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称赞向往的江南道,就坐落在大江以南,东临大海,西抵襄阳,南至八闽,而现在的江南道可不止于大江以南了,大江以北一部也被称为了江南道地区,至于为什么呢,原因无他,江南道富庶而已,甚至于许多在京畿道或者更北一点的幽云十六州地界之人都自称为江南道人士,似乎这样更能显示身份一样。
比不上京畿道六路三十六府的一千七百万户,也比不上荆州道的盛世人才,更比不上西蜀道的风水宝地,但江南道就是富裕无比,其中最多的便是为商之人。大夏开朝以来,便商旅纵横天下,可以说是有人的地方便也一定会有买卖,无论是府治所在的姑苏城还是诸如扬州、铜陵等地城内,都各布置有各种各样的商行货号。
有人调侃道,在姑苏城内经商的人比城内的百姓人还多。
当然,这自然是笑话,朝廷鼓励耕田由来已久,在天下看来还是种地的人比较多,什么,你说农田侵占?在别的道这样的事情也许会经常发生,但江南道就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开什么玩笑呢,大家都忙着经商,谁跟你闹麻烦侵占你的地啊,都是有钱人直接花银子买下了,你侵占那地,让别人怎么花钱了?
而且朝廷也屡次颁布律令严禁私占民田了,但凡有这样的事,百姓给直接闹到按察司那里去,当地的官府都吃不了兜着走,侵犯民田要得罪多少人呢?一是同样要买民田的人,二是官府,三是按察司,一趟下来,不划算。
但江南道不是以百姓耕田得名的,也不是以商贸出名的,而是门阀士族。在江南道上真正的大家家主,没有人会去喊一句东家,或者老板、掌柜的这样之类的话,各大门阀下的产业自然有聘请专司点账的人去做个名义上的代表,那些人才称之为东家、掌柜的,而幕后的各大家主们,都得叫老爷,这才合规矩。
众所周知的张家即是门阀中的一大代表,但其实江南道门阀士族共有五大家,吴朱张顾陆是为五大家,大大小小的瓜分了整个江南道,只是以张家为代表的了而已,毕竟张家官场上有人,江湖上有人,几乎遍布天下都是张家的自己人,而张家现任的家主张航钰则是钦封的二等子爵,是平民能以功德得到封赏爵位的最高一等,再往上的一等子爵则是要靠军功了,更不用说公侯伯。
但五大门阀崛起之前却有着各自的心酸血泪,在枭离时代之前五大门阀世家还叫五小家,作为当时江南三大家族的子家族,时时备受欺辱,江南道汪氏为先民贵族,江南道郑氏为官宦世家,江南道谢家亦为官宦世家,三家在末期中掌控下的江南道自是民不聊生,而江左更有王氏、萧氏两大门阀,压迫得五小家喘不上气来。
变化也就在枭离时代了,靖南军北上之前就已陈兵五万在江南道与荆州道的交界线上,吓得当时三大家族气都不敢喘一下,但仍然口出狂言,说一旦靖南军东进半步,江南道三百万户誓死保卫乡土,但最终三大家族还是暗地里通气,各自找了靖南军中的人,不断送钱送粮,希翼着靖南军打进江南道以后不要践踏自己的任何产业。
对此靖南军没有任何的表现,而是收了钱粮之后,直接北上,瞬时灭掉了北伐路上的王氏、萧氏,共计亡族四千多百口,踩着两大门阀的尸骨上了京,这下让江南道的三大家族更加惊慌了,不断的送钱送粮到靖南军帐中,也为靖南军北伐西进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但在这同时,吴朱张顾陆五小家族也在暗中不断的找靖南军中之人推心置腹,送钱送粮更为卖力,大小之间的区别当下立判,大家族只是为了找个投靠的靠山,而小家族则是在进行命运的抉择。
张家的成功就在于张薇与张鳄这两人上,张薇既是楚门弟子,又是凤凰殿主,又在枭离之乱中帮助了靖南军,而张鳄则直接就是靖南军上将了,算是军中一颗壮硕的大树了,就毗邻在江南道的荆州道上便是靖南军了,张家如何能害怕任何的狂风暴雨。
当然,最大的误算大概就是张婷了,这枚有着江南道第一才气的女士子,高中之后登顶极品官衔,却在往后的几年里一直走下坡路,在为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于在京城的开销还得从姑苏城张宅中要钱了。
