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广场前,文武百官按文武职分别站立于丹墀之内两侧,进士也分为两列站于其后。
在殿内,礼乐响起,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手捧黄榜置于黄榜桉上。正德皇帝端坐御座,鸿胪寺官开始宣读制诰,随后,读卷官拆卷,唱第一甲第一二三名姓名,鸿胪寺官员引导状元、榜眼、探花入殿就拜正德皇帝。
一甲礼毕,读卷官拆卷,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第一名湖广廖道南!”
廖道南浑身一震,头脑“翁”地一下炸开了,整个人全懵了,压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会是吾吧?肯定弄错了!”
“湖广廖道南非君还有谁?”后面的一位进士捅了他一下,“汝是二甲传胪,铁定的翰林庶吉士了,可喜可贺!”
廖道南这才确信自己中了二甲传胪,可是他恍如梦中,自己从三百末名贡士一跃而为进士第四名,这反转让人不可思议,这简直就是由地入天。这是咋回事呢?
这时三鼎甲殿前谢恩退出,读卷官将二三甲进士唱名完毕后,廖道南由鸿胪寺官员引导下,亲率二三甲诸进士入殿就拜,叩谢皇恩。
礼毕,正德皇帝由太监、宫女引导回宫。
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伞盖鼓乐引导,出奉天门、午门,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长安左门外张挂。
至此传胪大典结束。
廖容得悉廖道南殿试为二甲传胪消息后,也是一下子懵了,得罪了高居权力之巅的内阁首辅,为何反被超擢拔为二甲头筹,此一结果意味着入翰林授庶吉士十拿十稳,作为天子近臣,今后前途无量。
“公子,这是咋回事?”
“吾与汝一样亦是揣不透。老师的心,海底的针,寻不着。”廖道南道。
“公子为二甲传胪,也就是说,是三百人中的第四名,而前十名为最优卷,要呈皇上御览钦批。这说明杨阁老早已胸有成竹,公子的策论被其一眼看中,而且排状元、榜眼、探花之后,呈御览。”
“依皇上性格不会有任何变动,皇上对文牍之事,一向不太理会,有怠政之称。所以阁老之意几无改更。此次超擢阁老为之矣!只是出常理之外,阁老与汝谈话时,应该己猜到建昌侯有推荐信,汝不识抬举,不但不交,反而失口否认,让他不悦,贬谪汝易如反掌,为何愠怒中反而拔为二甲头筹,殊难理解。”廖容摇头道。
“世事难料,凡事不可以常理揣度之。”
翌日,朝廷于内苑花园赐宴新科进士,又名琼林宴,琼林宴为宋太祖赵匡胤首开先河,并一直传承下去。琼林宴不仅是一种荣耀,还是殿试的一部分,赴宴者的心态可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形容。
宋朝状元文天祥曾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描写琼林宴盛况:“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
按照惯例,如此盛宴,天子是必须出席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来的只是内阁首揆、大学士杨廷和及六部堂官。待诸进士依仪拜礼,落座后,杨廷和才缓缓开言道,“陛下偶感风寒,龙体欠安,未能抱恙赐宴,引以为憾。陛下嘱老臣代为之。并再三吩咐老臣,向新科进士转达陛下至嘱:诸进士为京官者,要恪尽职守;诸进士为地方官者,要保境安民。庶几不负民望!”
说完,杨廷和举起酒杯,“祝吾皇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的进士、六部堂官皆高声齐喊,声震内苑,“祝吾皇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之宴会正式开始,面对琳琅满目的珍羞美味佳肴,所有新科进士一扫拘谨之态,大快朵颐,觥筹交错,十分尽兴。
廖道南却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琼林宴自宋太祖首开以来,历朝历代延续下去,历朝历代皇帝几乎从无缺席一说。当今圣上,虽然行事不羁,甚至有些荒诞,但是并不离谱,祭祀与盛典从无缺席之事。难道,难道?”
廖道南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当今圣上已是沉疴在身,龙驭上宾不远了?否则为什么昨天可以驾临传胪大典现场,今天却不能赐琼林宴与众新科呢?天语褒奖一下新科进士,该会让多少人喜极而泣,该会起多大的鞭策作用?天资卓越的当今圣上会不知吗?”
