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褫夺封爵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陛下千里召臣来,仅为此?”廖道南又问道,他心里实则不相信嘉靖皇帝心急火燎地让自己的亲妹妹传旨,仅为修典事?修典固然是大事,但是也非一日可成,一蹴而就的,听皇上言,自己也仅是十余个编纂官之一,根本没有必要心急如此。

“这个吗?”嘉靖皇帝犹豫了一下,才答道,“迢迢数千里召卿而来,还有一件急为棘手之事,且事关国运,需卿之智才能解决。”

“事关国运?”

“对。”

“请皇上明示。”

“朕就直言于卿吧。现在大明土地兼并厉害,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不遏制,民无可耕、立锥之地,一家沦为赤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甚至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话,一旦民变,聚众起事,后果不堪设想。历代王朝之亡可为殷鉴。”

“皇上熟读经史,可谓一针见血,民为国之本,真知灼见啊。”

“可是现在朕推行退田还民之事,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朕首先清理勋戚庄田,朕之母后以身作则,带头退还安陆兴王府庄田还之于民,可是仍然推不动此事。此事有功亏一篑的流产之可能。朕为此坐卧不宁,焦虑不已啊。”

“难在那儿呢?”

“朕投鼠忌器啊。”

“为何?”

“张太后之两弟太傅张鹤龄、太保张延龄对此置若罔闻,拒不退还一分地。全国其他的豪门缙绅,会都望着这两兄弟,这两兄弟不动,别人也不会动。”

“张太后之两弟太傅张鹤龄、太保张延龄所恃者何?是否因为位高爵重?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不,张鹤龄后还升昌国公,对不?”

“对。卿之言,切中要害。朝廷对公、侯爵一级占有的田产并无规定,他们钻了这个空子,因为无限制,这两兄弟一味巧取豪夺,广置产业,占有田地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两兄弟富可敌国。朕对此也是一筹莫展。”嘉靖皇帝亦是无奈地说道。

廖道南听了,也感到棘手,张鹤龄、张延龄身为公、侯爵位,广置庄田产业,并没有违反大明律令,法律也是无可奈何,嘉靖皇帝作为一国之主,但是却也不能无故加罪无人,籍没家产,更何况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幕后还有一个大明的太后为其靠山呢。

廖道面蹙起了眉,室内一时陷入了沉寂。

良久,廖道南终于打破了沉默,他闪过一个念头,“皇上,臣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否?”

“卿且直言。”嘉靖皇帝眼神一亮。

“大明爵位何授?”

“因功授爵。”

“张鹤龄、张延龄爵位何来?”

“一袭父爵,一加封而来。”

“无功而授爵违反大明律令否?违反太祖之制否?”

“太后之父培养育了太后,功在大明。”

“这说得过去。可是张鹤龄、张延龄可有尺寸功,他们的女儿可曾为皇后否?可曾有疆场浴血奋战功否?”廖道南慢腾腾地问道。

“无有。”

“那授爵依据何在?”

嘉靖皇帝茅塞顿开,一下子豁然开朗,是啊,真是一言兴邦啊,这才是切入口,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以违反祖制为理由褫夺封爵,张太后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得,然后就可以田亩逾制为由,不许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再侵占或投献民田,违者即使是勋戚大臣亦参究定罪。逾制的庄田按律强制命令其退,不服,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尽革外戚封爵,不得世袭。迎刃而解的好办法啊!”嘉靖皇帝情不自禁赞叹道。

“不过?”廖道南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那样一来,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就会对皇上心怀怨恨。”

“朕何惧之?就是全天下所有的官员反对朕,朕亦不会稍改初衷,大礼仪之争,朕鞭挞、惩处的官员还少吗?心怀怨恨的官员还少吗?朕亦何在乎多一二人?”

“大礼仪之争的官员是明着来的,明枪易躲,暗箭伤人难防啊。怕的是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与阴谋篡位者势力合流啊,二股势力一旦合二为一,防不胜防,那危害就大了。”

“朕也是死里逃生的人了,何惧之?王者不死,自有天命。扁鹊为蔡桓公诊病出现的事不可重演!”

“什么事?”

“卿为大明之智多星尚不明白吗?”

“皇上说的是讳疾忌医的典故?”廖道南刹那间明白嘉靖皇帝所指。

“对,讳疾忌医!卿熟读史书,应当明白,《韩非子·喻老》中扁鹊对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蔡桓公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现在大明之病已在肠胃,不治则将病入骨髓,一如蔡桓公样,无药可救。”

“朕为天下计,一身当之可也,朕决不做讳疾忌医的蔡桓公!”

