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依旧无缘踏上修仙一途,但相比初始之时,修炼法门简化,已成体系,又经数千年的增删添补,残章断句早已连贯。凡资质尚佳,且有缘者皆可踏上修仙之道。
因参阅传说残章有不同,见解亦有所别,虽初始尚可取长补短,但一当有所修为之后,便觉不同断章之上修行法门颇多出入,即使同一本断章之上,不同人亦有不同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有共识者聚为一体,久而久之各立门派,自行参研。后世修仙门派如今已有雏形,门户之见亦由此而来。
又过万年,神州之上修仙练气之士多达万人,有资质奇佳者,可翻山倒海者亦不足为怪。后世之中,修仙盛行,魔,妖,鬼各种邪物亦是猖獗,屡屡害人,多行血腥暴虐之事。
上古传,人之寿数堪比天齐,种种神通威能皆不可测,迄今为止所有修仙者,除彭祖外无一人寿数可大八百者,更休提那鬼神莫测之威。是以天下间修仙门派自以斩妖除魔,匡扶正道为己任。不再好高骛远以求到得本真,重回上古之能。
神州之上修仙门派众多,除开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不谈,中洲尚有五门乃当今天下修仙门派中之巨擘:位于中洲之西,紫霞山的玄清门;中州之南的芷露坛;东海之滨的翎羽阁;归一山的法音寺,攻离山的点苍门。此五门门下弟子资质皆为不群,根骨精气,游走中州之上已是人中龙凤,其中优秀,修为精深者堪比其它修仙门中长老,更遑论此五门中的长辈高人了。
中洲五门中,世人又多以紫霞山玄清门为尊。“紫霞七公子”更是世人津津乐道之事。
当今天下,因修仙之途盛行,妖魔又为中洲五门威慑不敢再有逾越。偶有妖魔作祟者亦很快伏诛。但,毕竟妖灵生性凶残,并且凡为妖灵皆可修行。一旦修行,必有心生不轨者,所以,即使如今正道盛昌,邪魔退避,妖魔鬼怪之说亦是屡见不鲜。
中洲举足轻重的五个修仙门派中,紫霞山玄清门成立最晚。时至今日,也才满两千年而已。但,在这悠悠千载里,玄清门才人辈出,有大威能者百人,留名于后世者二十有三。
紫霞山共有七个主峰,每个主峰上便有一位公子坐镇。是以,世人称其为“紫霞七公子”。玄清门各代“公子”更是修仙门中惊才绝艳,一等一的人物。
提到“紫霞七公子”便不得不说一说玄清门的历史。
相传,数千年前,世人于修仙一途初窥门径,各门各派也有各自一套修炼法门,正是修仙者最为活跃的时期。百家争鸣,当属此时。
当时修仙门派中,规模甚小。除归一山法音寺外,大者不过百余门徒,小者仅有二三弟子,但门派之多,修行法门之广却是如今难以企及。各家众说纷纭,各有所长,各门各派以自家神话典故为基础,皆谱成秘不外传的法门。
适时,有一女子,名为瑶月。此女子可谓天纵奇才,风华绝代,不但有绝世之颜,更有鬼神莫测之威。瑶月生性好玩,心思玲珑,生性洒脱,狡黠多慧,殊无正邪之分。是以交友甚广。
瑶月及笄后,游玩天下,神通法术凡是其所闻所见,不但立时学会,信手拈来,更能生出百般变化,运用自如,所谓:“一法通而万象出”便是如此。传闻,她博闻强记,通晓万般法门,以瑶月之智,凡其所见,必晓其源。
时日一久,瑶月于诸家心法大有心得,以大智慧,将数以百计的修仙法门,以前人不可想象之能,去其糟怕,取其精华,集各家之所长,修成一部旷古心法,取名为“帝妙玄宗”,意为“殊途同归,万法如一”。
瑶月喜动不喜静,毫无宗师之态,只因她一时兴起,见世间门派虽多,但绝无一门心法能出“帝妙玄宗”之右,遂决定开山立派,自成一家。
历经十载,游历天下,遍访仙山福地,毫无所获。世间有名的福地洞天尽数被人占去,海外仙山却又远离中土,没有一处称心的地方。许多时候,瑶月见到那些好山好水被人占了,便闹起别扭来,自己撅嘴赌气常有的事。有时气不过找那些破帮破派的麻烦,搅的哪里天昏地暗,鸡犬不宁,那些观主,掌门也不敢哼一声,还要强颜欢笑,奉上好茶好水伺候这个小姑奶奶。稍有差池,惹得瑶月不开心,不将整个门派折腾散了,那是绝对不罢手的。
自打瑶月决意开山立派,中洲上的修真炼气之人便尽数知晓。知道她要选福祉,各个好友散仙都来帮他。所以,被找麻烦的各门各派只得由着她的性子,不敢有一丝微辞。
又过数年,瑶月途径中洲之西,来到一毫无灵气的山脉。此山脉共七个主峰,呈六边环卫中锋之势,高耸入云,直插天际。慧眼观之,七座主峰似是天地造化,整个山脉宛如一个巨大的香炉,上插七只巨香。不断地抽净游离而来的灵气,向外界散去。
瑶月姑娘见其样貌有趣,童心大起,竟真以此地开山立派。如此儿戏者,除瑶月外绝无一人能为。一座草屋,一个瑶月,便是后世中洲执修仙正道之牛耳者,玄清门的前身了。
既然决定在此开山立派,倚瑶月的性子,自然是要把这座山弄得华丽丽的,不但要灵气氤氲,云环雾绕,更要有珍禽异兽,古木奇葩,种种仙家所有之物,自己一样都不能少。
这一切,自是要由灵气孕育而出的。理所当然的,第一件事,瑶月就是要“调教调教”这个死气沉沉的破山!