张家在姑苏城内外的产业极多,分布在道内的产业更多,在其他道上也有颇多的产业,才构筑了如此强大的一个世家,朝中黄紫尽亲朋,边疆大将为好友。最亲最贵的便是张家的现任家主张航钰了,作为上一任家主最小的儿子,也是最为能干的儿子,在枭离之乱中便以其魄力谋划奠定了张家在未来近百年鼎立于江南道的基础。
张家的宅子很多,很大,光是在姑苏城内这样仅次于金陵、江陵寸土寸金的地方,别说一套大宅子了,便是小小的一进小别院,动辄都要二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可换十万钱,一个正七品的县令,年俸四十五两银子,过大年还会有户部拨发的津贴接近五十两银子,也就是这样,一个县令也要两年不吃不喝才能勉强买下一座小小的一进小别院。
但一个七品的县官怎能只住小小的一进别院呢?如此更别提二进、三进的大院子了,不过人人都知道在姑苏城内最大的房子便是张家大院了。
张家大院在姑苏城东北角,由张氏一族在姑苏城内历经三帝一百二十年的时间中慢慢扩张而成的,最大的一次扩张在新治元年,张航钰将原本的三进宅院直接一下子扩建成了七进宅院,张家大院中大大小小的院落有十六座,房屋一百七十八间,还有祭祖堂、绣楼、厨院、家塾院,更有数座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等。张家大院中的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32道,又独立成章,一院一景。
如此庞大的七进院落,仅次于王爷府,更且是完全在姑苏城中,占据了整整一条街,可堪称之为无价之宝了。
在张家大院的一座戏院中,正演着江南苏调,台子上的生角儿们每个动作都做得到位精致,附台上一群砸乐的梆子其乐融融,这一看便知是名角儿在喝苏调,在姑苏城内唱苏调的名角儿很多,但多并不代表贱,相反姑苏城内的名角儿身价都很贵,有哪家老爷诞辰或者喜庆请客便要邀请名角儿来唱上几曲苏调助助兴,但一般的名角儿一次也会要个十几两银子的,这十几两银子不止是唱曲的名角一个人的,还有乐师、小角等等人的。
而若是在姑苏城内排上名次的大角儿,一次没有个上百两银子,都轮不到给你唱一曲,这上百两银子全是这个角儿一人的。不过能请来名角也是一种殊荣了,许多江南道以外的大门大户,哪个不以能请到姑苏城的名角儿去唱上两句为荣?
此时在台上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姑苏排名前二的名角了,她花名池鱼,弹唱着一首很有名的苏调《神剑打碑》,正是讲的祈符四十年剑神白贾带领着江湖高手阻击北蛮鹞子军的事,这一曲难就难在其曲高和寡的意境之上,既要弹出几大武林高手的盖世神功,又要单单唱出白贾当世无双的气魄,矛盾褶皱难以言表,都在说词之中。
此时姑苏第一的苏调大角河音,正在金陵城内给某个朝廷大员祝寿。
而在台下的,则是姑苏城内最为富贵的张老爷,张航钰,以及陪同一起观赏的十几个老爷子们,这些人中有姑苏城内的大老爷,也有江南道上的武将,更有江南道外来此居住的老爷子们,这些老爷子们多是将家业交给了子孙后人,而自个儿来姑苏城享受来了,不过还是根据一些书信在掌控着家中的情况,其中之一便有方士书家的老爷子方鸿。
让人惊奇的是在这群人之中,最年轻的竟然是那个张老爷张航钰。
张航钰二十岁起便继承起家业来,作为张老太爷最小的一个儿子,却也是最聪明的儿子,在真正掌控家权之前,却也一直装傻充愣,四处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让人完全看不出来一副富贵公子哥的样子,但也正是游山玩水,才结识了一大堆的人,其中最赫赫有名的便是靖南王欧阳歇。
台上池鱼一曲唱罢,台上人眼神中俱都充斥着满足感,但无一人拍手称快,唯有在张航钰张老爷拍手之后,众人才一同喝彩起来,殊荣至此,辉煌一时。
池鱼则是屈膝低头,对众人答谢,但在她看来,台下除了张航钰,其余人等都是一等一的眼馋看着她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