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俊进馆直上四楼科技书库,挨着书架巡视一遍发现就专业书来说,无论藏书量和更新率都远不及学校图书馆,很有些失望。空着手下到三楼文学书库,很方便借了一本《追风筝的人》和一本《曹操传》,前者曾奕向他推荐过,后一本因为他对三国那段历史很有兴趣。
走楼梯下到一层,左边是报纸阅览室,右边是期刊阅览室。没有多想,祝俊进了右边阅览室。
期刊室占据一楼半层,操场大的阅读区只有一二十个读者,多半是白头发老人和穿校服的中学生。祝俊从前排架子上取了最新的《南风窗》和《世界知识》,挑了一张没有人的大桌坐下翻看。
上中学时,祝俊最喜欢看足球与军事杂志,到了大学兴趣慢慢偏移到经济、时政和科技方面,因为后三项才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祝俊这样认为。
阅览室安静如计算机房,挲挲翻页声代替了敲击键盘声,一样保持着初春清晨般的温度,祝俊很快沉浸到文字内容中。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白色身影从祝俊身后飘过去,祝俊根本没有察觉。
白色身影绕到大桌另一边,在祝俊的正对面坐下,祝俊埋头阅读毫无理会。
对面坐下的人有意将手里杂志和本子重重地放到桌上,祝俊感受到震动声音,眉毛微挑视线依旧没有离开书页。
对面的人无声叹口气,乖乖趴在桌上看书了。
浏览完《世界知识》,祝俊揉揉眼睛向后一靠,回味着地球上新发生的不安分事,忽然一下他惊呆了,两眼直直看向对面。大阅览桌的对面,一个穿素纹黄衬衫的女生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许欣!
祝俊诧异之极,嘴巴张开能塞进三个煮熟的鸽子蛋。
“你到底来了。”许欣嘴角可爱地上翘着。
“你一直在这里?”祝俊愣愣地问。
“从两点四十五到现在,我一直在这里。不要多想,我是来借书看杂志的。”许欣说。
祝俊想要辩解“我也是来借书的”,不过巨大意外的喜惊让他开不了口,他宁愿让许欣误会,不想再和她争面子和胜负。望着神仙下凡似的许欣和对面的期刊架,祝俊突然意识到:现在这个阅览室,就是乔侨当年惊艳许欣的地方,或许乔侨坐的就是这张桌子呢。
“啊,真巧。”
“是啊,真巧。”
真是命运的巧合么?似不尽然。祝俊为什么忽然想起借书呢,借书为什么要来市图书馆呢,省图书馆明明离家最近。借了书为什么不离开,还要进期刊阅览室呢?真的鬼使神差,还是被强烈的潜意识所指引?
“我有话跟你解释,其实上午接电话的时候……”
笃笃笃!
尽管祝俊压低了声音,坐在过道对面另一桌的白发老大爷以手指重敲桌面,以目警示:这里是阅览室!请保持安静!
祝俊不好意思点头表示警示收到。
许欣更小声说:“老人家一定是从纪检退休的!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说完,许欣飞快抓起笔和本子,轻盈地穿向期刊架深处。
祝俊拿上书紧紧跟随。
穿过一排排期刊架,转弯经过一道金属探测门,里面又是一排排书架,没有阅览桌椅,书页味道更重。许欣如飘风的蝴蝶一直走到大屋的尽头,尽头墙上开着一排凸出去的飘窗,窗子外面是莹绿的草坪、松垂的大叶芭蕉,还有喷水头旋转着滋滋洒水。
许欣在窗子飘台坐下,飘台瓷砖亮白洁净。许欣回转头得意地说:“这是我的秘密花园,是不是隐蔽又安静?”
祝俊察看架子上的期刊,全是早年的过刊合订本,而且是自然科学类,无人问津实在正常。难得的是这样常年不来一个读者的地方,清洁工作这么到位,通风湿度全都达标,有点出乎祝俊意料。
“好几年前我就发现这个宝地了,有时躲在这里发呆,还在窗台上睡过午觉呢。”想起以前的趣事,许欣忍不住笑了,用手拍拍窗台:“快过来坐吧。”
祝俊望望周围没有凳子椅子,硬着头皮走过去,好像是通向一个雷场,小心地在窗台另一头坐下,和许欣隔了两个肩膀。
祝俊环顾四下,许欣的秘密花园阴幽谧静,如悬浮图书馆上的异空间有种不真实感。
“怕不怕把你锁在书库?”祝俊问。
“求之不得,这样睡觉都可以沾染书香了。不过我警告你,千万不要有非非之想不要胡来,这里有无数个摄像头在监视你。”许欣说完忽然有些不自然,借着找摄像头将脸转开。
祝俊顿时更不自然,虽然都清楚许欣警告的是不要在这里偷书毁书。
“咳咳,你不是有话要说么,现在可以说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许欣以法官的腔调打破尴尬。
祝俊说:“其实,我有更多问题想问你。”
“我提议,每人轮流提问一个问题,每人必须如实回答,公平起见,男士优先。”
许欣处处抢占先机,祝俊一点不气闷,反而觉得很可爱,点头说:“我同意。第一个问题:你爸昨晚碰榴莲了吗?有没有不舒服反应?”
