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元国与夏朝等诸国如何动作调度不提,单道桓嵇拒绝了卫郓的联盟,便在当地重新准备军马,复做再战之用。如今的濮阳政还在南邵以北活动,虽然历经多日,却仍旧没有尺寸之功。闻听前线奏报,桓嵇一声轻蔑般的冷笑。
“此等庸才,与他为伍着实难成大事。今我前方吃紧,他居然还在北面耽搁时日。我若败给了那冉锓,只凭他一个人能够复夺南邵全土吗?”
一语出口,当即写下书信命侍者带去。意思倒也简单,便是让濮阳政放弃南邵北部的攻势,先与自己合兵一起对抗靖国之兵。
使者应命,便骑快马来见濮阳政。
此时的濮阳政,仍旧还在南邵北境胶着。但见桓嵇使者与书信,心中由此不悦,便与部将傅珣商议道:“此番我军响应桓嵇,本是互为盟友、各取其利,然而这桓嵇却在书信中言语极为傲慢。他自己在东境遭遇了惨败,倒似乎将火气全都发泄在了我的身上。一个盗匪的头目,居然将孤王比作下人侍从一般。此等人,便是日后与他成就了大事,只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处能够捞得到的。”
傅珣道:“桓嵇此人,素来视才而骄。他临场用兵有些本事,便以此自诩天下无敌。此人本性虽如此,但毕竟此番我军与他还有同盟之义。更何况王爷还需借助他的力量重夺南邵之地,故而此时还是对他暂忍一时的好。”
濮阳政松了口气,问道:“以你之见,此番桓嵇前来相邀,莫非我们便真的这样前去帮助他了吗?”
傅珣道:“南邵北境边防,固若金汤。彼军只守不攻,我军徒留于此也属无异。今盟友遭难,确实有妨我军攻取南邵大计。如若桓嵇当真被靖国所灭,只怕南邵之地空以我孤军奋战,也难攻取。故而以微臣之所见,倒不如先去助他。待退了强敌夺取了南邵,再与他日后慢慢计较不迟。”
濮阳政点头,从其言。于是尽撤进攻南邵北境边防的人马,以此改道而行,便往东面与桓嵇汇合而来。
两军既汇合一处,濮阳政便与桓嵇商榷复战靖国之事。
濮阳政道:“孤王虽然一直率军攻打南邵北境边防,但对于东面诸事,也曾有所耳闻。如今靖国派遣上将冉锓到此,竟以一战之力同时击溃将军与昌邑两路人马。纵然只是谋得一时之势,但其本领确实不容小觑。想得将军本怀雄略之才,而那卫郓更是精通为将之道。你二人此番纵然互为敌手,却不至于同时败给冉锓一人。以此度之,那冉锓倒也不失为一代名将。此番纵然我二人协同并力抗敌,亦当谨慎为先。”
闻听濮阳政所言,桓嵇不以为然。笑道:“量一草莽之将,王爷何得这般高看了他?前番失利,皆在我轻敌之过。今番临场用兵,必然不会再有疏失。此番你我联手,量他一介莽夫有何可惧。我当亲自下达战帖,与他一决生死。其中只需小用兵机,便可令那草莽所率之兵一战尽成齑粉无疑。”
濮阳政点头,于是桓嵇就此亲自执笔,便向冉锓下达战书。
却说冉锓既同时以一战击败昌邑、砚山之兵,便由此占据了南邵之地东面的壁垒之地。如今他作用武工、固陵两处要地,却并不急着在对南邵用兵。毕竟自己一路疾驰而来,军马疲敝未做休整。如今正逢大胜,军力已然尽疲。为了日后大计,冉锓最终决定休整军马之间也加固壁垒。以此作为根基,日后再续图进之策。
部将以此不解,问道:“前番我军疲惫,将军却不休整,反施突袭。如今既获大胜,军心由此大振。更兼敌军二国疲敝,我军何不乘势追击一举将其扫灭,反在此时按兵不动呢?”
