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春天某日。
楚国王宫景星台里,楚武王和令尹斗伯比、莫敖屈瑕等高层领导人商议国事。
近几年打邓国,灭鄾国,袭郧国,讨绞国,一直忙于战争,该是静下来修心养性,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的时候了,不料屈瑕提及了一件陈年旧事,让大家又不淡定了。
去年夏天讨绞国过彭水时,有一个罗国人藏匿于荆棘丛中窥视楚军过河,明显是罗国的探子。
罗国想干什么呢?
楚武王感到不可思议,便派卒长去带着士卒化装成庶民到罗国一调查,调查的结果让楚武王吓了一身冷汗。
当楚武王率大军讨伐绞国的时候,罗国国君罗子顿生歹意,认为楚军去讨伐绞国,国内兵力一定空虚,便想偷袭楚国的国都疆郢。
但罗子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特派大臣伯嘉到彭水侦察楚军的兵力情况,看疆郢还留下有多少守军。
伯嘉化装到了彭水,只见大量楚军士卒正分批过河,他便躲在附近的荆棘丛中仔细统计楚军的准确数字。
他一共数了三遍,觉得没有多少误差了,才准备离开。不料被楚军发现了,要不是事先准备有一匹快马,不然就要被楚军活捉了。
伯嘉逃脱了楚军的追赶,终于跑回了罗国。
他向罗子禀报:“禀君上,楚师未倾巢而出也,疆郢尚有大量楚师守卫也。”
罗子想了想,觉得凭自己的军事实力,还不能一口气吃下守卫疆郢的楚军。
他不愿打无把握之仗,便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没有出兵袭击楚国的国都疆郊郢。
原来罗国还有灭楚的企图心,比绞国的用心更险恶。
在沈鹿会盟时,那些国君们个个都表示拥护楚武王称王,愿意做楚国的小弟,没想到竟然都是笑里藏刀,搞阳奉阴违。
虽然罗国这次也是犯楚未遂,但有这种企图心就非常危险,一旦遇到适当的时机,他们就会把梦想变成行动。
因此,楚武王气得目眦尽裂,采用外交手段显然是不起作用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武力教训一这个自不量力的国家。
楚武王将这一重任交给了莫敖屈瑕,由他率领楚国军队去讨伐罗国。
因为罗国是弱国,强大的楚国想将罗国消灭,应该不成问题。
于是,楚武王令蓫蒇随军前往,将这一战事认真记录下来。
蓫蒇也想跟着莫敖屈瑕去讨伐罗国,可不料季杏的疾病又复发了,这次比上次更严重,躺在床榻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连说话也说不清楚了。
可季杏的情绪却很容易波动,动不动就哭泣。
她听说蓫蒇要随军去讨伐罗国,就伤心地哭泣起来。
蓫蒇的心肠也软,看到季杏可怜巴巴的,他不忍离开了,就向楚武王请了假。
楚武王一直很偏爱蓫蒇,他看蓫蒇难受,没有办法,只好让他留下来,让芃随军去。
按照惯例,军队出征要举行隆重的出发仪式。
这次也不例外,楚武王亲自主持了出发仪式。
他们进行了师祭,旗祭,向神灵祈祷、保佑楚国出师大捷,并授指挥大旗给莫敖屈瑕,让他率领军队去讨伐罗国。
仪式结束,楚武王回到景星台。
令尹斗伯比参加了出征仪式后,并没有随楚武王回到景星台,而是将屈瑕和其军队送到了疆郢郊外。
临别时,斗伯比还嘱咐莫敖屈瑕,要他一定要打败罗国,我们将在国都郊外搭“棘门”等候你们凯旋。
屈瑕作为楚国最高军事长官莫敖,曾经历了夜袭蒲骚和绞国城下之盟等经典胜仗,现在有些自我膨胀,居功自傲,根本没有把罗国看在眼里。
他狂妄地说:“灭罗师,易如反掌也!”
所以,屈瑕走在军中,昂着头,两眼视天,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斗伯比看屈瑕自以为是,很有些担忧,回来坐在车上,也忧心重重。
他对驾车的御者说:“嗟,此次莫敖胜难败易也。我观其举趾高之,心神不固矣。”
御者皱着眉头很替莫敖担忧,可他又不想说不吉利的话。
回到景星台,斗伯比立即向楚武王汇报了自己所看到的,还有想到的。
楚武王听了斗伯比的禀报,心里也担心起来,可屈瑕现在已经率领军队离开了,想提醒他,可来不及了。
斗伯比担心莫敖屈瑕这次讨伐失利,想让楚武王再派遣增援部队。
他请求说:“大王,请为莫敖济师也。”
看斗伯比请求增兵,援助莫敖,楚武王感到很为难。
他小声问:“为何?”