“这是两个问题了,我先回答第一个:没有。”许欣语速很快地说:“该我问你了,昨天你有没有和乔侨猴子在一起?”
“没有。”祝俊回答,“我换一个提问,杨博士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买榴莲?”
“算你聪明,是的,杨大哥根本就没买榴莲。”许欣说,“一个一个问好没效率,两个合一起吧,我把你下个问题先答了,为什么没买榴莲?因为杨大哥绝顶聪明才不会上乔侨他们的当!”
“乔侨哪里露破绽了?”
“乔侨说的话连标点符号都是破绽!杨大哥是我爸最心爱的学生,林学院读书时几乎天天来我家吃饭,我爸喜欢吃什么东西、喜欢喝什么茶,有哪些忌口和对什么过敏,他比我还要清楚,还需要乔侨这个表弟提醒指点么!呵呵,真是鲁班门前卖大斧,博士后前炫文凭!”
许欣一通话,祝俊都替乔侨感到脸疼,但许欣这么嘲弄的说,祝俊又为乔侨感到不平。“杨博士也不厚道,明明看出来了偏偏不说,实际在拿乔侨取乐么。”
许欣说:“我觉得杨大哥做的没错,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这样才公平。”
“可杨博士占据着年龄、学识、经历的优势。”
“问题是乔侨主动上前碰瓷挖坑,结果自己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不过乔侨很聪明,说他的名字叫祝俊,就像有的爱国者在国外出了臭事说自己是日本人。”
“你知道那不是我?”
“我当然知道。杨大哥一描述形象,一个穿名牌戴眼镜的,一个瘦小机灵的,我马上就清楚他说的是谁了。”
“你向他们解释了?”
“没必要!反正他们也不知道你是谁。”许欣对着祝俊心虚地眨眨眼,这不算说谎,的确没有必要。
虽然没有必要,许欣却当即向杨大哥和老爸做了详细说明:她的同学里有一个很优秀的铁哥们儿三人帮,戴眼镜自称表弟的那个,真名叫乔侨,个子不高瘦削的叫侯飞,另一个没有来家里也没有去研讨会场的,高个不戴眼镜,这个人才是真的祝俊。当时老爸听了板起面孔,杨大哥哈哈大笑。
许欣偏偏不把这个过程告诉祝俊。
祝俊感到又委屈又遗憾,嘴上还强硬:“是没有必要,我们仨谁跟谁呀,荣辱与共祸福同担。”
“所以我打电话给你,你张口把过错担当下来。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指派乔侨来道歉,而自己不来?”许欣问。
“一人做事一人当,乔侨是有担当的人。”祝俊说。
“就这一个原因吗?”
“这一个原因就很充足了。——为什么你没有和乔侨见面?”
“因为李鬼碰到了李逵。”
“什么意思?”
“冒充我表弟的乔侨遇见了我真表弟。”
“啊,你表弟来了?怎么这么巧。”
“我姨把他流放过来的,今天上午到家,听了乔侨的故事急不可捺,偷了我的电话约见乔侨。”
“乔侨也得去啊。”
“他假冒我,改了约会时间和地点,对乔侨来说,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吧。”
祝俊全明白了,诸多蹊跷一下都解释通了。
“不知乔侨和你表弟见面会怎么样?”祝俊自言自语。
“估计会很热闹,我表弟不是省油的灯。”许欣不好意思说表弟群发短信的事,下午她已经收到了好几个“热情问候”的电话,实在受不了就把手机关了。说到这里,许欣把手机掏出来,打开发现有一个未接电话,四条未看短信:一条广告、两个“问侯”,最后一个两分钟前刚刚发来,和未接电话的主人一样,都是来自表弟沈晨星。
许欣先看最后一条短信:
姐,晚饭别等我,乔侨带我吃大餐。
许欣微微蹙眉,轻轻叹口气。
“怎么了?”祝俊问。
“我弟弟和乔侨应该臭味相投,两人晚上要一起吃大餐呢,希望不要吃人家嘴软。”