗皇帝拒绝其请。”
“杨戬不甘心,最后上书朝廷,愿以已官赠亡父,自己辞官归里。虽然太宗皇帝雷霆大怒,以‘挟君’之名,褫夺官职,放归乡里。可是却赢得名声,好评如潮!最终太宗皇帝不得不顺从舆情,如其所愿。”
“首辅此言系何意?”寿宁侯张鹤龄问道。
“老夫的意思是与其将来被动,不如现在主动。”杨廷和解释道。
张太后叹息道,“哀家已经退让了一次,这次如果再退让的话,皇上只怕将来更会得陇望蜀,得寸进尺,予取予取,无有宁日啊!”
“太后指的是?”廖道南小心翼翼地问道。
张太后眼神复杂地望了廖道南一眼,“哀家指的是皇上如果这一次遂了心愿,封了亡父;下一次呢?不会封活人吗?”
“太后所谓的活人指的是?”杨廷和明知故犯。
“杨老爱卿不知吗?”
“太后所谓的活人指的是兴王妃蒋氏吗?”
“老爱卿所言不差分毫,除了她,还有何人可指?其父已经追封为皇帝,其母岂可为妃?怕也是要加封为大明太后了。”张太后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到了那一步,老臣自会联合朝廷重臣次辅梁储、吏部尚书曹元、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师刘忠、户部尚书蒋冕、礼部尚书毛澄、刑部尚书赵鉴等一干人竭力阻遏,必不让其得逞。”
“俗话,‘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大明宫中岂能有两位太后并存吗?这样一来,何成体统,岂不乱了套,让大明臣民如何适应?让外番诸国嗤笑天朝上国吗?”
“如皇上一意孤行,不达目的不罢休呢?”寿宁侯张鹤龄不依不饶地问道。
“太傅!内阁一向有封驳之权,这是太祖皇帝之制。”
“以皇上倔强之性格,不稍稍退让的话,怕是到了那时形成僵持局面。”张太后担心道。
杨廷和咬牙道,“这个吗?这个,如果皇上真的那样的话,老臣将辞官归里!”
“杨老爱卿汝刚才说的是辞官归里?”张太后未免心中一惊。
“禀太后,老臣刚才说的确是辞官归里!”
“杨老爱卿德高望重,为国之柱石重臣,大明国事尚依赖卿,岂可轻弃天下事,归老山林?”
“非如此行釜底抽薪之事,皇上岂会收回成命?非如此岂能打破僵局?”杨廷和回答道。
“哀家明白杨老爱卿之意了。”
张太后明白了杨廷和之意,那是以退为进之计,现在操天下权柄的是身为大明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杨廷和,一身系天下安危。
倘若真到了那时,杨廷和撒手一走,必然引起轩然**,次辅梁储、吏部尚书曹元、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师刘忠、户部尚书蒋冕、礼部尚书毛澄、刑部尚书赵鉴将会效彷杨廷和,一旦这些重臣提出辞职,无人理政的话,整个大明朝廷将陷入瘫痪状态,整个朝廷将停止运转。
这是登基不久,宝座尚未坐稳的嘉靖皇帝万万不能答应的,可谓击中其要害,他不得不惦量此中的份量。
“既然杨老爱卿如此说,哀家就放心了。那就依了杨老爱卿之言吧。”
“这?”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两兄弟刚要上前驳斥杨廷和的话,看到其姐,大明张太后已经发话,只得懊恼地退下。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兴王的长子兼独子,古代礼法规定不允许长子过继给别人。
当初张太后、杨廷和及廷臣要朱厚熜以孝宗之子的身份进宫再继位,做法的确不妥,因为正德皇帝的遗诏是继位并非要认堂弟为亲兄弟。
既然张太后已经允准追赠兴王为帝,杨廷和遂与诸大臣合议,嘉靖皇帝称孝宗为皇考,称生父兴献王为考。尊称生父为兴献帝,生母为兴国太后。
在这里杨廷和留了一手,明面上兴王已经追封为皇帝,但是又加了一条,嘉靖皇帝称孝宗为皇考,称生父兴献王为考。
“皇考”与“考”虽然仅是一字之差,其实质不可同日而语,皇考意喻着是皇父,考只是生父,按序论兴王还是皇叔父,实际上嘉靖皇帝继承的还是孝宗一脉。
礼部尚书毛澄和文武群臣六十余人将此议上奏皇帝,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这样一来,朝堂就会和谐了许多,因为嘉靖皇帝追封生父为帝的目的也达到了。
可是,嘉靖皇帝远非廷臣想的那么简单,此远非他的目的。
而且嘉靖皇帝也并非没有支持者,这时,观政进士张璁上疏表示异议,上书曰:“朝议说皇上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王为皇叔父,兴献王妃为皇叔母的事情,不过拘执汉定陶王、宋濮王的事,谓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复顾其私亲之说耳。”
“夫天下岂有无父母之国哉!臣厕立清朝,发愤痛心,不得不为皇上明辨其事。”
“汉哀帝、宋英宗为定陶王、濮王之子,是因成帝、仁宗无子,皆预立为皇嗣,养于宫中,尝为人后。兴献王子伦序当立,初未尝明着为孝宗后,比之预立为嗣养之宫中者,其公私实较然不同矣。”
嘉靖皇帝得观政进士张璁奏疏,紧绷的脸松开了,他心情十分畅快,高兴地对侍立一旁的黄锦及其他太监、宫女说道:“有此论,朕父子的关系可以保全了,父皇可以瞑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