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天,说长不长,说短也属实不短。不过,一晃眼就过去了。
在绕了一个大圈后,第五十六天准时抵达B-11星系外。但是在和SC133舰长肯托斯进行过细致的探讨后,凯瑟琳决定提前脱离超光速状态,在距离B-11星系最外围的尘埃带五个天文单位的位置脱离超光速。
借助B-11星系的这条厚重的尘埃带,舰队可以有效地隐藏自己的行踪,同时SC133舰的观测设备也不会因为尘埃带阻隔而无法进行准确的观测。
随着舰体的猛地一震,舰队脱离超光速状态,十一艘战舰几乎是同时启动制动系统,战舰很快便停住。
凯瑟琳打开舰队内指挥频道开始下令:“追击者一至八号扩大阵型,战舰间距扩大到二十公里,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SC231舰反应炉保持高速运转不要停,时刻准备出战。SC133舰,收起一半推进器,升起观测塔获取B-11星系详细数据。”
“明白。”其他十位舰长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凯瑟琳关闭舰队指挥频道,转头看向马文:“马文,将所有炮塔全部展开,次级主炮开始低功率蓄能做好准备。”
“了解。”
SC120舰八座炮塔周围的甲板全部降下并收拢,将炮塔的移动空间让出来,原本闭合的炮管也伸展开,炮管内的能量轨道开始因为充能而亮起。舰首两侧甲板向外打开,将次级主炮阳电子脉冲炮的炮口露出来,从炮口往里看,可以隐约看到一点点亮光,这便是它正在充能的表现。
SC133舰尾部的甲板再次打开,一半的外置推进器组收回到里面,战舰中段全都向外升起,这便是SC133舰的观测塔。虽叫它是塔,但是它现在更像是包裹在舰体外侧的环状结构建筑,无数精密的观测设备就安装在这上面。
SC231的设计思路就是强调它的速度,所以整个舰体呈现的是三棱锥柱的样子,但那三个面均是弧面,这样使得舰体是一个流线型样子,这种设计在法兰联邦是很少见的。正是因为这种舰体设计导致SC231舰无法像SC120舰那样安装炮台,所以SC231舰的主力武器是舰首三个弧面下方隐藏的阳电子脉冲炮。不过,在更新了跃进冲击这种攻击方式后,SC231舰的主要攻击手段也变成了那个,这也是为什么凯瑟琳让SC231舰保持反应炉高速运转的原因,只有能量供应足够,跃进冲击才可以用的出来。
八艘追击者级依照凯瑟琳的要求向外散开,战舰之间的距离拉大的二十公里,同时舰首所有炮口全部打开,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
在他们脱离的位置停留了大概两个小时之后,肯托斯联络凯瑟琳,要求舰队沿着尘埃带移动,他们要绕整个B-11星系飞一圈,以便可以获取到完整的数据。
凯瑟琳当然不会拒绝这种要求,立刻让舰队转向,准备沿着尘埃带移动。
整个舰队十艘战舰都转向了,但SC133却没有,因为观测塔正对着被观测物才可以效能最大化,所以它不可能转向。刚刚收起来的推进器组再次探出,对着舰队行进方向的推进器组对着上下两个方向,另外一侧的推进器负责前进。
因为观测无法在超光速状态下完成,所以他们只能以亚光速移动,SC133舰上的天文学家在根据前两个小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粗略分析,他们需要耗费至少三十六个小时才能沿着这条尘埃带绕一圈。然后,出于严谨的做事态度,肯托斯希望他们可以飞至少两圈,给他们一个可以校验的机会,确保他们收集到的情报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凯瑟琳和爱德华带领的参谋团队商量了一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肯托斯的建议,他们都耗了五十六天飞过来,还急于这三天吗?
