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说服大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随元自作主张地说道:“让吾寡君说服洛邑之大王,区区小事,何足道哉,毋须操戈持弧、兴师动众也!楚师退,我即回随邑禀我寡君,让其至洛邑说于大王,请王室尊你之号也。”

楚君通知道,随国也不是软柿子,据薳章和蓫蒇的所见所闻,随国似乎不怕楚国,好像握有什么杀手锏。

再说,身后有汉阳姬姓国家联盟,真讨伐,也许讨不到什么便宜。

将军队停在暇地,就是想对随国形成战略威慑,以达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目的。

现在随国使臣已经表态,随国愿意到洛邑说项,目的基本上已经达到。

楚君通点点头说:“然可。”

于是,楚国和随国订立了和平盟约,然后撤兵归楚。

一人抵挡了楚国的千军万马,随元牛逼哄哄地回到了随邑。

在随宫路寝见到随穆侯,他龙飞凤舞地讲述了楚师士卒疲弱不堪的样子,并肯定地说楚师没有战斗力。

他建议说:“楚师徒有其虚名也,士卒弱不禁风,军容不整矣。臣刚与楚子订盟讲和,楚师即疾退也,可见楚师畏惧我随国也。请贤明君上遣士卒追杀之,楚师必溃败也。”

随穆侯听了随元的汇报,很是兴奋,没想到楚军那么羸弱,便决定采纳随元的建议,起兵追赶楚军。

季梁得知此事后,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不是飞蛾扑火么?

分明是送死的节奏啊!

便赶紧来劝阻,季梁说道:“非也,非也!楚子多诈也,少师所睹所闻,如同楚国使臣薳章与蒇在吾随国所睹所闻也。仅睹其表,不晓其里也。”

随穆侯怔住了。

季梁又补充说:“楚国数十载勤修国政,开疆扩土,已强盛也。少师所睹非其实也,若吾师追击,必中其计也。”

随元不服,他问:“何以见得焉?”

季梁看了一眼随元,又对随穆侯说:“岁凶,天助楚国也!楚国者,大国也,我国,小国也。臣闻小国能抵御大国,是因小国得道而大国淫暴也。”

随穆侯想了想,是呀,楚国只是将军队驻扎到暇地而已,并没有对随国做什么呀?

季梁进一步阐述说:“所谓道,即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君臣谋福于民,此为忠也;祭祀真诚祷告,此为信也。今者天降大旱之凶,民饥饿而君臣享乐,尸祝史官又虚功假德于祭。”

随国旱灾严重,已经经不起战争的折腾了。

随穆侯认真地听着,没有插言。

随元想打断季梁的话,他又拿不出更有说服力的道理。

最后,季梁直问:“再者,吾小国非得道,楚大国亦非淫暴,臣不知吾随小国如何能战胜楚大国哉?”

随穆侯听了季梁的话,有些不服。

他说:“寡人祭祀,其牺牲毛色纯正,膘肥肉壮,竹豆里黍稷丰盛,为何不能取信于神乎?”

季梁答道:“民为神之主,英明之君主先取信于民,再致力于祭神。如今,天大旱,民忧于衣食,神失其主,仅君上祭礼之丰,何以取信于神哉?”

随穆侯无话可说了。

季梁劝说道:“君上兮,对内,你当修明政治,让民有其食,让神有其主,让神降其福。”

季梁说得正确,但听起来感到逆耳。

季梁又说:“对外,亲近邻国,互不相犯,从而有其友,从此避其祸也。今楚师已退,战火已熄,若吾师再追之,必引战祸,必殃及万民,必失信于神也。”

听了季梁的此番话,随侯明白了,人民是神的神,只有得到了人民这个神的拥护与支持,军队才能战无不胜。

现在遭天灾,人民缺衣少食,若再引爆战乱,那便是人祸了,人民自然不会拥护。

于是,他决定整顿国家内政,做明君,力争让人民衣食无忧,因而放弃了追赶楚师。

不追赶楚师了,可楚国提出的条件得满足呀!

人家楚国已经守信退兵了,该是我们随国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再说,人家要求封个公爵,也不算无理要求,爵位再高,也是虚的呀,只是周桓王动一下嘴皮子就能解决的事情,连举手之劳都算不上。

随国国君是周天子的亲戚,关系一直处得很好,每年没有少上供,平时没有少支持王室。

由我随国出面,周桓王应该会给一个面子的,肯定一说就是一个准。

随穆侯本来把握十足,但还是犹豫起来。

是呀,和周天子是亲戚的国君多着呢,楚国为何非要让自己出面呢?