宴会完毕后,六部堂官及新科进士纷纷散去。
廖道南也随众人一道退席,刚刚走了二步,后面有一个声音叫道,“鸣吾,止步!”
廖道南一愣,声音似曾相识,谁叫自己表字?表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廖道南回头一看,全身一颤,叫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大明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一代权相杨廷和。
“老师叫吾吗?”廖道南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还有假。”
“学生聆听老师教诲。”廖道南躬身作了一揖。
“亭榭处去说。”杨廷和步伐矫健,走向湖心亭。
廖道南大步流星跟上,“老师,亭子风凉,别感冒了。”
“无妨,本师多喝了点酒,凉风刚好醒醒酒!”
来到湖心亭间,师生落坐后,杨廷和开言道,“汝知本师唤汝之意吗?”
“学生未知。”
“解汝心头之谜耳!汝殿试成绩甚好,真吾大明才俊之士。”
“谢老师!学生一切皆是老师所赐。”
“言重了。应该说,天道酬勤,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汝读书努力之结果。”
“老师是学生的伯乐,没有老师,学生点不了翰林!”
“不,汝之学识才具,够入翰林院。二甲传胪实至名归,不为超擢。”
廖道南面有愧色,赧颜道,“会试时学生虽然考中了贡士,却是名居末位,附骥之尾。才识之不足,可见一斑。”
“非也!汝位居末名,附骥之尾,那是本师有意而为,打压而已!”
“是吗?为何?”
“汝与建昌侯张延龄交往之事,本师当时即已知悉。建昌侯张延龄、寿宁侯张鹤龄两兄弟侍仗国舅身份,有恃无恐,纵容家奴欺凌百姓,侵占官产,作威作福,骄肆不法,罔利害民。因投鼠忌器,官府对之一筹莫展,其种种违法行为为正人君子所不嗤。”
“俗话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本师当时担心一旦汝与他彼此勾结,为害甚大!本师无法捽去二张,但是有办法不让汝中榜,或者中榜不让汝朝中任职,更有办法阻遏汝点翰林,入值中枢,否则二张与汝勾结,蒙蔽圣听,二张将更是势焰熏天,为所欲为,谁复可遏?”
“这才是学生忝为末名的原因?”
“是的。汝其实会试汝之成绩很好,答题让人啧啧称奇,字迹工整,一丝不苟,立论新颖。整篇文章文釆飞扬,气势磅礴,观点鲜明,说理透彻,一气呵成,上下衔接紧密,是一部难得的治国安邦的佳文。本师爱惜之,再三熘览,不忍弃之,其他考官意见亦与余同。思之再三,本师想,文如其人,或许汝不是表里不一之人。”
“这就是学生没有被捽去的原因?”
“是的。但是本师还是不放心,将汝的名字位列贡生最后一名。这样的话,就留有了余地,可进可退,不致贻害将来,如汝人品方正,文如其人,殿试可以超擢;如汝人品卑劣,殿试仍然名列最后,这样就会分到千里万里之外的偏远之地为县令,就割断了与二张联系,干得好,循例升迁,干不好,徇私枉法,国法俱在,按法严惩。”
“学生明白了,这才有了老师谆谆教诲的一幕。”廖道南心里打翻了五味瓶。
“那是本师的试探之言,想看看汝会如何办?结果汝没有交出张延龄推荐信,我放心了,汝不是他一条道上的人!可以大用!”
“老师如何能肯定他会有推荐信?”
“因为本师与汝一样,为人直中有曲,看在太后、皇上面子上,同朝称臣,与二张表面上尚算融洽,也时常客套寒暄一下,虚与委蛇而己。这次张延龄向本师推荐了几人,这几人的推荐信都第一时间交与了本师。张能邀汝到张府作客,张喜笼络读书人,岂会没有推荐信?”
“老师所见丝毫不差,明察秋毫,确实如此。”
“汝不为利诱,不为权惑,操守、品德、气节皆可称道。所以本师恢复了汝本来的位次,那些品德操行不如汝之人,殿试后全部安排地方作官,聪明反被聪明误!”
“原来如此!老师可谓是用心良苦,苦心孤诣!”廖道南暗暗庆幸自己的选择正确,通过了杨廷和的考验。
“汝这次未入第一甲,心有遗憾否?”
“没,没有。”作为读书人,廖道南当然希望能到琼楼最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