“皇上......”廖道南欲言又上。

“朕意已决,谢卿刚才指点迷津。朕知道怎么办的。卿且告退吧!”嘉靖皇帝摆了摆手,廖道南知趣地告辞。

第二天嘉靖皇帝下旨,廖道南官复原职。

紧接着廖道南与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熊浃,福建都转运盐使司运使黄宗明,翰林院修撰席春、编修孙承恩王用宾、张治、南京工部营缮司员外郎黄绾、礼部仪制司主事潘潢,祠祭司主事曾存仁一道投入《明伦大典》纂修工作中。

嘉靖皇帝对《明伦大典》编纂一事十分重视,嘉靖皇帝敕谕大学士费宏、吏部左侍郎张璁正、副总裁官及诸编纂官曰:“朕自继承大统即位以来,朝夕之间,惟我皇考、皇母尊亲未定。”

“命诸礼官考详大礼,辄引后世继祠之说,名实不称,废坏纲常,尚赖天赐良哲正直之士,力赞朕一人正厥大伦,尊尊亲亲各当其宜,位号已定,庙祀已成,岂可无一书以示后世,虽前命礼官席书纂成《集议》,其中或有未备,朕心慊焉。”

嘉靖皇帝希望纂修各官“勉尽忠爱,深体朕心,上稽古人之训,近削弊陋之说,参酌诸臣奏论,汇为《明伦大典》,前集议所编,不得更改,可略加润色,以成永久不刊之典。”

嘉靖皇帝又敕谕张璁:“大礼者,乃天子之礼,书册者,乃一代君臣之行也。重其事,所以命官纂集,其曰命官,还用建礼之臣掌其文意。”究其意就是要“大礼仪”首席功臣张璁总其事,负总编纂责任。

廖道南心里明白,嘉靖皇帝是要以纂修订礼仪大典这一传世之作来肯定自己所做的一切,尊崇生母生父,不是离经叛道,废坏纲常,恰恰是遵循圣人之训。并且要纂修各官“上稽古人之训”,也就是从古代名家论述中找出凭据,古为今用,肯定自己所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肯定自己一切举措是维护纲常伦理之举,可以贻鉴将来。

嘉靖皇帝还不放心,怕纂修订礼仪大典的纂修官难以体恤已意,或是敷衍了事,不去认真“上稽古人之训”,他在皇宫里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经常半夜跳下床,去皇宫书库去查找藏书,寻找历朝历代诸儒之论,寻求相关依据。

嘉靖皇帝的这一股韧劲,终于让他得到了回报,他从故籍堆里,找到了宋代名家大儒欧阳修的“濮议”,欧阳修是宋代“濮议”论的反对者,也就是“尊崇生身父母”的主张者,嘉靖皇帝内心十分惊喜,欧阳修之论与已意十分吻合。

嘉靖皇帝终于长长嘘了一口气,“朕并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啊。五百年前的宋代名臣,一代大儒欧阳修就是朕的知音啊。可惜的是欧阳修没有生在当今,否则那有张璁什么事?朕当场就会授予欧阳修太师之职,那还应得着死后十多年再追封为太师啊!”

第二天嘉靖皇帝又派司礼监太监鲍忠于左顺门传旨,晓喻诸廖道南等诸纂修官:“凡宋代名臣欧阳修诸儒之论,于父子君臣大伦有所发明者,俱要增录。”

嘉靖皇帝意犹未尽,接着他又下了一道旨意,“诸臣建议本末,邪正具载,后奉天行罚,以垂戒后之人。此乃朕命纂修订《明伦大典》之本意。”

廖道南听了嘉靖皇帝的旨意,他明白,内心忌刻的嘉靖皇帝对辞官归隐患的恩师杨廷和,仍然耿耿于怀,难以释怀,怕是还有惩罚啊。

“皇上虽然是名君,但却不是宽宏大度之君,外宽内忌,睚眦必报啊!”廖道南内心叹息道。

可是自己参与纂修,将对辞官归隐林泉,不问世事的恩师杨廷和是一个打击啊;可是自己如果不参与纂修,或消极怠慢,这是违旨欺君之罪,岂能瞒过事事苟察的当今皇上啊?伴君如伴虎啊!那样一系列贬官打击将接踵而至,事情还不止于此,逆了龙鳞,囚系于狱,以”大不敬”论罪也是有可能的,这样的事历朝历朝还少吗?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星汉灿烂 陆地键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从木叶开始逃亡 修罗武神 人族镇守使 从长津湖开始
相关推荐:平妖师占妖师驱妖师魔弹双枪无尽帝尊我复苏成僵,去修仙!宰相千金早当家除妖游戏重生农家妻:憨夫也很强绝品妖孽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