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
老爷子居住在湖畔的公寓里,旁边有翠绿的竹林,还有一片小菜园,非常具有田园气息,湖里养着几只鹅,在旁边优雅的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听见汽车引擎的声音,几辆车从岸上路过,嘎嘎乱叫。
一会儿就羽毛乱飞。
不过这里有专门的保洁员,保证时刻维护湖畔公寓的美好祥和。
老爷子坐在书房里,盯着面前的这副字已经没有继续书写的欲望,只是叹了口气,吩咐郭叔把这副字收起来。
“先生的书法愈发精湛了,”郭叔笑着说,“斯年小姐的楷书也很不错。”
老爷子盯着墙壁悬挂的书法发呆,“财源广进”四个大字虽是稚嫩,但也能看出是有些底子在的。
这是沈斯年学书法后成功的第一幅字,老爷子珍惜的裱起来挂在墙壁上。
旁边是外界拍卖价高达几千万的古典字画,中间怪异的挂着幅孩童的书法。
有时候老爷子的老朋友来做客,他一方面跟人切磋下棋与书法,一边不着痕迹的跟人炫耀孙女的多才多艺。
郭叔站在窗前,看到楼下的车身,道,“郑家的客人到了。”
老爷子轻咳几声,将盖在腿上的绒毯整理好“我们下去。”
门外,打扮雍容华贵的贵夫人,挽着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脸上挂着惯有的微笑。
佣人走过来开门。
贵夫人抚了抚自己的鬓发,小声与旁边的丈夫说,“咱们来的会不会太着急了。”
上午刚出事,下午就迫不及待赶过来……
男人皱皱眉,脸色不太好,“咱们占理,何况我也不希望那样的女人进到咱们家。”
女人说,“万一是误会呢?我看那沈家小姐漂亮聪明,蔚儿不也很喜欢吗?”
“喜欢归喜欢,我们郑家要不起这样的儿媳妇。”
两人窃窃私语,在佣人看来格外奇怪。
但主人家的事情不是他可以打听议论的,在将人引进院子后就准备关门。
“郑先生,郑夫人,”郭叔笑笑,“老爷子在茶室等着。”
“这怎么还让兴叔等着我们,”郑先生歉疚道,“也是我们来的突然。”
郑夫人也欠身,“抱歉突然打扰兴叔休息了。”
郭叔笑而不语。
老爷子在茶室慢慢斟茶。
他大概能够猜到两夫妻的用意,脸色阴沉。
在郑家夫妇进门后又恢复平常的淡然。
“坐吧,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老爷子嗓音颇具威严。
郑先生笑容僵了僵,把礼盒交给旁边的佣人。
“前段时间去国外,他们那的红茶很不错,就给您带来做礼物。”
“我老了,喝不惯好东西,几十块一包的茶叶就不错,”老爷子慢悠悠的啜了口茶水,茶叶的清香弥漫。
两夫妻坐在老爷子对面,有些拘谨。
“我前段时间跟你爸还联系过,他啊,就喜欢儿孙满堂,一转眼,你两个儿子都那么大了,看来你爸的愿望指日可待。”
他主动提起,郑先生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反而格外忐忑,“蔚儿年纪是不小,到了婚配的年龄,但欢欢现在更看重立业。”
郑夫人也说道,“我听说欢欢跟您的二孙女关系很不错,他从小被我们宠坏了,有什么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老爷子嗯了声,“没什么冒犯不冒犯的,小孩子小打小闹,我们也插不了手。”
“是吗,”老爷子淡淡的说道,“我还以为你们来是有什么要事,是来陪我老头子聊天?”
夫妻俩对视一眼。
“是这样的,”郑先生主动道,“您也知道蔚儿他这些年一直都在国外,对国内不太熟悉,和阿年也是很久都没见过,他前段时间交了女朋友说是要谈婚论嫁,我爸他极力反对,我这也才想起来他和阿年有婚约……”
“之前我们也和蔚儿谈过,他本来是挺喜欢阿年的,但是……”剩下的话不必多言。
老爷子脸色不变,“所以你们是来谈婚约的事?是郑蔚决定分手和阿年订婚?”
郑先生被噎住,“兴叔,两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咱们何必要棒打鸳鸯?依我看,这婚约当时也是一句戏言,不如就算了吧?”
老爷子没吭声。
茶室里只能听到倒水的声音,静的落针可闻。
门外,郭叔尽职尽责的守着门口。
看到佣人过来,顺着便注意到了后面的沈斯年。
风情万种,举手投足间又带着让人生不起亵渎的贵气。
“斯年小姐,”郭叔打招呼,“先生跟郑家的客人在里面。”
沈斯年随手把包挂起来,“知道了。”
说完,她抬手敲门,“我能进吗?”
郑家夫妇更尴尬了。
老爷子笑笑,“进来吧。”
他对夫妻俩说道,“刚巧,你们和阿年说吧,当事人起码要有参与感,不能做长辈的说是就是。”
郑夫人眼中闪过探究,抬手掐了把丈夫的腰。
沈斯年走进来。
过膝袜衬得腿又细又长,身材凹凸有致。
郑先生皱了皱眉,更坚定不让沈斯年进郑家门的想法。
他笑笑,说,“很久没见过,一转眼阿年都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沈斯年勾唇轻笑,“扬叔,的确是很久不见。”
从郑先生离婚后她再没见过。
连那位口头婚约的未婚夫都很久没见过了。
两人现在的关系也不过是网友。
现任郑夫人是这些年金钱堆砌出来的气质,脸上的情绪掩饰还不到位,轻而易举被沈斯年捕捉到眼里的不喜。
没有几个女人喜欢美艳型同性。
尤其现任郑夫人上位的手段不是很光明。
“扬叔你们是为我家老爷子的寿宴来的吗?”沈斯年自然熟练的接过斟茶的活儿,动作优雅,赏心悦目。
“距离寿宴还有几天呢,”她笑笑,将茶杯推过去,“请用。”
郑夫人没话找话,“我就说阿年漂亮又聪明,咱们蔚儿可真有福气。”
郑先生皱皱眉。
他今天是奔着解除婚约来的,几乎是要撕破脸,哪还有心思去奉承。
沈斯年似是刚反应过来,“您是说郑蔚?他说快回国了,是吗?”
郑先生接话,“是啊,他说赶得上参加你爷爷的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