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寂静”词语出现在《神曲》的第一卷的第四章。也就是出现在“地狱”卷中。
第二个“寂静”词语出现在《神曲》的第三卷的第八十章。也就是出现在“天堂”卷中国。
奇怪的是,两个词出现的位置,都不是画家想要表现出的“炼狱”卷。
而如果看两个词的前后文,也很容易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第一个寂静词出现在《古代名诗人》章节中。内容是这样的:
古代名诗人
我们一直不曾停步,因为他仍在讲述,
但我们还是穿过这森林
——我说的是:那密密层层宛如森林的一群鬼魂。
从这第一圈的边沿到顶端,
我们要走的路并不算长,我这时看见:
有一片火光照亮了周围地带的一半黑暗。
我距离那火光仍有些远,
但是已相当邻近,以致我多少能发现:
有一些道貌岸然的人站在那边。
“啊!你这位为科学和艺术增光的大师啊!
这些如此荣耀光彩的人究竟是谁?
他们竟享有与其他不同的地位!”
大师对我说:“他们的显赫声名
曾在你的生活中四下传播,
因而也得到上天赋予的恩泽。”
这时,我听到有一个声音:
“大家来向这位至高无上的诗人致敬:
他的灵魂曾离开此地,如今又回到这里。”
接着,这声音停下不响,带来一片[寂静],
我看见有四个伟大的灵魂向我们走来:
他们的面容既不欢喜也不悲哀。
好心的老师开言道:
“你瞧那边个掌剑在手的人,
他走在其他三人前面,像位陛下,
他就是诗人之王荷马;
另一位随之而来的是讽刺诗人贺拉斯,
第三位是奥维德,最后一位则是卢卡努斯。
因为他们与我一样都有诗人的称号,
只须有一个声音就足以呼出众人的头衔,
他们做得真好,这令我感到光彩体面。”
这样,我看到这位唱出无限崇高的诗歌的诗王
荟集了一批美好的精英,
而他则超越众人,宛如雄鹰凌空。
他们聚在一起,畅谈良久,
然后转过身来向我致意颔首,
我的老师也微笑频频:
这使我感到更加光荣,
因为他们把我也纳入他们行列当中,
我竟成为这些如此名震遐迩的智者中的第六名。
这样,我们一直走到火光闪烁之处,
以便谈论着现在最好不必细谈的事情,
因为这些事情该在适合谈论的地方谈论。
……
而第二个寂静词则出现在《圣托马索谈亚当与耶稣的智慧》诗篇中。内容如下:
圣托马索谈亚当与耶稣的智慧
接着,那光芒打破了
行动一致的众神灵的[寂静],
他曾向我讲述上帝的那位穷苦人令人赞叹的生平,
他说道:“当一捆麦穗已经打完,
它的麦粒也已经存仓,
另一种温馨的爱又敦促我再打一番。
你认为,在这人的胸膛里
——从中也曾抽出一根肋骨,塑造出那美丽的面颊,
正是那面颊的口腭,给全世界带来灾祸,
还有在那人的胸膛里
——它曾被长矛刺穿,不论过去和未来,都令人感到心足意满,
以致在天秤上能压到任何罪,
在这两个胸膛里,那威力把全部智慧灌注进去,
且不说人性能有多少智慧之光,
而正是这威力创造出这两个胸膛;
因此,你才对我上面所讲的话感到惊奇,
当时我说,包拢在第五个光芒里
的那个幸福精灵,没有第二个能与之相比。
现在,张开眼睛,注意我对你所作的那个回答,
你将会看出你的看法和我的说法
都是万确千真,就像圆周的中心。
不会灭亡的造物和可能灭亡的造物,
都无非是那思想的光辉,
而正是我们的主用爱把这思想孕育而出:
因为那灿烂的光芒正是从他的闪光中产生,
这光芒既不会脱离他,
也不会脱离与他们一合为三的爱心;
由于他的善心,这光芒
把它那几乎像是镜中反光似的光线集中照在九组长存之物上,
同时又永远保持浑然一体的原样。