然而瑶月不知——或许知道了也懒得理会——擅改天地造化者必有天罚,且事关天地运数,绝非人力可为。
天纵奇才,瑶月竟然以星移斗转之变,布“大罗象印”以镇七峰,阻其灵气外泄!自此,七峰灵力与日俱增,中洲之上,灵气充沛者以此山为最。
因灵气充盈,无处宣泄,每十二年便会引发天地异象,七峰紫气升腾,弥漫天际,滚滚紫霞如瀚海波涛,壮观瑰丽,世所罕见。因此,瑶月便将此山脉命名为“紫霞山”。
此举震动诸天鬼神,瑶月之能为天帝所恶,意图破坏大罗象印。谁料 “大罗象印”暗含天道,天神纵然震怒亦无能为力,只能惩罚瑶月宣泄心中怒火。奈何瑶月修为甚高,九天玄雷伤其不得,而诸天大神不能为一凡人下九天神殿亲自惩戒,最终天帝私命幽罗鬼王折瑶月阳寿,以作天罚。
“大罗象印”以天神之力不得动其分毫,那定是需有莫大神通方能维持之物。然而世间能如瑶月者绝无仅有。
瑶月想到自己死后,这些四处“坑蒙拐骗,巧取豪夺”来的好玩,好看的东西转眼就会因无人维持“大罗象印”而消散,自然是极不愿意的。
所以瑶月收徒七人,以七人一身修为,加之少阳之力来分别维持七峰上的“大罗象印”。也许,瑶月祖师当年收这七个徒弟之时,早就把什么“开山立派,名动中洲”之类的宏图大志忘得干干净净,一心只剩下如何保护这些好玩好看的奇花异草,仙禽异兽上了。
所以“玄清门”一称绝非出自瑶月之口,而是其弟子所命名。
瑶月生平收徒七人,资质具是万里无一,但,“帝妙玄宗”博大精深,瑶月知其弟子穷其一生已不能习得一二。所以,将“帝妙玄宗”分为“炼器”、“成我”、“佐丹”三篇。分别对应“以仙宝为主,以修身为主,以灵丹为主”三类修真之法。
后世弟子,以自身所长,兴趣所好任意选择一门。穷其一生修习一门,能悟十之有三者,便已是世间少有之奇才。
瑶月一生年仅八十,比之初通修真者亦少数十年之寿。但她一生欢快,毫无烦恼,仙逝之时,依旧是少女之态,皓腕明眸,娉婷婀娜,最后,瑶月身躯化为一抹烟水,随风飘散,尘世间再无痕迹。
因玄清门建派祖师,八十而休,并且修真者少阳之力,至八十转衰,所以,掌管“大罗象印”之人皆不足八十,至八十岁后便可升为门侍或长老。
由于玄清门初时,瑶月仅传七名弟子各镇一山,所以后世玄清门,亦沿用此法,七位公子同属一门,于每座山峰却上自成一脉。玄清七脉,各传香火,励精图治,时至今日,其规模以致极盛,,门下弟子已有千人之多,其弟子之广,当为中洲之最。世人绝难想到,玄清门伊始,竟仅是那一屋一人。
玄清门七脉,皆以掌管“大罗象印”者为尊,因其尚属风华正茂,故世称“公子”。七位公子中,以居于六峰之正中“凌云峰”为贵,凌云峰“公子”自然便是玄清门之主。
瑶月所留“帝妙玄宗”心法,共分四重境界:出尘,若镜,幽梦,归乡。此四重境界,便是以瑶月自身所经历之心境演化而来。修仙练气之人,修为固然重要,但若不能有心境突破,亦难有寸尺之功。
然而,瑶月乃空前绝后,大智大慧之人,此四等境界殊非人力能为,自瑶月以后,玄清门历经两千载,能人辈出,大威能者百人,但修得“幽梦境”者,却不足五人。
历代公子,长老,凡修为达到“若镜”者,便已是中洲之上绝顶人物。至于传说中的“归乡”,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除瑶月外,无一人所得。
玄清弟子行瑶月之所行,广结善缘,游历天下,是以玄清弟子,世间口碑极好。又因玄清门历代皆由青年人“公子”掌管,这又使得玄清门多了一份饭后谈资。“紫霞七公子”皆为青年俊才。有潇洒飘逸者,有清丽出尘者,有豪气干云者,有谨言慎行者,有恪守礼法者,有放荡不羁者。各代公子,各具风貌。世人见之,无不为之风采雅度所折。
现任七位公子,更是惊才绝艳之辈。凌云峰公子寄弦更是当世修仙一途中屈指可数之人。
修仙门中,除玄清门外,掌权者皆由长辈管理,以此看来,瑶月那份朝气,活泼的个性,倒是被玄清门延续了下来。
凉镜空悬,银烛薄影,倾尽韶华谁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