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爷爷所讲(他也是听他爷爷说的),在我的高祖父的弟弟出生没几年,整个崇明镇(当时整个崇明市还只有崇明镇一个小镇)爆发了长达三、四年的旱灾!
这要是搁到现在,简直就是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的崇明镇,土地一片荒芜,现在奔腾不息的溪流,在当时也只是一片令人绝望的干涸的河床。
人们为了能活下去,树根、藤条、土块、甚至是动物的粪便等等,一切能吃进嘴里的东西,他们都不会放过。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面黄肌瘦、饥肠辘辘地躺在家里,连动动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
大多数人就这样饿死、腐烂在家里。
因此,家家户户都苍蝇满门,时不时地还会有秃鹫,撞开破烂不堪的门窗,进屋去啄食腐烂的尸体,有时还会攻击躺在一旁奄奄一息的人们。
据说,当时还有不少人,赶走了正在进食的秃鹫,自己扑到尸体上面,啃食起来。
对于现在的崇明市来说,当时的崇明镇,简直就是一座人间炼狱。
我高祖父的父母,在那个时候,将家安在了穿山公路的一侧。
希望往来于此的商队,能够带走他们那两个可怜的孩子。
终于有一天,一队来自于广州的商队,于此经过。
那些还有力气动弹的人们,纷纷从自家跑到公路上,扑倒在商队的马车前,磕头乞求,希望能够得到些许救济。
人们将头都磕破了,换来的也只是一顿拳打脚踢,其中就包括我高祖父的父母。
最后,镇民们的哭喊声,惊动了商队主人。
商队的主人下车后,被面前的这副面目疮痍的画面所震撼到,心生不忍,便命人在公路两侧开设救济点,为镇民们免费施粥。
在商队为镇民们免费施粥的第二个夜晚,我高祖父的父母,便带着我的高祖父和他弟弟,来到了商队营前,哭求地希望能够见上商队主人一面。
但他们被告知,主人已经就寝,有什么事请他们明天再来。
可是我高祖父的父母,却死活也不肯离去,哀求商队里的人,能够通融一下,禀告商队主人一声。
这个哀求,最后换来的只能是一顿毒打。
就在他们将手里的棍棒打断了两根后,商队的主人,才慢悠悠地从帐篷内走出来,来到我高祖父一家的面前说:“找我有什么事吗?”
丝毫没有为他的部下粗鲁的行为,感到一丝的羞愧。
听闻这话,我高祖父的父母,顾不上身上的疼痛,与正在流血的伤口,立马扑倒在商队主人的脚边,头也不抬地乞求商队主人。
希望他能够将他们的两个儿子,收进商队,他们的年纪还这么小,跟在他们身边的话,只有饿死这一条路。
所以他们三拜九叩地恳请商队主人,行行好,将两个孩子收进商队,来世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商队主人的大恩大德!
商队的主人,为难地看着在他脚前又跪又拜的荒村野夫,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
昨天一整天,就有不少人,带着他们仅存的家人,来这里跟他提出相同的诉求,甚至还有将自己的妻女绑来,跟他换粮的。
他确实也收留了不少有姿色的女人,作为他商队旅途中的消遣。
所以,当他一听到相同的诉求,而且还是两个男孩时,他便心生厌恶对站在一旁的手下,做出了赶他们离开的手势。
就在商队主人转身离开的时候,他眼睛的余光,意外地瞥见了跪在他们父母身后的兄弟俩。
虽说小哥俩的脸颊都饿得凹了进去,但眼睛中透露出的那股机灵劲儿,深深地吸引着他。
他想,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的话,假以时日,这两个小哥俩,肯定能成为栋梁之才。
但考虑到现在商队所剩的物资,商队主人觉得,收留两个小男孩的话,会有些吃紧。
所以思来想去之后,商队的主人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叫停了手下粗鲁的行径,告诉躺在地上,几乎被揍得没了人样的农民夫妇。
他只能收一个男孩进到商队,让他们商量一下,是将大的给他,还是将小的给他。
我高祖父的父母听到这话,二话没说,就把作为长子的高祖父,推到了商队主人的面前,让他叩谢商队主人。
但我的高祖父,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那就是将这个名额,让给了比他更加面黄肌瘦的弟弟。
我高祖父的这个举动,得到了商队主人的赞许。
他奖励给了我高祖父两麻袋大米。
而这两麻袋大米,为我们胡家能够熬过那场饥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那两麻袋大米,就可能没有现在的我。
第三天正午,当镇民们端着带有缺口的饭碗,满心期待地来到施粥点时,他们才发现,商队已经离开了这个小镇。