楚武王没有明白斗伯比的意思,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斗伯比一听,摇了摇头,唉声叹气地低头退下了。
楚武王感觉斗伯今天的举止有点奇怪,明知屈瑕已经将可以带走的军队都带走了,他为何还要自己给屈瑕增兵呢?
回到寝宫,楚武王闷闷不乐。
王后邓曼见到楚武王满腹心事,便问:“大王,为何事而不乐也?”
楚武王看了看邓曼,说出了斗伯比说的事情,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征求她的意见。
邓曼一直是楚武王的贤内助,关键时候给他出了许多好主意,楚国能成为汉东霸主,也有她一半的功劳。
她想了想说:“令尹之言并非指莫敖所率楚师之众与寡,其言下之意乃为大王当以诚信抚慰小民,以德义训诫诸官,以刑法而让莫敖畏惧也。”
楚武王看着邓曼,听她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用制度和纪律约束莫敖屈瑕。
邓曼了解自己的儿子的性格,她对莫敖屈瑕的骄傲自满而感到担忧。
她认真地说:“莫敖已自满于蒲骚之役,将自以为是也,必轻视罗师矣。大王若不济师,此役危也!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易败也。”
楚武王明白了,莫敖屈瑕此时太过于骄傲,一定会小视罗国,打仗的时候就容易犯低级之错。
于是,楚武王立即下旨让赖国军队增援屈瑕。
可赖军没有追上屈瑕所率的楚军。
此时,屈瑕已经率领楚军到达了鄢水。
可部队混乱,没有秩序,有人想给莫敖屈瑕提建议,如何让如此众多的军队顺利过河。
屈瑕现在已经持才傲物,惟我独尊,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于是,他在军中通告:“凡谏者皆有刑!”
以强权压制想提建议的人。
过河时,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和调度,士卒们争先恐后地抢着渡河,场面十分混乱,不少士卒落水。
渡过河的士卒,也没有及时进入战斗状态,更没有设防。
在屈瑕的心里,楚国用如此庞大的队伍来打一个小小的罗国,怎么着也得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
罗国探子得此情报,赶紧禀报国君罗子。
楚军兵临城下,罗子并不像绞国国君绞侯那样慌张。
因为他早有准备,所以他一直保持淡定。
他的头脑非常清醒,一面争得邓国的暗中支持,让其不在后面放冷箭;一面请求友好国庐戎国出兵,堵楚军的退路。
罗国和庐戎国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士卒们也卯足了劲,个个箭在弦上,严阵以待,只等楚军到来。
楚军最高统帅莫敖屈瑕却没有重视这次战役,总以为打罗国这样的小国犯不着认真。
部队进入罗国,也没有列成战斗队形,一盘散沙地向前推进。
楚军还没有靠近罗国国都罗邑,便遭到罗军的强力阻击。
两军一交手,楚军才知罗军的战斗力并不弱,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一击即溃。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不用说楚军啃到难啃的骨头了。
可莫敖屈瑕没有啃硬骨头的心理准备,始料不及,更措手不及。
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此时身后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一看旗子才得知是卢戎国的军队也跟着起哄发动了对楚军的偷袭。
剧情突变,屈瑕大惊失色,顾前顾不到后,顾此失彼,一下子慌了神。
主帅不镇定,士卒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罗国军队和卢戎国军队前后夹击,颇有气势,而楚军却成无头苍蝇,左突右突,没法抵抗,只得四散奔逃。
莫敖屈瑕被罗军团团围住,眼看就要被生擒。
就在这节骨眼上,卒长去带着士卒冲了过来,将屈瑕救出了重围,他自己却被围上来的罗军乱刀砍死。
屈瑕带着残兵败将向南逃窜,一直逃到荒谷那个地方才脱离险境。
强大的楚军被弱小的罗军打败,如同阴沟里翻船,这让屈瑕难于接受,可这又是事实。
可怜一世英名被这一仗所葬送,他郁闷啊,悔恨啊!
荒谷里有一棵歪脖子树,屈瑕便一个人坐在树下发呆,他觉得自己愧对楚武王和令尹斗伯比,更无颜见汉东父老。
夜晚,众将帅劝他回帐内安歇,他发怒喝退众人。
第二天早晨,将士们寻找莫敖屈瑕,只见他自缢于那棵歪脖子树上。
大家见状,便跪地嚎啕大哭,个个悲痛欲绝。
主帅以死担责,众将帅也觉得不好意思回到国都疆郢,便将自己囚禁于冶父那个地方,等待楚武王处罚。
楚武王也是有担当的人,他考虑再三,也有自责。
他痛苦地说:“我楚师败于罗师,不谷之罪过也!”
于是,楚武王下旨赦免了众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