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围墙
——灵遁者
前些日子,看到人们在议论中央的关于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机关大院的新闻。简单来说就是拆墙,让人口密集的中国人,活动空间更大。我听了后,格外高兴,这是难得的好事啊。
一个懂的心理学的人,一定知道打开围墙,不是简单打开了围墙,开放了空间,方便了生活,更是打开了人们心灵的围墙。心里也更舒畅了。毕竟谁也不希望处处碰“壁”,处处被“赌”。
人们喜欢登高远望,是为什么?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界限。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多么实在的一句话。登高远望,万千景物尽收眼底,平凡的人也感觉胸中有万千感慨和志向。
古有曹操《观沧海》诗篇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何其掷地有声。更有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无惧无畏。
今有毛先生先生《沁园春·雪》中“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何其豪壮。古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情怀都是一样的。
写到这,想到很早之前还看到过一则研究报道说,人的创作力,想象力和屋顶的高度是有关系的。屋顶高,则更利于创作。我认为是正确的。
我去写字楼或者别人家,总是喜欢楼道宽敞,屋顶高高的。不喜欢屋顶很低的楼。那样是不舒服和压抑的。风水上也是这么看的。
一位空巢老人,被孝顺儿子接到了北京,可是没有过多久,老人自杀了。令人唏嘘不解。类似的空巢老人自杀事件,已经不新奇了。有好多起了。
眼睛看到的地方,就是界限。这对普通人说是多么实在的一句话。一个封闭的单元房,加上一个封闭的小区。一个外来的农村老人,在儿女忙碌的时候,会做什么?什么都没有的做。
有的事做,是好事。所以好多老人一会也闲不住,洗洗刷刷,缝缝补补,就是要做事,这是幸福的。
可是不认识人,没有倾诉的对象,没有事做的老人,注定是孤独的。他对着墙壁,对着封闭的小区,狭窄的空间,只能越来越沉闷,最后变成抑郁,然后是自杀。
所以打开封闭的小区和机关大院,对老人,孩子,我们中年人,都是好的。打开墙,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可以看到更多的人,可以增加交流的机会。所以这不是简单的围墙,更多的墙是围在了人们的心里,环境改变心境,环境影响心理,这是值得肯定的思路。
我所住的小区,就不大。我在一楼,我门前经常有一个大概50多岁的人,坐在台阶上,跟保健品公司的营销人员通电话,一通话就是半小时。有时候为保健品的疗效,还发生过大声争吵。大多时候,老人又在说自己的身体情况,家里情况等等。反正肯定不是和一个营销员聊。
不久前,正好偶遇一个朋友。她就是做电销的。我跟她说了这个事情。她跟着说:“这很常见。我有时候和一些老太太,老头聊,一聊就是一个小时。他们什么都说。说她儿子咋样,女儿咋样。家里发生了什么事。甚至做什么梦都给我说。有时候觉得啼笑皆非,有时候觉得他们也挺可怜。”
我听了良久沉默,这是多么缺乏倾诉,才会这样啊。我门前那个老头就是那样啊。有时候跟业务员吵了,可是过几天,又见他和另一个业务员开始聊了。我猜他每次都在外面聊的原因,是害怕被家里人知道吧。
我在想,会抑郁是一种能力,生为人的骄傲。毕竟一只蚂蚁,是不会抑郁的。可是因为抑郁,而丧失了生命。我又该如何去想?
孤独,抑郁,焦虑等等词汇,都不是因为单一的原因而产生的。一个老人的抑郁,可能来自于屋顶太低,可能来自于儿女关心太少,可能来自于自己内心沉默等等。
所以政府建议打开小区和大院,我是格外高兴。但总会有一些围墙不会拆,总会有一些心灵的墙堵在人们的心口,那就需要身为子女的我们,去关心老人了,去关心孩子了。去把堵在他们心口的石头拿掉。去拉着他们的手,到公园走走,到海边走走。吹吹风,晒晒太阳。
我一直说吹风不要钱,但无比重要。晒太阳,不花钱,但无比温暖。我们的心灵,有时候不需要很好的其他物质的东西,就需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
拆开围墙,更多的风来了,更多的阳光来了,更多的人来了。更多的笑声自然也会更多。抑郁的人不需要被同化,但一定需要出口。倾诉也好,走出去也好,总之出口很重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