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王时雍被杀一事,没有人再敢提让赵桓亲赴金营一事。
官家不去,总还是要有人去,惹怒了金人,那也不是开玩笑的事。
但是这种事,没有谁愿意或者说有资格出头,总不过是由官家与几位相公定夺。
于是大家习惯性的看向站在前面的白时中、李邦彦和张邦昌。
白时中已经被赵桓的举动气昏了头,铁青着一张老脸,堵气般的站在那里;李邦彦决心将沉默进行到底,以局外人的角度去判定赵桓的真正用意;张邦昌却是满脸阴沉,低头想着心思。
是以赵桓问过之后,大家都不发一言,整个垂拱殿呈现出一种怪异的沉默状态。
赵桓立即明白,大家这是要把难题交还给自己。可是派何人去议和,他一时也没了主意。
职位太低的,肯定会惹得金人大怒,达不到自己拖延时间的目的;职位高的那几个,他更加不放心。他们都是亲金派的主力,说不定趁机与金人谋划,干出废黜自己的大事来。
正在踌躇之间,一个身着蟒龙袍头顶紫金冠少年站了出来。
“皇兄若是信得过,臣弟愿意前往金营……”
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激动,少年略显稚嫩的脸有些发红,声音也有些发颤。
赵桓瞧了一眼,说话的是上皇的十一子,自己的十一弟,祁王赵模。
大宋旧例,没有职司的亲王原本是不上殿议事的,只是今日之事关乎祖宗社稷,赵桓便将成年的弟弟们都召了过来。但他们只能旁听,若是没有官家的旨意,是不能参与议事决策的。
这一点赵模很清楚。
是以之前垂拱殿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他虽亲历其中,却又仿佛置身事外。
…………
在宋徽宗的所有子嗣中,赵模排行第十一,在他前面有众多的哥哥。是以他在政治上很自觉,对大宋仅有的那一把座椅,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能够做个悠闲的亲王,如同父亲那般种种花养养鸟,写些字画画画,平安富贵的过完这一生,便是他最大的理想。
若不是金人撕毁海上之盟,他这种理想有极大可能会实现。
但宣和七年之后之后,一切都变了。
金人悍然发动对宋战争,两次兵围汴京,打乱了他的所有生活节奏。
这让他很愤怒,可这种愤怒又显得很苍白无力。
亲王的头衔听起来十分高大上,但若是没有官家的差遣,根本没有任何公权力。反而由于身份的敏感,政治上的行为更要谨慎,以免被人认为有觊觎之心。
是以大宋的江山危在旦夕,作为太祖太宗子孙的赵模,却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作壁上观。
此时赵桓要找人去金营议和,却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作为太祖太宗的子孙,又正值十七八的年纪,赵模胸中热血一涌,再也忍耐不住,站了出来。
…………
“祁王弟肯为朕分忧,那是再好不过……”
赵桓略一思忖,便认为赵模代表自己去金营,算是个合适的人选。
他是上皇的亲儿子,官家的亲兄弟,大宋的祁王殿下,身份地位在那里,从某种程度上,是能够代表老赵家的。此事已有先例,之前去金营议和的,就是他的九哥康王赵构。
再者,赵模之前与金人从未打过交道,作为一个闲散的亲王,在朝中也没有任何根基势力,不用担心他与金人勾结,与权臣交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
至于他去金营之后,金人会不会因为自己背诺一事,对他不利,赵桓也不是很担心。当前虽然是金人占据了上风,但局面还没有完全明朗,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望还不会贸然斩杀一位大宋的亲王。最多是受些羞辱,倒不至于有性命之虞。
至于赵模能不能与金人议和成功,这不在赵桓的考虑之中。
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答应金人的任何条件,此次去金营,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
“众卿家便议议,以为祁王去与金人议和,如何?”
众臣大多还是沉默不语,他们心中早就认定,除了官家自己,任何人去,也不过是同样的结果。
“臣以为,祁王殿下既有此意,那是再好不过……”
别人可以不说话,白时中作为宰执,不可能一直不说话。
官家看样子是打定主意不会去了,自己总不能领兵押着他去。这件事说到底还是你们老赵家的事,自己也不过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自然还是由你们老赵家的人去办最好。
他心里也认为,除了官家,也只有这班亲王里去一个人,或许才能稍稍让金人不那么恼怒。
白时中开了口,部分官员也纷纷附议,“祁王去金营议和,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李邦彦仍旧微微低头,站在那里,不发一言。
“当真是年少无知,主动揽下这要命的差使,真当金人是那么好打交道的?前番康王去金营,若不是他机敏过人,差点就留在那里回不来了。你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想效仿他,以为差使办妥了,便能立下天大的功劳?”
“何况你又懂得什么议和章程?金人的条件想来苛刻无比,你若是不答应,只怕金人当时就要翻脸;若是都答应了,回来又怎么向你这位翻脸无情的官家哥哥交代?就算你运气极好,侥幸将差事办妥了,以为便能贪天之功?”
“官家最怕的是什么,便是有人盖过自己的风头。若是你真的能办好差使,将来只怕圈禁赐死,都算是好的结局……”
张邦昌心里却在冷笑。
他暗暗与枢密院使李棁对视了一眼,见李棁眼中也隐着如自己般的意味,便知道他也怀着与自己同样的心思。
不过他们不可能会说破。
金人面前,自然要有人去当替死鬼。
赵模主动要去,在他们看来,那是他自己找死,须怪不得别人。
“官家,臣也以为,祁王前去议和,实属妥当……”
张邦昌心中冷笑,语气却十分恭敬,附和白时中的意见。
“臣也附议……”
李棁也跟着奏道。
“白相公、张相公与众位卿家既然都同意祁王去金营,那此事便这么定了……”
“随行的人员,便由白相公、李相公几位宰执商议,一定要选些办事干练之人,既不能让金人挑了毛病,也不能丢了我大宋的威严……”
“大宋的威严?”
众臣好久都没听到过这句话,先是一愣,随后心中便是一阵悲凉之意。
饶是他们各怀心思,毕竟曾经都是以大宋为荣的天子门生。
“我大宋此时,还有威严么?”
煌煌天朝,巍巍大宋,到底为何,竟然沦落到如今这般让外族任意欺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