等到我的高祖父与他弟弟再次见面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
据我爷爷说,他爷爷第一次见到他这位二叔时,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有钱”。
因为他二叔,身穿上好面料的马褂长袍,上面的刺绣也很十分考究,头上还戴着一顶乳白色的洋式小礼帽。
不仅如此,就连他二叔带回来的家眷,也身着华丽的服饰、戴着他们从未见过的珠宝首饰。
他二叔的孩子,更是有许多他爷爷羡慕眼红的玩具。
我的高祖父的弟弟,刚见到我的高祖父,就带着他的家眷跪下,冲着我的高祖父磕了三个响头,痛哭流涕地感谢我的高祖父。
当我的高祖父的弟弟,问起他们父母近况时,他才得知,他们的父母虽然熬过了那次饥荒,但却没有躲过来年发生的瘟疫。
等到把行李整顿完毕后,我的高祖父便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他们父母的坟前祭奠。
经过在简陋的茅屋中,彻夜长谈后,我的高祖父,对他弟弟这二十多年的经历,有了大致的了解。
据他弟弟说,在他们离开不久后,他就随着商队,连夜离开了崇明镇,一路向南直至广州。
路途中,商队的主人,指派了两个手下,作为他的教书先生,教他识字算数。
如果完成不了当天的学习任务的话,那么那一天就甭想吃饭了。
在深刻体验过挨饿是什么滋味的我的高祖父的弟弟,每一天都十分刻苦学习,超额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
于是,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识得了一千多个常用字,还掌握了简单的四则运算。
至于,商队主人为什么要如此费尽心血,培养我的高祖父的弟弟呢?
那是因为,他在将我高祖父的弟弟收入商队的那一刻起,便决定收他为义子。
可能是亏心的生意做得太多,以致于商队的主人,虽然腰缠万贯、妻妾成群,但却没有一人,为他诞下一儿半女。
眼看着自己即将步入花甲,而名下的众多财产,没人继承。
商队的主人,便悲从中来,终日郁郁寡欢。
在经历了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商队的主人,终于想出了一个勉强解决这种窘境的办法——那就是收一个义子。
等到将来他有(如果能有的话)亲生骨肉后,再将他换掉也不迟。
于是,每次出门行商,商队主人都格外留意经过村落的孩童,希望能找到一个聪明机灵的,收入自己的义子。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愿望,竟然在一座快要灭绝的镇落里实现了!
所以我的高祖父的弟弟,作为候选的商队继承人,自然而然地受到艰苦的训练与教育。
在私塾中刻苦学习了八年后,我的高祖父的弟弟,终于得到了商队主人的首肯,同意他随着商队一同行商。
就这样,我高祖父的弟弟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商旅途中,跟着他的义父,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处事方法,以及遭遇危险时,能够趋利避害的办法。
由于我高祖父的弟弟的卓越才能,原本二、三十人的商队,逐渐发展成了常驻二百多人、规模较大的地方商会。
买卖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拥有了自己的货船,将买卖做到了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地。
为了能够说明白自己货物的特色,和防止被当地人诓骗,以及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的高祖父的弟弟,成为了当时为数不多学习洋文的人之一。
整个商会,在我高祖父的弟弟,以及他义父的打理下,生意蒸蒸日上,雇佣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那个时候,我高祖父的弟弟,主要掌管海外生意。
他的义父则把国内的生意,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中。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的高祖父的弟弟,开启了他的旅洋之旅。
在一些机缘巧合下,我的高祖父的弟弟,对西方的奇异传说,以及恐怖传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通读与研究,我的高祖父的弟弟发现,西方的一些恐怖故事,以及在故事中出现的恶魔怪物,与他故乡流传的那些志异传说,以及在传闻中出现的魑魅魍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