从那里,这光芒往下一层层降落,
一直降到最后那些潜力,并且愈来愈弱,
以致它只能造出短暂的临时之物。
我所说的这些临时之物,是指
那些被生育的东西,
是天体在运动中用种子和不用种子制造的物体。
这些物体的蜡料和蜡料的塑造者,
都不是出自一种方式;因此,
在随后打上的思想印记下,这物体也多少不等地把光芒反射。
这样一来,它们就发生这样的情况:
同一棵树木,根据种类,能结更好和更坏的果实;
而你们也带着不同的才智降生人世。
倘若蜡料熔制得恰到好处,
天体也能把它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
那印迹的光芒就会完全显露;
但是,自然总是使这光芒变得残缺不全,
这就像那位艺术家一般:
他放在艺术衣裳上的手不住发颤。
因此,倘若热烈的爱那来自首要能力的明察秋毫的眼力
置放和打印在造物身上,
那造物也便能获得十全十美的质量。
正是这样,泥土才一度当之无愧,
化为那个动物,完美无瑕;
也正是这样,圣母才身怀六甲:
因此,我赞成你的看法:
人性从来不是、也用不会是
与那两个人身上的人性分毫不差。
……
还在查看原文的时候,罪恋似乎又有所发现:“伊尔主人,杂货店的木制货架上似乎还刻着文字。”
“是吗?”
沿着罪恋的指示看过去,伊尔很快看到了木制品表面的刻画痕迹,不过看上去不像是文字,更像是某种宗教含义的符号。当然,这是伊尔才有的认识。要是换个人来,估计就觉得那只是普通的刮痕。
这个符号伊尔正好认识:“这个符号在珈蓝教中也有,意思是:跟随指引。”
“跟随指引?”
“对,而且这里的跟随就不是跟随实物了,而是跟随更加虚无缥缈的存在。我记得珈蓝教派的藏书中,就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诗句‘我跟随着寂静的指引,前往不可名状的深渊’,那句话的旁边就标注着这个符号……”
说到这里的时候,伊尔自己也不由停顿了一下:“等下,跟随‘寂静’的指引?”
珈蓝教是新兴宗教,但是又是在原有宗教的基础上诞生的,所以它的文化和其他宗教总会有同源的地方。既然符号相同,那么用法估计也相同……或许这个符号在这幅图中,也是跟随‘寂静’的意思。
寂静指引的位置……又藏在炼狱卷中的话……
第一个“寂静”出现在本篇的第20行。第二个“寂静”出现在本篇的第3行。
伊尔翻看原文,找到炼狱卷的目录,很快找到其中的第二十首诗第三篇,那是一段以名字命名的诗篇《乌哥?卡佩托》
这首诗的诗篇内容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伊尔心里就已经想到了什么。
“伊尔主人,这个名字是谁?”
“嗯……在《神曲》里面,这个名字指的是位古老的国王。关于这位国王的历史文献记载都很少,但是……他曾经留下的名言,就被收入到了‘珈蓝教’之中的警示录中。”
因为是关于珈蓝教的警示录,所以伊尔的印象更加深刻。
“他曾经这样说过:‘背叛必将受到惩罚,获得荣耀之地,既是获得死亡之地’。”
“……这是什么意思?”
“是画家想要表达的意思……画家最后在自己的画室中死亡,正好印证了‘获得荣耀之地,既是获得死亡之地’。画家可能最后选择了背叛自己的艺术,于是迎来了自我死亡。以此类推的话……我们的死者,也是一样。”
伊尔呼了一口气。
“死者他死在了象征着卡迪斯娱乐集团的卡迪斯乐园,那么……他过去一定在卡迪斯娱乐集团中获得过荣耀,而且‘背叛’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