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和族人的心灵故乡
曾经的繁华已退去
如今的你
历经千年沧桑而风貌未改
更有悠然安逸的别致味道
无论是樱花飘飞的四月
还是枫叶霜红的金秋
这里都是沉淀身心的地方
※※※※※※※※※※
京都市市区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京都盆地之内,这也造就了京都市除南方之外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京都盆地是由断层活动所形成的构造性内陆盆地,被极倾斜的山地所包围,其地下的低层至今仍然活动。
京都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从公元794年的平安京迁都至明治维新时期,都一直作为首都。京都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建有众多佛阁。现在这里经历了千年沧桑依然保留了很多被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及特别名胜庭院等古迹。京都的古刹和古朴的街道一起,历经岁月而风貌依旧。
京都深受唐文化影响。泉水、金鱼、秋枫、樱花构成的和风庭院,与山林景色融为一体的古寺庙宇,美丽幽静的岚山,使人如同穿越时空,梦回盛唐长安。
“嘉贤,我们怎么走呢……”
从新干线下来后,徐羲和一直都是睡眼惺忪的状态。显然是昨天某人无所顾忌吃的太多,导致消化不振,引起了失眠等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陈嘉贤摇了摇徐羲和,某人才勉强打起精神来。“好了,你们都等我一下,我先去买车票。”
“车票?”
“不对,是预定车票。”
不一会,嘉贤手持五张车票招手道:“走吧。”
一行人通过了33站台后,经过短暂的换乘到嵯峨岚山站下车,一个出站口,却是大批量的游客,然后从南口出去,徐羲和等人才知道嘉贤所说的车票是什么意思。
“嘉贤,这就是传说中的……”
“哈哈,没错,就是岚山小火车。”
众人眼前的是一列外形可爱的小火车,短短的只有五节车厢。小火车的车头明显保留着蒸汽时代的痕迹,同时它的色彩着装却是现代的卡通风格。
小火车启动了,此刻车站内的工作人员整整齐齐地欢送着小火车的起航。
小火车的第五节车厢是开放式的,鹅黄色的座位,同时,没有了车窗和车皮之后,是让人拥有的良好视野。
小火车运行过程中,年轻人们几乎都是站着的,因为沿途的风景是如此美不胜收,他们纷纷忙于拍摄合影。
在经过一个小站台时,希兴奋地指着车外的陶瓷对徐羲和说,“羲哥哥快看,好可爱的狸猫啊。”
只见小站台上,10只可爱的身带着斗笠的陶瓷狸猫,或站或躺,栩栩如生。
和族人非常喜欢狸猫。他们赋予了狸俳趣、禅趣和独特的飘逸洒脱感。陶瓷狸常常是选用挺着大肚、脖子上挂着小斗笠、腰上系着酒壶与账册的形象。
在民间的故事“劈啪劈啪山”中,狸虽扮演反面角色,但也有其迷糊、讨人喜欢的一面。
此时正值夏季,虽没有樱花满山的美景,但是正添新绿的嫰枝却让人心旷神怡为之陶醉。
位于京都西郊的岚山,海拔382米,以春天的樱花和秋天的枫叶而闻名,东北面是嵯峨野,东面与大泽、广泽和宇多野相接,西面有小仓山,著名的大堰川蜿蜒流经其北。
大堰川绕岚山脚下潺潺流过,两岸山上松柏青葱茂密。山下竹林片片,一阵细雨过后,轻纱似的薄雾飘忽飘忽地缠绕在岚山峰顶。
过去的王公贵族经常在岚山脚下的大堰河轻舟荡漾,欣赏岚山四季的美丽景色。淡红娇嫩的樱花令人陶醉,艳丽如火的枫叶犹如悬挂的浮云。其上游的保津川,峡谷深邃,水流湍急,景色别致。
下游有长达154米的渡月桥连接两岸,站在桥上环顾四周,岚山隐约如黛,松樱密布;桥下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细雨中,烟雾缭绕,若隐若现;乍暗时,峰峦为翠,时有禽鸣,不觉幽静出尘,诗意盎然。154米的渡月桥架设在保津川上,成为岚山的象征。
竹林小道上,五人无不为岚山的美景所吸引,凌小姐看了一眼这三个远道而来的华夏朋友说到,“嘉贤先生,我大概了解你们为什么要来岚山了。”
“凌小姐真是善解人意啊。没错,我们三个啊,今天到岚山一游就是瞻仰先人风采的。”
“多谢嘉贤先生夸奖。”
“凌小姐,你和嘉贤先生说的说什么啊,我都不太懂啊。”
“大小姐,等下你就知道了。”凌小姐看到希兴致勃勃地追问,玩味地将谜底留在了最后。
夏日的阳光穿过了山岚,刹那间间将整个竹林小道照顾明亮,而小道的尽头,一块石碑却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比庄严高大。
石碑上诗曰: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
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
绕石照人。
潇潇雨,
霧濛濃;
一线阳光穿云出,
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眞愈覺娇妍。
---《雨中岚山》
徐羲和琅琅有声地念着石碑所写,它的朴实无华,令人感到一种伟大深含其中,就像诗的作者,虽平易近人却让亿万人万分敬仰一样。
京都是与大阪齐名的另一个著名古都,而岚山就在它的近郊。大阪的唐招提寺和东大寺的名字连着华夏的一位高僧,而京都岚山的名字却连着华夏的一位伟人。
岚山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仿佛注定要产生一首千古绝唱,自从伟人游过此山并赋诗一首、一座镌刻这首诗的诗碑在此山立起之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从此不再默默无闻。
这位伟人就是已故的华夏总理,诗的名字叫《雨中岚山》。周总理年轻时,为寻求救国道理曾来东瀛求学,在一次游岚山时,他吟出了《雨中岚山》。在这首诗里,他借景生情,抒发了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
“先贤在上,今有华夏徐羲和(陈嘉贤)(陈嘉韵)偶游岚山,得见先贤风姿,令我辈振奋。”三人恭恭敬敬地向石碑鞠躬行礼,以表敬仰之情。
“嘀——嘀——嘀——”
在这个寂静少人的一角,徐羲和左手上的天信提示音是如此的明显。徐羲和看了一眼来电人的信息,眉头微皱,便对众人说道,“我不方便,先去接个天信,你们先下山脚等我吧。”
“哎……”没等众人回话,徐羲和已经在竹林小道上越走越远。
望着逐渐远去的背影,陈嘉贤吐槽道:“什么天信要搞得这么神秘啊……”
“好了哥哥,我们就等羲和的在山脚等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