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爱人》第七十三章彝乡风韵高鲁山
洛河水清又清,高鲁山天连天。
彝家女多风情,大山川景中景。
这几天,泥巴带上娇妻杜娟花,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就是玩,就是玩。
他率领朋友们游历了九龙池名胜,饱览了白龙潭奇妙风光,攀上了巍巍龙马山。
可是,要让朋友们领略玉溪大美,一定要攀上高鲁山,逛逛黄草坝。
高鲁山,玉溪最高峰,高鲁山,彝族人民的神奇世界。
黄草坝——玉溪的黄草坝,号称玉溪的香格里啦,是玉溪大地上的一处人间快活园。
“走吧,走吧,朋友们,今天,我带大家去一个神奇的地方!”
天一亮,泥巴兴高彩烈地对朋友们说。
“神奇的地方?玉溪神奇的地方?那好啊,我们跟泥巴去看看!”表哥欢快地说。
“神奇的地方?玉溪还有神奇的地方?泥巴,是哪里?快告知我们!”朋友们异口同声地问。
杜娟花好奇又惊讶地望着她的丈夫泥巴,脸上得表情好是在说:“泥巴哥,你不会是为了讨朋友开心,编故事吹牛吧?”
泥巴故作神秘地笑笑,向杜娟花挤挤眼睛,一脸神秘地说:“我们去了,大家就知道了。我们看了,会惊叹那里的神奇。”
“走,那我们随泥巴走。”俊威满脸笑容说。
于是,他们从州城出发,汽车行驶在颠簸的土路上。
道路弯弯曲曲,路面坎坎坷坷,路旁的州大河沿岸,一片一片的椹树林,在灿烂的阳光下,舒展碧绿,迎风招展。
州大河的流水,哗哗哗地欢唱,路边一个又一个古朴的村庄,炊烟鸟鸟。
从车窗一直对外观望的表哥问泥巴:“泥巴,这么多椹树,这一带的村民养蚕吧?”
“是的,这附近的村民,旧时代多是靠养蚕卖蚕丝过日子。不过,现在少有人养蚕了,大概生产队时代以抓粮食为主。
哦,椹树林把河岸点缀得很美!”
路过这片椹树林,纺织女小凤的身影,她那悲悯的神态,以及他们分离时的酸涩情景在泥巴脑海掠过。
泥巴不由地凝眸身旁的妻子,把她的手紧紧握住,彷佛怕他一松手,会失去美丽的娇妻。
一路上,朋友们兴致浓浓,欢声笑语,放声歌唱: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颠簸了一个多小时,行驶了二十多里的村路山路,他们的眼前,呈现出一片颇显民族风韵的乡村集市,集市热闹在重重大山的峡谷里。
东方升起的朝阳,透过一座座山峰,把灿烂的阳光挥洒峡谷,使这山乡集市,显得暖意洋洋。
更有集市边一条宽敞的大河,水波粼粼,涛声如歌。
这条大河,就是玉溪着名的洛河。这个集市,就是洛河乡,村村寨寨彝族山村的人民来赶街的集市。
洛河,其实就是州大河的下游。洛河,玉溪当地人称之为“落河”,这不仅仅是玉溪人普通话发音不准确,更确切地说,是玉溪人着意对洛河特性的言表。
州大河,是整个玉溪坝子唯一的出水口,玉溪坝子,四面八方大大小小的水流汇聚州大河,经过洛河流向他方。
可是,很奇怪,滔滔之水,宽几米的河床,在洛河流域,却突地消失了,不见了。
滚滚洪流,似被层层山脉吞噬,逶迤河流,似被大山隐藏,州大河或是洛河,突地没落在大山之中,景象显得神奇又神秘。
今天,正是洛河乡集市的赶街之日。看,洛河岸畔一处稍显平坦而宽阔的大山峡谷之地,一大早的,人群已经熙熙攘攘,商铺,货摊一处又一处,密密麻麻,竞显物丰人旺。
马车,牛车,自行车,木板小推车随处都是,处处是九十年代山区集市的景象。
“朋友们,这就是高鲁山大狭谷着名的洛河乡集市,我们下去逛逛,看看这里别具特色的彝族风韵风情,看看街上应有尽有的山之产品,彝族风味的物品食品。
然后,我们去品尝这里的彝族小吃,吃好喝足好上路,吃饱喝足待会才有力气攀登高鲁山。”泥巴欢笑着对朋友们说。
“好的,好的,我们赶街子去。”朋友们异口同声欢快地说。
泥巴手牵杜娟花,他们一行几人,很快便挤在嘈杂的人群中。
集市里,多是来自高鲁山大山里山山寨寨的彝家人。
彝家男人,多显剽悍强健,身穿自制的彝人服装。
有的肩扛粗大的木料来卖,有的担着柴火来卖,有的肩扛长长的火药枪,枪柄上吊着打猎而得的野兔,野鸡,獐子。