于是,舰队便匀速沿着这条尘埃带移动,开始至少为期三天的观测。
SC120也升起了自己的观测塔,虽然SC120舰的观测塔上的设备比不上SC133舰上的,但是却远要优于追击者级主力战舰和SC231舰上的,SC120舰获取到的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不是白白浪费能量的行为。同时,因为SC120舰的数据不像SC133舰直接传给到科研室的等科研室研究完才放出,所以可以实时地传给其他战舰,让所有舰员一同“欣赏”B-11星系的景色。
但,说实话,根本没有上面好看的。
整个B-11星系,一颗红矮星,六颗固态行星,四颗巨行星。五颗固态行星上全部都是紫红色和棕褐色的,无一例外。棕褐色的就是星球的地面,紫红色是有液态水的地方。
之所以会呈现这现象,虫族“功不可没”。
为了最大程度汲取星球的资源,虫族进化出了极度高效的生命体,生长在水中的紫红色藻类,可以不断抽取地壳中各种元素的类菌类生命。通过这两种东西,虫族可以将整个行星都变成只给它们繁衍生命的温床,源源不断地产出着大量虫族。
气态巨行星表面上看好像毫无异常,但其实那致密的大气层里也无不是虫族的各种可怕的生殖机器,无时无刻地过滤着气态巨行星大气层中的物质,将其包裹在一个个囊泡中,由万足虫这种运输型虫舰运往旁边的固态行星上。
从前,据其他泛银河联盟成员的记录,在它们与虫族悠久的对抗史中发现过被完全抽干的星球。最初它们以为那是一颗地核完全冷却的矮行星,但当它们对其细致地研究后,惊愕地发现那竟然是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内核,据分析这个地核应该是来自于距离发现未知三光年远的星系。
而那个星系,恒星依然熄灭变成了黑矮星,周围已经没有行星的存在了。那个种族的调查员也是很有精力,耗时近百年,搜索了周围上百光年的范围,终于找齐了原本属于那个星系的所有行星,但它们无不死寂沉沉,质量十不存一。
这便是被虫族占领的星系的结果,这也便是为什么整个泛银河联盟最主要的敌人是虫族,而不是赫冥机械这类硅基生命。
七十二小时,三天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详细的数据送到了每艘战舰的参谋室,各个舰长来到各自战舰的参谋室先跟自己的智囊团一同研究手上的数据,然后明天再进行视频会议,一同商讨到底该如何完成这次的任务。
凯瑟琳为了高效,直接将奎娜请了出来,让她过来和他们一起分析SC133舰收集到的情报。
位于反应炉区的奎娜和龙是最后到的,当他们抵达参谋室后,照例由爱德华来主持会议。
爱德华将B-11星系的所有数据用全息投影星图的方式展现出来,他左手端着做好笔记的平板终端,右手握着激光笔开始根据星图进行讲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星系的基础数据,一颗红矮星,等级应该是K级,没有膨胀现象,据推断年龄应该是有一百亿年了,还算年轻。
六颗固态行星依次排列在宜居带上,直径从一点一万千米到两万四千米不等。四颗巨行星均是气态巨行星,内部未发现大型繁衍型建筑所以不进行过多讨论。
一条尘埃带,就是我们舰队前方这条,横向宽度约是二十四个单位,纵向宽度约是十五个单位,在靠近恒星的一侧有大量大质量星体,但越靠近星系外侧,星体质量越小。尘埃带中目前已经侦测到大量的虫舰,运输型、空优型、超巨型均有,据分析应该是一支结构完整的虫舰群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尘埃带内侧。
重新看向那五颗固态行星,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分析,这五颗行星每日可以产出至少一百五十亿只低等虫族,一亿只中等虫族,两百万高等虫族,目前没有观测到到虫舰的生产单位,所以不清楚这个星系对于虫舰的生产数据。
整个星系里每时每刻都有一万只虫舰在执行运输任务,全部都是运输型的万足虫,没有发现攻击型的虫舰的活动情况。
在六号固态行星上我们侦测到了军部任务简报中提到的巨型虫巢,但是在三天的侦察中,没有看到那个虫巢有任何动静,所以我们并不清楚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最后,在星系的第二卦限区域,距离恒星两光年的位置找到了那六个奇怪的环状类虫洞枢纽型建筑。因为上面的生物组织的原因,SC133舰的工程专家并不能判断出那里面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以上就是我们目前所获取到的所有情报。”
凯瑟琳转头看向旁边的奎娜问道:“奎娜,你怎么看?”
……分割线……
星系区域划分方法,在接下来的剧情中会经常出现,所以这里来说一下。以星系中心为原点(不一定是恒星,也可能是两颗恒星之间的中心点),以银河系中心为Y轴正方向,黄道平面为XY平面,垂直于换到平面为Z轴,然后划分八个卦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