季梁忧国忧民,他解释说:“历代楚子皆利欲熏心,不断搞扩张也。当初受周大王封时,仅五十里,此时恐有千里之广也。楚子通犹甚,他夺君位始,即伐鄀国,讨申吕二国,后又灭权国立权县,近又启群蛮,至汉水之东,居于我随国南陲,欲窥觎我随国也。”

随元觉得季梁的话与楚国让随国到洛邑说项没有什么联系。

随穆侯也听得一头雾水。

季梁解释说:“至洛邑说项,看似易,实不易也。若事成,可皆大欢喜也。若事未成,可惹火烧身也。”

随穆侯又问:“楚子为何让寡人为其说项乎?”

季梁的意思是说,楚国让随国说项,只是一个借口,其真实目的是想侵扰随国,可随穆侯没有听明白。

随元脑袋简单,他说:“楚子让君上至洛邑说项,因二国相距近在咫尺也。”

因为是邻国,交流来往起来方便。

随穆侯也担忧当说客没有帮楚国将事情办成功,会引起楚国的不满,正好找到了借口,再兴师动众来讨伐随国。

感到事情重大,随穆侯准备自己亲自到洛邑去面见周大王,请周大王开恩帮一个忙,给楚子一个虚头衔。

没想到被季梁阻止了。

他说:“君上勿至洛邑也。遣使臣去,事成与否,与君上无关也。”

说的是,到时候要是事情没有办成,随穆侯将责任推给使臣就是了。

于是,随穆侯自己没有亲自去,而通过慎重挑选,派遣了一名姬姓族人。

这名族人叫姬止,目前为大夫。

他带着随穆侯的亲笔信笺前往洛邑去说项,谒见周桓王。

姬止一路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周天下的国都洛邑。

此时的洛邑,已经不再有往日的繁华,街市上,不见车水马龙了。

王宫,门外可设雀罗。

自从繻葛之战大败,周桓王威望不再,少有诸侯国将他当作天下共主,几乎没有人来走动,更不用说觐见、朝贡了。

随国派遣使臣姬止来访,算是稀客,周桓王觉得随穆侯的眼里还有自己,毕竟是姬姓本家亲戚啊!所以,他亲自接待了随国使臣。

姬止此次到洛邑的任务单一,就是替楚国当说客,所以见面客套一番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正题。

他说:“大王,南蛮楚国今已势强,越汉水而雄居,诸邻国皆率服,已与吾随国盟会,愿为大王效劳,观中国之政,平中原之乱,请大王加封楚子为楚公也。”

原来是替别人说项,周桓王心里不爽,立即收住笑容。

本来,这爵位对诸侯们来说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多大用处,主要还是靠实力说话。

晋侯可以不鸟虢公,郑伯敢和晋侯叫板,公、侯、伯、子、男五大爵位只是摆设,已经没有多大价值。

周桓王要是明智的话,应该来个顺水推舟满足楚国,也许这个虚无的东西还能收买到楚国的人心呢!

可周桓王没有这么做,忘了自己早没有了威信,竟然自不量力地和楚国较起真来。

周桓王说:“公爵至尊,仅宋、虞、虢等国为之也。”

姬止笑着说:“大王,宋国比楚国小,宋国为公,楚国也可为公也。”

爵位不是以国家的大家来封的,周桓王解释说:“宋国为公,是因宋国为商之延续,为周之国宾,即所谓‘宾而不臣’也。”

姬止又笑着说:“为何虞国为公乎?”

周桓王又解释说:“虞国为公,是因始受封者为虞仲,虞仲为文王之伯父也。”担心姬止再提虢国,他自己提了出来,“虢国为公,是因始受封者为虢仲,虢仲为周文王之弟也。楚国始封者为熊绎,守燎火师也。楚子再封楚公,不合吾周之礼制也。”

姬止也懂周礼,他说:“大王,周礼曰: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楚国今日沃野千里,战舆千乘,远大于所封公国也。”

周桓王说:“亲而封,功而爵。楚国非亲,亦无功也,岂能楚子再封楚公乎?”

是的,除了楚国先祖鬻熊对周灭商有点帮助外,后来的楚国几乎没有对周朝做出多大贡献,晋文侯诛杀周携王,天下一统时,楚国未出力。

繻葛之战时,楚国更没声援,更没有出一士一卒。

若以功授爵,楚国真没有资格。

周桓王感到问题有些棘手,便和虢公林父等周王室一班成员商量起对策来。

他们觉得,楚君通从楚子到楚公,一下子跳了**,步子跨得太大了,绝对不能开这个口子。

一旦有了这个先例,恐怕郑伯、晋侯等强国都得争,天下已经大乱了,不可再乱上添乱了。

反正现在诸侯们眼里已经没有了天子,都在搞自封、自立、自册,索性听其自便,宁可让其自封,也不可出自于王命!

于是乎,周桓王拒绝了楚国的请求,也把当说客的随国弄得灰头土脸,不好向楚国交待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万相之王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诸国志腹黑领主的奋斗日记带着神明异界游我的系统不在线修仙归来之主宰无语彪悍人生你是蜂蜜口味的女总裁的贴身高手我成了全能法师末世全能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