冉锓闻言,不禁笑道:“将略用兵之道,在于出其不意。前番所以用兵,便在此理。我军虽然疾驰而来一路疲敝,但彼军却料定我军会因此而先取休整故而稍作防备。我军倾出,以此而胜。今敌国二军虽然败逃,却对我军有所忌惮。更兼虽然前番遭逢败绩,却与他二军主力无损。如今纵然后撤,必然对我多加提防。我军此时若乘胜而起,只恐胜券不大。更兼一路疾驰又经大战,如今已至匮乏。不若养兵以休整,同时加固此番所获防垒之固,方可长久打算。”
闻听冉锓所言,部将顿悟,由此不疑。
待得休整方自三日,忽有探马报来,言砚山盗匪首领桓嵇派人送来战帖。冉锓点头,便命使者入见。使者但见冉锓,便以此奉上书信。冉锓览书毕,不禁一声浅笑。问道:“前番我已得胜,今见你家首领心中含义,倒是他对我始料未及这才遭败。今番便下战帖与我,莫非是要复夺武工、固陵之地吗?”
使者道:“我家首领,多多拜上将军。前番一战,我军准备不足,这才让将军乘虚而入。然而我家首领也有明言,若战场用兵对阵,未必是他对手。”
闻听使者诳语,冉锓身边部将尽皆大怒。众人各亮刀枪,便欲斩杀使者。
冉锓一笑,就此伸手阻拦,斥责道:“使者往来,只奉彼军主将之令。为今所言,不过但行使者责任罢了。尔等如今以多欺寡,便以手中刀剑威胁往来一手无寸铁的送信使者。此事若传了出去,只恐有失吾王气节与大度。”
冉锓一语出口,诸将便收兵刃。
冉锓淡然含笑,由此再度转目看向使者,和颜道:“你家首领既有如此自信,本帅便给他这样的一个机会。书信之间说得清楚,期间地点与日期也无疑很是明白。此番本帅便就此应承了他,三日之后定然亲赴稷下之地,便与贵山首领临阵一决雌雄。还望使者前往回去传报,只令贵部首领莫要因此失约才好。”
使者拱手,就此告辞。
冉锓起身,竟以礼数亲自送使者出营。望着使者骑乘远去的背影,冉锓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一抹阴沉般的笑容来。
此时冉锓两位副将就站在他的身边,一人赢暨,一人名唤秦霸先。此二人皆文武双全,堪为冉锓左右臂膀。以此
赢暨道:“此番非是末将质疑大元帅决策,实在出于谨慎不得不以此提醒大元帅。末将早有所闻,那便是这砚山盗匪的众多头目之中,便以这桓嵇为人最为奸险、诡诈。此人颇识临场用兵之道,只怕此番约战未必真的会像他说的那样只在战场选择与我军公平一战。”
闻听赢贯所言,秦霸先亦表示认同。
面对冉锓的不以为意,秦霸先又道:“赢将军所言,末将以为不失为道理所在。如今桓嵇奸险,更兼约期与战。稷下之地虽处平原,但四下多有草木为林。若设伏兵,正当用武以为险要。此等战略之事,大元帅不可不防。”
冉锓因此大笑,言道:“桓嵇小儿,此番设计我又岂能不知。纵然他设得诡计,我又如何能够让他这便轻易得逞?届时我军却可应对自如,料破敌军不难。今尔等二人只需且照我吩咐做以万全般的准备,必然可令那桓嵇小儿诡计落空之余一战便被我军擒获。届时我军既破了他砚山贼匪,再与那卫郓一决高下又有何难?”
二将以此惊奇,便问冉锓决策怎样。冉锓冷笑,只令二人附耳上来,密授奇策。二人闻听,无不心悦诚服。就此下去准备,以备战事所用,自然不在话下。
这正是“贼首虽施堪妙策,杀将亦有心中决”。预知稷下会战双方妙计怎样,胜败又当如何?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