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天文,你来。”
李沁回头招招手,杨天文跟了过去。
“你看,这就是红伞伞。”
小姐姐摘了起来,蘑孤柄有拇指粗,四五厘米长,顶盖是鲜艳红色,带着小斑点。
“和你说哦,这种就是毒蘑孤,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过,最简单鉴别的方式,就是看颜色。
色彩像这样特别鲜艳的,放弃没有错,九成九是毒蘑孤。”
“嗯嗯,我记住了...”
杨天文暂时不清楚,县级野生菌识别技巧有多牛叉,不过,李沁手里的他还真认识。
以前,根本不懂,但看到之后,脑袋里有了信息。
这叫蛤蟆菌,学名毒蝇鹅膏,也是有很多种类,轻的让人上吐下泻,产生幻觉,重的,救助不及时,全村吃席。
“行,那咱们暂时分开,但不要太远,我争取先找几朵认识的,你呢,除了颜色鲜艳的,其他不管什么,先摘了再说。”
“好,你注意安全,夏天了,林子里有蛇,先打草。”
六组,十二位采菌子选手,采取的策略基本一致。
里头高手没有。
不是所有的云滇人都认识菌子,更别说外地人了,相对而言,比较公平。
同一时间主场那第二项比赛开始了。
项目是手搓麻绳。
绳索在野外求生中很重要,不管是加固庇护所,还是通过一些河流,小崖壁,都需要。
第二组的任务,是在一个小时内,给你一把军刀,编一条5米以上的绳索,有专门的机器来测定牢固程度。
第三组的比较简单,烧水。
5升的水,看哪一组最先烧开。
不管选手还是观众,都看出来了。
这说起来是筛人,其实,也是给选手们一次提前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咕都,咕都...
李沁喝了些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她有点慌。
出发到现在,这会半个小时过去了,竹篓里有蘑孤,而且也不少,十几朵。
可是,她一点都不确定是否能够食用。
照片和老师说的,与现在看见的,两码事。
这蘑孤,长得太像了。
好像能吃,又好像不能吃。
无怪乎,节目组会设置那条规则,选到毒蘑孤,要扣去相应的重量。
林子里菌子真的太多了。
他们不知道,昨天晚上,这片区域下了一场小雨。
人家说雨后春笋,雨后的蘑孤同样长得非常快,一小前,你看着地上啥都没有,一小时后,便破土而出。
老师曾经说过。
菌孤有窝。
啥意思呢,比如你在某个地方,摘了某种菌类,你隔一段时间过去,又有了。
这是与它的繁殖方式有关。
完全长开的菌子也是分裂完了孢子,多数“种子”都落在原地或者附近,而且这种菌子的价格,会便宜许多,吃货们认为少了许多菌味。
只是,李沁第一次来到这里,哪里知道啥窝呢,只能是漫无目的地寻找。
转了一圈,发现杨天文已经不见了。
“天文,杨天文...”
她大喊了几声。
“我在这...”
杨天文的声音从某个角落传来。
李沁还想喊呢,就见到远处出现了个身影,朝着自己奔来,还没到呢,就在回答。
“咋了咋了,是不是出危险了,等我过来。”
莫名心中一暖:“你别跑,等会摔着了,我没事。”
呼哧,呼哧...
山路对于胖子,太不友好了。
观众见识到了什么叫汗如雨下,眼睁睁地看着汗珠从杨天文额头上冒起,顺着脸聚集到下巴,然后不停的滴下。
李沁想帮着擦一擦,只是没有手绢。
“让你别跑了,这一头汗。”
杨天文憨厚一笑:“我就是不跑,也一样。”
“哇,你采了这么多呢?”
李沁一低头,看着杨天文手里的篮子,三分一了。
“不是,你放这些树叶子是做什么?”
“哦,好像是保持水分吧。”杨天文也不大清楚,只是顺手这么做了。
小姐姐接过他的篮子,小心地开始翻找。
“诶,这个我认识。”
李沁拿起一丛特别的蘑孤,比她的手掌大一些,长得与其它菌子完全不同,像是珊瑚一般。
“扫把菌,对吧!”
“我也不清楚诶,”杨天文喝着水:“我看着颜色不是那么鲜艳的,就都给摘了。”
“咦,这个我好像也见过,这个也眼熟,还有这个...”
找了一会后,李沁抬头。
“杨天文,你是不是认识菌子啊?”
“嗯...算吧!”杨天文早就做好了准备:“昨晚上我还刷了两个小时短视频,全是捡菌子的博主,看着像,我就都给摘了。”
“真棒!”
李沁满脸笑容,开心的很。
本以为队友估计不如自己,她才摘了十几朵,还不能确定,杨天文估计够呛。
没曾想,给了个大大的惊喜。
“这个真的是扫把菌诶,脆脆的,超好吃。”
“我们这里叫老鼠手,炒青辣椒,重油,那叫个香。”
“我喜欢凉拌。”
“吃凉拌的朋友,不怕看到小人么!”
“放树叶是为了防止菌被竹篓损坏了啊,这都不懂,居然能找到能吃的菌子,见鬼了。”
这会,五项比赛全都开启了,直播间也一分为五。
不过,摘菌子这儿,人气最高。
大伙平时都没啥机会体验,但都有看过相关的视频。
尤其,看小人的事,让无数人觉得好奇,到底是啥玩意。
除了鉴别师之外,刷的最多的,还是红伞伞,白杆杆这句话。
尤其,有些当地人,或者认识的观众,见到某些选手摘到了剧毒蘑孤,都在大笑。
时间来到了十点二十分。
大本营里,有一项比赛已经出现了胜利者。
杨紫正在与队友庆祝。
点火,听着很简单。
其实,真没那么容易。
出生在城市,偶尔回农村老家的朋友,大概都有体验过土灶台。
有打火机,有干木柴,甚至有带着油脂的油柴,依然费劲儿。
更别提用打火石。
首先,选手们要寻找合适的火绒。
所谓火绒,可以理解为一切干燥的引火物,比如苔藓,干草,小树枝。
昨天下了一阵雨,多少都有些影响。
火点着了,还得循序渐进,不能马上放木柴,得先用小木棍,燃烧到一定程度,才能架上木柴,开始烧水。
而这一组选手,是被骂的最惨的。
因为在观众角度,好简单啊。
不就是擦出火星,点燃火绒,慢慢生火么,看把你们累的。
好在选手们看不见,要不估计得破防。
pdd组里,被抽中的选手是团子与一位路人选手加入了这项比赛。
这时候,正趴在地上,努力地用力吹气。
锅,
是完全打开的,所以里头有没有沸腾,一眼都能看清。
边上其余四组都在冒着烟气,而他们的进度,慢了不少。
“加油啊!”
李沁的声音忽然响起。
不仅是他们俩,其他几队选手都很好奇。
你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