更有的手抓大蛇叫卖。上点年纪的彝族大爷们,背上背着大竹筐,筐里不是山野里釆得的药材,就是山林里釆摘的野生山菜或蘑孤。
当然,有几位大爷的竹筐里,不是洛河里现抓的野生鱼,就是大山箐里捕获的石蛙,牛蛙……
集市里,更有那服饰艳丽,银饰叮当作响的彝家女,引人注目。
她们有的用头顶着满竹筐的水果——自家栽种的桃子或梨,有的肩背一竹筐的鲜嫩蘑孤,有的双手提着满竹篮灌林里刚摘来的红红绿绿的新鲜杨梅……
表哥,俊威,他们几个在昆明大城市里长大的朋友,虽然他们也曾见识过彝乡风光,目睹过彝家人的丰容,甚至体验过彝族风情风韵。
但他们,从没像此刻,挤身彝乡闹市,近距离地听彝家少女们银饰叮当悦耳,七彩服装如画。
尤其,他们瞬间心中被眼前彝家妇女外貌的别致而丰美吸引,被彝家少女特有的健康英姿吸引。
彝族少女,妙丽风情,那个漂亮,那个风情,那个够味,像磁铁般吸引他们,让他们在集市,恋恋难舍。
“朋友们,幻想留在心里,别眼睛直勾勾地看,好景美景还在后面,洛河乡的街子,我们串了差不多了,我们还是去美美的饱餐一顿,一会儿才有力气攀登高鲁山。
高鲁山与黄草坝在召唤我们呀!”泥巴诙谐地说。
“哈哈哈!我们吃饭喽!”表哥大笑着说。“吃饭,吃饭,吃饱喝足好上路。”大伙齐声说。
于是,他们走进路边一处彝家菌子园饭馆。
菌子园饭馆,清一色是山珍菌子,特色菜是各种蘑孤风味。
饭馆里很是热闹,空气中飘荡着蘑孤的香味与酒香。泥巴与朋友们临窗而坐,圆形的餐桌上很快摆出:红辣椒炒干巴菌,大蒜炒牛干菌,爆炒松茸菌,素炒火青头菌,清蒸肉馅绿青头菌……当然,不可缺少的是味鲜的鸡枞汤。
吃菌子固然饱口福,山林里捡蘑孤才更有诗意。
“朋友们,我们已经品尝了蘑孤的鲜甜味美,我们是不是该上大山去了?去亲历捡蘑孤的快意,摘杨梅的欢喜,更有山顶眺望的心旷神怡。
走,向高鲁山挺进!”泥巴看大伙吃好喝好后,朗声说。
“走,我们勇攀高鲁山!”大伙响亮欢叫。
哎!站在山脚,仰望高鲁山。山,巍巍的大山。山,一座座绵延不绝的大山。山,青翠碧绿诗意盎然的大山。
只是,只是这山路,路区区,又窄又弯又陡峭,这可是海海拔近三千米的大山,是有点高!
大城市里昆明来的朋友们,望着眼前的大山,腿似乎先酸痛了。
“朋友们,拿出勇气来,走,快走!
看,山林里,灌木山林里,全是绿绿的,红艳艳的杨梅果,还有松树林,斑毛草丛下隐藏着的,千姿百态的蘑孤,更有山顶上,岚云下,若隐若现的一个个彝家寨子。
朋友们,到了那彝族山寨,好吃的,好玩的,全有。尤其,山寨里的彝族少女,风情万种,媚丽无比!”泥巴激励大伙说。
大伙来了精神,杜娟花不愧是大山的女儿,她矫健地走在最前面,泥巴扶着一位胖胖的朋友而行。
他们边走边玩,一会儿爬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窜入灌林,一会儿隐入松林。
艳丽山花,釆了又采,火红的“刺槟榔”,一把一把往嘴里塞,见到美丽的蝴蝶又追又扑,红艳艳的杨梅,满山遍野的杨梅,让他们爱不释手。
隐隐约约的蘑孤,不是在灌林中,就是在斑茅草丛里,让大伙拾了一朵又捡一窝,更有那飞快窜出的野兔,突地腾飞的野鸡,让朋友们玩兴大发……
大家边玩边走,爬过一山又一山,翻过一岗又一岗,二个多小时,大伙终于登上山顶,站在巍巍高鲁山之巅。
站在高鲁山巅,站在玉溪之巅,即便,一向是沉默的人,也会止不住想放开喉咙,大声高喊。
即便,一个孤陋寡闻者,此刻,也能看到很多,悟到很多。
玉溪,大美玉溪,尽呈眼前。
朋友们,此时此刻,似头顶碧空,身浮瑞云,不由的心旷神怡,思绪波涌,彷佛,只要轻轻一跃,就能腾过万水千山。彷佛,只要伸出手,就能捧起绿玉般的玉溪。
泥巴手携杜娟花,从岩石飞下,似飞向仙界,飞向幸福的世界。
表哥俊威与朋友们,跳跃在山顶岩石,又是欢呼,又是歌唱。
远方,传来动听的歌声:彩云之南,美丽的地方……
【作者题外话】:彝家风情,高山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